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扮新年 | 津派麻衣泥塑制作技艺(文末有大礼)

民生   2025-02-04 11:27   天津  

“在晚清年间,津派麻衣泥塑技艺的创始人、我的祖父袁朝忠就在河东区一带开始捏泥人、娃娃哥等泥塑制品。当时泥人主要在庙会上进行售卖,也可以通过以物换物的形式进行交易。由于从小的耳濡目染,总给父亲帮忙打下手,久而久之,我就跟父亲学会了做泥人。”津派麻衣泥塑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袁秀慧介绍说。

“津麻衣泥塑技艺作品更注重人物服装麻面的纹理效果表现,用麻布、石头等工具把衣服处理成麻面的质感,和细腻的皮肤明显区分开,再加以配饰的综合设计,这样就更加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形式,成为天津地区特有的技艺风格特点。”袁秀慧一边给作品上色一边说,“津派麻衣泥塑制作技艺是塑与绘的结合,先塑造后绘色。在泥塑制作过程中,塑大型为关键,先将人物大的形体动态塑出,然后刻画衣纹等细节部位。在绘色上多采取的是中国绘画中的工笔技法,使作品增添光感和色感。‘塑造’与‘绘画’这两者巧妙的结合,展示给人们的是真实而有生命力的作品。”

雕塑绘画技艺娴熟老练,风格独特。津派麻衣泥塑作品既有写实又有夸张,既有工笔又有写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写实与夸张融为一体,夸张适度,取舍得当,结构合理,真实准确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体态特征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作品题材广泛,大到庙宇佛像,中到案头架几陈设,小到手中玩偶,都形神兼备,用色明快热烈、独具匠心,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津派麻衣泥塑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袁秀慧和第四代传承人许哲,开设创办了泥塑工作室,带领技术员和工人自主创作生产泥塑产品。为了更好地传播和推广这项技艺,2016年开始在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教授泥塑专业课程,目前共培养七届泥人彩塑技术人才,共计三百多人。

袁秀慧自主开发设计研学体验课程,为来天津游学的外地学生开设泥塑体验课,传播天津非遗技艺,并受邀前往京津冀的中小学、图书馆教学生们体验泥人的制作和彩绘;同时面向老年人和幼儿园的孩子们开展非遗进社区活动。

“耐住寂寞、精益求精、孜孜不倦、追求完美是我对‘工匠’二字的理解。今后,我将继续做好教学工作、传承技艺文化、为泥塑艺术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打造地域泥塑品牌是我的责任和义务。”袁秀慧说。

海河东岸新春好礼




今年春节,津韵河东与直沽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为各位网民朋友送上最真挚的新春祝福的同时,准备了超丰厚的海河东岸新春好礼

只要您在非遗主题文章评论区留言,分享自己对非遗文化的感悟,或是讲述身边的非遗故事,就有机会参与我们的活动。截止至2月7日18时评论点赞数位居榜首的幸运网友,将收获一套 “海河东岸新春好礼” 非遗文创礼盒

这份礼盒包含《东游绘》图册,以及贡尖年画老津衞茉莉花茶大直沽酒河东非遗产品在内的九大项新春文化好礼。

活动结束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公示获奖名单,快来评论区留下您的精彩留言吧!





记者:吴爽 孙博


编辑:赵文君 曲美娜
监制:刘伟 皇甫丽娜
原创:河东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须注明来源津韵河东微信公众号




津韵河东
海河东岸,“津”彩绽放!讲好河东故事,传递河东声音!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