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突然离世,关于流感,这些事应该知道

民生   2025-02-03 15:52   天津  

据台媒报道,中国台湾女演员、歌手、主持人大S(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年仅48岁。


2018年,一篇题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文章广为流传,很多人通过那篇文章第一次知道了流感也可以致命。


每年冬、春两季是流感高发期,根据天津疾控发布的信息,天津前段时间处于流感流行期,流感流行分级为Ⅲ级,处于流感流行期。天津市ILI%为6.41%,高于基线(4.40%),监测到流感病毒均为甲型H1N1。多病原监测显示流感样病例中排名前三位的是流感病毒、腺病毒、人偏肺病毒。

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如何辨别流感,如何应对流感,应对流感+肺炎的关键是什么,津韵河东为您带来详细解读:

流感分类

季流、甲流、乙流、禽流感、H1N1、H3N2、H5N1、H7N9……傻傻分不清?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每种类型的流感病毒在传播、症状和流行特点上都有所不同。以下是对每种类型的流感病毒的简单介绍。

点击查看大图

甲型流感:流感中的“主角”

甲型流感病毒是最常见的流感类型,对人类的威胁较大。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由两种表面蛋白决定: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目前已发现18种HA和11种NA,不同的组合构成不同的病毒亚型。


甲型H1N1和H3N2亚型流感病毒会在人群中引发季节性流行,因此也被称为“季节性流感”。我国的季节性流感流行高峰通常出现在冬春季节,而南方地区的夏季也会出现小规模的流感高峰。


甲型流感病毒不仅感染人类,还能感染多种动物,如家禽、野生鸟类、猪、马、海洋哺乳动物等,因此又分为禽流感、猪流感、马流感等。常见的禽流感亚型包括H5N1、H5N6、H7N9、H9N2等,常见的猪流感亚型包括H1N1v、H1N2v、H3N2v、H3N3等。一般来说,动物流感不太感染人类,但在特定条件下,某些动物流感病毒可能跨越物种屏障传染给人。一旦这些病毒发生变异,并且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有效传播,可能会引发更大范围的流行,甚至流感大流行。

乙型流感:周期性的季节流行

乙型流感也是一种季节性流感,通常会隔几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乙型流感的症状与甲型流感相似,但历史上没有引发过全球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分为两个谱系,B/Victoria和B/Yamagata,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3月以来,全球监测系统中没有发现B/Yamagata系病毒。


乙型流感的宿主相对单一,目前仅在人类和海豹中发现过乙型流感病毒,少量动物在实验条件下可以感染乙型流感,如雪貂或小鼠。

丙型流感:较为温和的感染

丙型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但它通常只会引起轻微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并不明显,大多数出现在儿童中,很少引发大规模流行。丙型流感病毒不仅能感染人,还在猪、狗和牛等动物中有发现。但总体而言,丙型流感较少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丁型流感:罕见的动物感染

丁型流感更为罕见,目前尚未发现人感染的病例。丁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猪和牛等少数动物且影响范围有限。


丙型流感病毒和丁型流感病毒无亚型划分。


流感为何会致命?

据健康中国介绍,流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点,冬春季节高发,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头痛、乏力和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较轻,部分高危人群可能会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以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此前介绍,流感严重的可能导致肺炎,甚至全身病毒血症的表现,可能对老年基础病有诱发基础病加重。



如何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当身体出现症状以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初步分析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


首先是流行病学史。在流感高发的冬春季节,如果我们出现流感样症状,特别是密切接触流感病例之后,出现高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很可能是感染了流感。普通感冒一般没有明确的传染源。


其次是从症状上看。流感症状更重、起病急,往往是38.5℃以上的发热,并且除了咳嗽、咽痛,还会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头痛、肌肉酸痛、特别乏力。普通感冒一般是低热或者中等程度发热,还有人不发热,症状比流感轻,主要是鼻塞、流涕、打喷嚏。



如果感冒了,有这些症状拖不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曾在解答传染病防治问题时表示,从流感治疗来看,一般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气短、基础病加重等情形,应及时到医院就医。特别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建议当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如被诊断为流感,及早用抗病毒药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导致基础病的加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门诊部主任医师胡荣欣曾提醒,出现以下情况请赶紧就医:

  • 感冒三天以上,吃了家常抗感冒药物症状不缓解反而加重,包括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

  • 老人和孩子,出现高热、意识淡漠等;

  • 青壮年出现胸闷心慌气急、乏力尿少伴脸肿,需要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等。


流感+肺炎双重威胁,不容小觑

01

流感



全称为流行性感冒,特指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咽痛、流涕等,可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老人和5岁以下儿童都是流感重症的高风险人群,是重点预防对象。


02

肺炎



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中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在细菌性肺炎中最为常见。肺炎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定植于人类鼻咽部,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肺炎球菌感染是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双管齐下,预防有道

面对如此严峻的健康挑战,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流感疫苗适用于6月龄及以上的儿童及成人接种。鉴于流感病毒具有易变性,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会随时间推移而衰减,因此建议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建议最好在10月底之前完成接种。然而,流感疫苗接种后2~4周才能产生保护性水平的抗体,综合考虑流感疫苗供应等情况,只要有机会就应该进行疫苗接种。

对于肺炎球菌性肺炎的预防,6周龄至5岁儿童首选13价肺炎疫苗,5岁及以上免疫功能受损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应考虑接种23价肺炎疫苗

联合接种,优势显著

流感疫苗+肺炎疫苗联合接种,有协同效应,可以实现“1+1>2”的预防效果。老人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人身体的抵抗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一旦接触流感病毒,被感染的概率很大。同时,流感容易诱发肺炎,流感合并肺炎对身体抵抗力差的高危人群有更大的危害。
联合接种,不仅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病毒的侵袭,还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罹患肺炎的风险,即便不幸发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而大量研究结果显示两种疫苗联合接种,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两种疫苗联合接种,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在老年人群体中,与单独接种流感疫苗或肺炎疫苗相比,联合接种可有效降低肺炎发病率和死亡率


流感并发肺炎的类型:

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较为少见,但病情严重。多见于原有心肺疾病者或孕妇。肺部病变以浆液性出血性支气管肺炎为主,伴有红细胞外渗、纤维渗出物和透明膜形成。

继发性细菌性肺炎:在流感症状缓解后2~4日,病情可能加重,出现寒战、高热、咳嗽加剧、咳脓痰等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肺部实变。

病毒与细菌混合性肺炎:流感病毒与细菌同时感染肺部,起病急,高热持续不退,病情较重,可表现为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

治疗流感并发肺炎的关键:

早期识别:若流感患者症状加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抗病毒治疗:服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可以缓解流感症状,缩短病程,降低流感并发肺炎的发生风险。对于已经发展为肺炎的患者,抗病毒治疗也有助于控制病情,降低死亡率。

来源:津云、中国疾控中心、医学科普、宁波疾控


 


津韵河东
海河东岸,“津”彩绽放!讲好河东故事,传递河东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