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所反映的一些问题,也是一些心里话,并没有对某个人(或某些人)告状的意思。混凝土质量控制是一个过程控制,不是一个部门也不是某几个人的事,每一个环节做好才可能获得满意的质量控制。试验室的工作需要大家配合,当然试验室也应该配合其他部门工作,这也许就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
在混凝土我们这个行业,试验室这个部门应该是企业各部门中最懂混凝土的部门。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企业各部门都应该尊重试验室的意见,把试验室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您和管理层在公司会议上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尊重科学,尊重技术”,但实际情况呢。很多时候,公司某个(某些)领导并不能真正做到了解混凝土,生产中对试验室反映的问题能推就推,一推再推,甚至对处理技术问题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对于这个问题,不是想着和领导争权夺势,而是不懂技术的领导的权利范围压制着试验室无法去合理解决技术问题。怎么才能把一直强调的“尊重科学、尊重技术”落到实处,不是会议上说说,实际却落实不下去。试验室一说问题,一提建议,各种理由一大堆,各部门有各部门的难处,难到难以执行技术措施。
说到混凝土质量的过程控制,首先必须从进场原材料开始,都知道没有好的原材料就没有好的产品。说到这一点,材料科可能觉得很冤枉,但作为试验室来说,天天就像“打游击战”一样。材料科对材料质量把控的能力没有试验室理解深刻,材料科仅仅从外观“草率”查看,而试验室却可以从外观相似的原材料上看到质量差异。比如,看着表观相似的砂石,材质上却不相同,有的看着相似却不能用,如煤矸石。有时试验室看出的这些差异,材料科不了解,认为故意找茬,这是就材料部门缺乏对混凝土原材料的基本认知,更体会不到材料变化对混凝土造成的影响。有时材料科进行马马虎虎入场验收,待试验室查验不合格时,技术科又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例如:“这材料不错,和以前的一样”,“这个材料都不能用,用什么材料,别的公司都在用”,“如果这种材料不让进,那就没有材料进了”。有时明明知道材料不合格却让进场,然后对试验室说各种理由,让试验室“凑合用”。可一旦因为原材料问题引发质量问题,一个个比兔子躲的都快,一会说自己不懂技术,一会试验室控制不当。
材料科偏听材料采购困难,供应商说都是这种原材料,别的搅拌站都在用,真实情况是否像供应商说那样,缺乏证实。混凝土生产一般都是全天候生产,原材料需求量大,几乎24小时材料都在入库,无论是材料科还是试验室都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进场材料时好时坏,让试验室疲惫应付,到处救火。如果材料供应商以好充次,使得进厂原材料质量控制难度大,作为试验室有时候真的没有精力去打好这个游击战,打赢打败都是输。
公司管理层认为试验室就是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的部门,混凝土成本降不下来,水泥用的多就是试验室主任没本事,这是行业的通病,这也是迫使很多试验室主任“含冤离去”的原因。管理层认识不到混凝土成本是一个工程控制,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生产过程控制,运输、浇筑以及后期的养护都影响成本,并不是试验室一个配合比能解决和保证的。就拿原材料来说吧,有些管理人员认为认为进什么材料用什么材料,说换什么材料就换什么材料,原材料不稳定怎么降低成本。也有一些领导认为,材料买着便宜几块钱成本就低,其实买的省不一定用着省。混凝土成本控制是通过生产过程来完成的,试验室配合比做得再好,如果操作员不用心出的料稀一盘稠一盘,随意加水调整坍落度。铲车司机乱上料,完全不顾原材料含水率差异,造成生产混凝土状态难以控制。要想成本低,要有相对稳定的原材料,合理的配合比,生产过程中稳定的状态控制,运输过程的合理调度,减少加水的风险。
可能您会觉得试验室主任对公司各部门、各个人员都存在“抱怨”,这也是很多试验室主任形成一种一种麻木不仁的状态。混凝土出现问题不被理解,混凝土问题的推脱和无理的冤枉,导致试验室主任的工作在企业里都被冤枉,甚至丢饭碗。作为试验室主任,这些年也已经习惯了这个被动工作的方式,虽然有很多无奈和苦水,但是还是坚持下来了。
这个试验室主任写的是很多搅拌站的实际情况,虽然可能不完全是,但总是试验室的无奈。试验室工作压力大,要坚守原材料的底线,不能逾越,宁可退料被骂,不要日后流泪怀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