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 | 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

文化   2024-11-01 06:00   上海  
作者:儒风君
朗诵:陈着
来源: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 兹心说 //

死亡从来不是终点,遗忘才是。

欢迎添加慈怀小编(微信号搜索:chdshme),小编将拉您进慈怀创始人陈晓峰老师领读的“因书明理线上读书会群”,以文会友。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陈着朗诵

今天是寒衣节,在这一天祭奠祖先,谓之“送寒衣”。

在中国,我们有许多祭奠祖先的节日:清明、中元、寒衣等等。

可每当谈起死亡这个话题,仍旧讳莫如深。

我们敬畏死亡,却无法回避,这是生命的必经之路。

据说,人的一生,要经历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在医院里。你的心脏停止跳动,医生从生物学的角度宣布,你死了。

第二次,是在葬礼上。认识你的人都来祭奠,你的整个社会关系都承认,你死了。

第三次,是在静悄悄的。等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后,你也跟着彻底死了。

从此,再也不会有人知道,你曾来过这个世界。

关注上方视频号,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生理性死亡
接受,是理解的开始

《庄子•至乐》篇中,记载了这样一件奇事。

庄子的妻子过世,好友惠子怕他伤心,特地前去探望。

到了庄子家中,眼前的景象让惠子莫名其妙。

只见庄子两腿岔开地坐在地上,一边敲打面前木盆,一边在那唱歌。

他神情平静,仪态自然,没有丝毫的哀痛之情。

惠子大为不解,上前质问庄子:“你的妻子,生前和你一起养育子女、一同慢慢变老。

如今她离开人世,你不哭也就罢了,怎么反倒唱起歌来?你不觉得这样太过分了吗!”

庄子答道:“她来到世上之前,一切都是虚无;但她来了以后,就有了生命和形体。

如今她又回去,就好像四时运行一样,是自然的规律。

不是我不伤心,是我懂得了生命的道理。”

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点,而是另外一段旅程的开始。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

哪怕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穷尽一生寻找仙丹灵药,也无力更改。

很多人怕死,因为不知死后是个什么情形,充满未知的恐惧。

又怕孤零零的人世间,到头来什么也抓不到。

杨绛先生,曾在百岁之际写下感言:“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生命本是一场轮回,来处即是归处。

过程中经过、见过的一切,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常做如是想,就能坦然面对人生的无常。


社会性死亡
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好好道别

喜剧演员贾玲,考上中央戏剧学院那一年,母亲意外去世。

贾玲人在外地,突然接到姐夫电话,告诉她:“妈没了。”

那时手机还不普及,贾玲在回家的车里,给每一个人下跪,求他们把电话借自己用一下,只为确认母亲到底还在不在。

等她回到家乡,赶到殡仪馆的门口,只见姐姐扶着柱子泣不成声。

姐姐对她说:“玲儿你赶紧过来,看妈最后一眼。”

每每回忆起这段经历,贾玲都觉得这辈子再也不会快乐,人生都不再完整了。

扎在贾玲心里的那根刺,正是没能跟妈妈好好道别。

即使已经过去多年,提起那份遗憾,依旧悲怆恸哭,不能自已。

父母,是挡在我们和死神和之间的一堵墙。

父母在,你感受不到死亡的逼近;父母一走,你将会直面死亡。

父母松开了我们的手,从此家乡是故乡,再也没有人盼你归。

苦日子过完了,父母却老了;好日子没享受,父母先走了。

希望已故的父亲母亲,在另一个世界里幸福、安康。

不再为家事受累,不再为生活奔波,不再为儿女操劳。

只为自己,开开心心的活,轻轻松松地过!

这一生,您在我心间。下辈子,咱们再续缘!


情感性死亡
死亡并不是结束,被人遗忘才是

当代作家臧克家,在诗歌《有的人》里写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死亡,并不意味着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被在世的人遗忘才是。

对于生者,只要活在这世上,始终受到亲人的祝福和庇护。

对于逝者,哪怕生活条件再好、科技再发达,也始终没有一通电话,能够连接到天堂。

唯有亲人的思念,是沟通阴阳两界的船票。

因而古今所有的名门望族,都非常重视修缮自家的祠堂。

日常供奉历代先人,每逢重要的节日,全体族人都要回乡拜祭。

倘若子孙成器,在外有所成就,一定要打开祠堂,告慰先祖;

若有不肖子犯下大错,也会被罚跪祠堂,甚至从族谱中除名。

只要香火不曾断绝,家族的传统就能得到延续。

寒衣节这天,人们会在午后扫墓祭祖。

在先人的墓前画一个圈,焚烧寒衣与纸钱。

五色彩纸里裹着棉花,是送给天堂亲人御寒的冬衣鞋帽。

每一份寒衣,都要写上先祖的名讳,以防被“拿”错。

中国人讲究:“事死者,如事生。”

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亲人,要像对方还在世时一样,恭敬妥帖。

后世子孙吃饱穿暖,不敢忘却祖先恩德。

这才是寒衣节,最重要的意义。

兹心批注: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生命本是一场轮回,来处即是归处。生时有所爱,去后有人念,人间一场,来过即是值得。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

*作者:儒风君,来源: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国学爱好者聚集地,超优质国学内容原创号。有温度,有价值,有趣味,儒风大家,伴你读懂中国文化。

*朗诵:陈着,男,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级甲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高级讲师。获全国诵读大赛大奖。省级作家协会、诗书画研究会、朗诵艺术学会和演讲学会的会员、理事。多家广播、电视、音视频、网络主播,汉语、英语双语读、诵专业实践者、指导人和评委。个人微信公众号chenzhuoyongyuandiyi(“听说阅读播诵咏哦吟写唱”)

【慈怀线上读书会】
慈怀创始人陈晓峰老师
分享正在读什么书,读书感悟,读书方法……
我陪你读书,你陪我读书
每周直播分享,群里陪伴交流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群学习
↓↓↓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点击阅读原文进慈怀读书社群

慈怀读书会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