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捧着“做一名好教师”的初心而来,30个春秋交替默默奉献,兑现着尽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庄严承诺;她,为着“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执念而战,30度季节轮回扎根农村,坚守着传承文明、塑造心灵的教育情怀。她是共和国人民教师的普通一员,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她用博大的胸怀、智慧的双手托举莘莘学子的理想人生;她默默谱写爱的华章,诠释教育的美好内涵,追求着为人师表的成功与快乐。她,就是浦航实中的化学教师李义芬老师。
李老师常说:她走上教师岗位缘于她初中时的恩师张老师。张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真情关爱和温情付出都在李义芬的心中镌刻下深深的印痕。从那时起,李义芬决心今后要鼓励更多的人珍惜美好生活好好读书,她坚定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梦想,她想做一位老师,做一位好老师。
如愿踏上三尺讲台的李老师始终牢记: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她将儿时的梦想化为前进的动力,她以无私的奉献照亮学生的梦想之路,在学校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与他的学生们共同成长。
二、时常谈心,温暖农村学子
年年带初三年级,李老师每一学年都迎来一茬新的学生。偏远农村地区的大居学校,困难家庭或特殊家庭的学生多、家长对学生没什么目标要求的多、学生自信不足放任自流的多。面对“三多”学生,李老师给他们“多三点”: 多一点时间,让学生去适应和她相处,习惯乃至喜欢她的教学;多一点鼓励,让学生有获得感,对她和她的学科有认同感;多一点关心,让学生体会到师者仁心,与她感情相通人格相亲。
每个学期开学前,李老师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记住新一届学生的名字,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础、特长、脾气秉性等。开学第一天,李老师基本能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开学第一周,李老师就能抓住每个孩子的特点指出他该努力的方向和可保持的优势,这不禁让孩子们惊诧不已。而李老师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你不了解我我可了解你,你的缺点可以改正,你的优点和特长可以放大——很快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迈出第一步之后,李老师会利用一切课余时间找孩子个别谈心,不谈学习,只谈理想和人生。校园紫藤架下、走廊上、操场边,你总能看见李老师与学生或对面而坐或并肩而行、谈笑风生的身影。渐渐地,学生有什么心理话愿意跟李老师说,遇到困难也总希望李老师能帮忙解决,李老师也总能找到每个孩子的突破点,鼓励他勇敢前行。
小H幼年父亲车祸去世,母亲音讯全无,他跟随年逾八旬且体弱多病的祖父母生活,从小就没有父爱母爱的他极度自卑。李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李老师会找出诸如你上课与老师有眼神交流、坐姿很好、主动回答问题、作业完成不错等等各种理由把给他奖励;社会实践活动前提前买好饮料、零食,趁其他学生不在时放进小H的书包;逢年过节会带上东西看望小H和他年迈的爷爷奶奶。小H在李老师的师爱滋润下渐渐走向自信,毕业典礼那天,小H红着眼睛问李老师:“我能不能叫您一声妈妈?”
女孩小R刚进初三时上课总睡觉,作业只有数量没有质量,同学们笑称她“睡美人”。李老师知道这孩子以前成绩不错的,不知道怎么最近就上课打瞌睡,成绩直线下滑。与小R促膝长谈后了解到,小R初二开始胖得厉害,于是晚上就不吃饭减肥,结果晚上睡不好,白天就犯困。为去除孩子心病,李老师特地咨询了有关专家,然后建议小R晚上多吃点番茄增强饱腹感,坚持体育锻炼。一个学期后小R瘦下来十五斤,睡美人终于醒了,重回良好的学习状态!
有人说:常怀敬畏之心才能教好书、常怀教育真谛才能育好人、常怀淡泊之心才能做好人。李老师尊重学生的倔强,但不放纵学生的疯狂,希望学生能坚持,但不允许学生太偏执。初三年级的头一个月,李老师会放缓教学的脚步,帮助学生树理想、养习惯,她坚信优秀是可以培养的。经过李老师调教的学生,就没有一个会无故拖欠作业的,“今日事今日毕”逐渐成为孩子们的口头禅。
教育是一首充满希望的歌,它需要师生一起吟唱。为使学生少走弯路,李老师花大量的精力研究教材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三年级了,不少学困生在前三年已经开始自暴自弃,给自己贴上了“我不行”的标签。李老师一方面与孩子交心,另一方面为孩子减压。
一是以各种细小环节的小奖励来激励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来自李老师的关注,缓解初三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
二是想尽一切办法,从调动兴趣开始,引导学生喜欢学化学,再从喜欢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力,突破学习瓶颈。小G同学几门功课低分率,但李老师发现这孩子动手能力特别强,做实验很投入。李老师不仅在班级里表扬了他,还将他做实验的过程拍成视频,作为参照标准来播放。看到小G信心大增后,李老师又鼓励小G尝试结合实验记忆化学知识点并不时地给他单独辅导,多次尝试后,小G发现化学学习原来很有趣、也很好学。李老师又鼓励他,其实任何事情只要你有信心,认真投入,你都将逐渐获得成功。可喜的是,小G同学不仅化学考了个全班第一名,离满分只有一丢丢的距离!更重要的是,以前那个总是低做头、看见老师就像老鼠看见猫的小G昂起了自信的头,远远地见到老师就会微笑招呼,各门功课也都在奋力追赶中!李老师说:不管小G接下来的中考如何,但至少他已经体悟到了相信自我、超越自我的力量,懂得了奋斗的意义。
作为一位资深的化学老师,李义芬老师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多少个夜晚,学生已经放学回家,李老师待在办公室看书或到实验室去探究一个实验该如何做将更加优化,此时的她就完全没有了时间概念。为了不打扰她,爱人只好将饭菜热了冷、冷了再热,甚至给她把饭菜送到学校来。
李老师的教学一直追求规律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讲求趣味性并贴近生活,因此,她的课堂是生动有趣的,也是高效的。
如讲“分子”时,她会自制小白花,利用酚酞试液与浓氨水将小白花变成小红花;在讲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利用“气球膨胀”或“塑料瓶”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讲多功能瓶的使用,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供一个洗耳球来探究如何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讲“黑面包”、“氢气氧气混合爆炸”则以实验验证,增强和维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讲“燃烧的条件”时会演示“烧不坏的手帕”,再点燃5支小蜡烛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熄灭并讲出原理……这样的课堂想不吸引学生的眼球又谈何容易?
不断的学习中,李义芬老师也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接受“启思课堂”教学理念,转变学生“书中学”的一种学习方式为“书中学”与“做中学”的两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坚持做到: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
她把“相异构想”教学理念引入作业设计,使之成为教学研究的自然延伸。她重视“差异”资源,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她“量体裁衣”地进行作业设计,充分暴露学生的“相异构想”,以便最大程度地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她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布置分层作业,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作业有效性。她指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点,理解知识体系、以利于化学基础知识的夯实,同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她为学有余力的同学设计开放型、多样化的拓展作业,让他们能“吃得饱、吃得好”,加强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落实,促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变,培养其创新精神。
初三学生新接触化学,学科概念多,易混淆,难理解,李老师就采用体系化概念教学法。新课教学中,李老师分阶段引导学生构建它们的关系图——先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研究各个概念的含义,再找寻彼此间的关系,完成一课的知识网络图。在每一单元知识学习后,又引导学生将一个单元的知识点整理压缩成一张由关键的信息和其联系组成的思维导图,把繁杂的信息去除掉,将关键的内容保留下来,便于将单元知识加强深化和理解,并让学生有意识的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将概念精确的掌握。进入最后综合复习阶段,李老师又引导学生把琐碎的化学知识联贯成有机的网络,通过点、线、面系统,挖掘相关知识点的关系,灵活地将物质知识不断进行串联与整理。学生最终将所学概念等知识形成体系,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积极参与构建过程,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李老师每一届的学生中考成绩总是在公办学校中遥遥领先。
李老师从不故步自封,也绝不独擅其美。学校有新教师的加入,她总是手把手的教。不管是浦江镇大教研还是全区的教研活动,她经常会作主题发言,分享她的教育智慧,传递她的教育经验。她在闵行“智慧传递”的教改之路上持续分享智慧、传递正能量,也收获成功。
李老师的高效课堂和良好教学实效,也引来了不少名校的橄榄枝,李老师从不为此动心,她说,名校的吸引力大,他们不缺好老师,这些学校中的一些孩子自学也能取得好成绩。但农村地区的孩子不同,他们更需要有人去关注和关心!
有一种伟大来自坚持平凡,有一种崇高源于始终如一。30年的清贫,30年的坚守,李老师扎根农村,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她用爱心播撒希望,用智慧点亮梦想,用坚守报效祖国。三尺讲台,树起了她高大的形象,两尺教鞭,挥洒着她无悔的人生!
这就是李义芬老师,一位真正老百姓家门口的好老师!
文字:万黄娥
曾智
图片、编辑:曾智
审核:毛慧玲
谌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