正是一年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一段时间,
身体也因天气变化,而虚弱。
越是如此,越不可放松警惕,
我们要好好养护身体里那点初生的阳气,
从而安稳度过寒冬,迎接暖春。
冬至三九,人有“六怕”
如果耳朵暴露在外,甚至会有“冻得头疼”的感觉。所以外出之时一定要做好耳朵保暖。
三九——养生指南
1、穿衣适度
“三九”时节气温骤降,人们往往会增添衣物,以抵御寒冷。
但是穿着过于厚重反而起不到理想的保暖效果,还可能导致寒邪侵入。
《保生要录。论衣服门》就指出:“冬月棉衣莫令甚厚,寒则频添重数,如此则令人不骤热也。”
冬季如果因为穿得太多而大汗淋漓那就太得不偿失了,因为出汗会导致阳气的发泄,这样寒气就会趁虚而入,人体自然容易遭受寒症。
2、出行有时
对于喜欢早晨锻炼的人来说,冬日的早晨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时间,尤其到了三九天气。
气候寒冷万物此时生机闭藏,阳气潜伏起来,阴气此时盛行。
“三九”时节外出活动、锻炼应尽量选择正午前后。
此时气温稍有回升,阳光更加充足,更适宜户外锻炼。
对身体的新陈代也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3、足部御寒
有研究表明脚与上呼吸道粘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旦脚部受寒,人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更容易患上感冒、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的疾病。
三九”时节应做好足部的保暖,脚汗多的人鞋内最好放置鞋垫,雨雪天鞋袜湿后要及时更换。
三九——食疗诀窍
保养的再好,吃的不好,往往无济于事。
养生和食疗本是一体,两者需要相互协调,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九天气,极寒到来,除了需要保养得当,这些食物尽量多吃。
1、萝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天进补一定离不开萝卜。
萝卜水分充足,香脆可口,吃法多样,不啻为冬季的美食。在中医看来,它还能化积滞、助消化、解油腻,生吃健脾,熟吃补虚。
2、黑米
黑米不像白米那样精加工,而是多半在脱壳之后以糙米的形式直接食用,这种口感较粗的黑米适合用来煮粥。
煮粥前先浸泡,充分吸收水分。泡米用的水要与米同煮,以保存其中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做成点心、汤圆、粽子、面包等。
3、红茶
在冬季我们可以适度饮用红茶或者普洱茶,两者品性温和、味道醇厚,不仅对心脏保健有益,且对防止中风和心脏病有一定的作用。
END
来源:网络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