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蕃:从瓮山泊到昆明湖——北京最早的水库

学术   2024-11-06 08:31   福建  


分享是最大的支持  关注是最好的鼓励

关注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回复“大礼包”,得规范大全!



推荐阅读:强烈推荐 | 水利天下微信公众号(扩传)



北京西郊颐和园荟萃了中国苑林建筑的精华,构成了风景如画的胜境,从万寿山上俯瞰烟波浩渺的昆明湖,令人赞叹不已。考查一下昆明湖的历史,最早叫瓮山泊,就是一座北京运河和城市供水工程。几百年来,它在北京城市供水、航运、灌溉、防洪、园林建筑等方面,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

一、元代瓮山泊

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这一带原来地势低洼,接受玉泉山诸泉水,金代已经形成湖泊。金代皇室开始在玉泉山一带兴建宫殿。金代碑记(1240年)记载:“燕城西北三十里有玉泉。泉自山而出,鸣若杂珮,色如素练,泓澄百顷,鉴形万象。及其放乎长川,浑浩流转,莫知其涯”[1]。“泓澄百顷”显然是指玉泉山下形成的湖泊,此湖在瓮山下,元代称瓮山泊。而瓮山泊至紫竹院的水道,最晚辽代已经开挖出来。[2]今紫竹院西二三百米有一片高地,即海拔在5052米的“海淀台地”。再向西北,逐渐开阔,泉水散布较多,形成湖泊出水只能汇入清河,远离北京城区而去。将玉泉山泉水向南经过新开河道,注入了高梁河,供城区使用。文献将玉泉山以下河道也统称为玉河或高梁河,就是后来的长河。

 

图1 海淀台地开凿路线示意图(摘自《北京历史地图集》)

瓮山泊又叫七里泊,俗称大泊湖。元将其与杭州西湖相媲美,又称作“西湖”或“西湖景”。西湖水面积经元明的治理不断扩大。元初1262年,郭守敬向忽必烈建议引玉泉水济漕运获批准,应对西湖加以修治,必须扩大水面,才可能增加下游运河水量。1293年郭守敬建议引玉泉水通漕运开通惠河时,修建白浮瓮山河,将昌平白浮等沿山麓十余处泉水引入湖中,改造成北京历史上第一座水库,沿长河输水到积水潭,供大运河及大都城用水。
其工程首先需要修建湖堤,即瓮山泊东岸为拦蓄泉水而兴筑的湖堤。大堤起自瓮山脚下,东南延至龙王庙(今南湖岛位置),以下延长至麦庄桥附近,至迟在这时应已修筑。《元史·河渠志》记载:“延祐元年(1314)四月都水监言:自白浮瓮山,下至广源闸堤堰,多淤淀浅塞”。广源闸在今万寿寺前,遗址仍存,可见当时堤已存在。元代游西湖,水路是行舟通惠河(长河)可达,陆路便是沿长堤骑马前行,元代诗文多有记载。如马祖常《西山》诗有“凤城西去玉泉山,杨柳长堤马上游”[3]之句。元至顺三年(1332)文宗“泛舟于西山高梁河,调卫士三百挽舟”[4],应有较宽纤道,应当利用长堤。
其次,修建上下两座闸控制湖水量。上闸位于青龙桥下,元代为白浮瓮山河流入瓮山泊的控制闸,明初重修后成为西湖向北排洪泄水入清河的青龙闸。下闸当即龙王庙旁边的瓮山闸,明代文献又称作响水闸。
元代瓮山泊建成北京最早的城市水源水库后,在环境水利建设上也取得很大成绩。当时西湖已被誉为“壮观神州今第一”[5]的著名浏览区。湖周围修建了许多建筑。根据文献记载,元代中期大力开发建设西湖风景区。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在西湖西岸修建大承天护圣寺,3年后建成。护圣寺最为雄伟,寺的部分建筑伸延至湖中,这就是双阁。双阁之间就有石桥连接,元代礼部尚书吴师道的《游西山玉泉》:“寺前对峙两飞阁,金铺射日开朱棂。载流累石作平地,修梁雄跨相纬经。”其中“两飞阁”也就是“双阁”。《析津志》称之为“水阁”,成为西湖最著名的建筑。护圣寺成为西湖景重要组成部分,当时也叫“西湖寺”[6]。元代游船可至护圣寺。护圣寺明代叫功德寺,旧址在今玉泉山中学位置,已经远离湖岸。近年在附近考古发掘出许多条石和木板,显然是古代建筑遗存。
元代西湖游船络绎不绝。关于当时西湖的自然环境风光景致,在14世纪朝鲜人学习汉语的教科书《朴通事谚解》里,有详细生动的记载:
“西湖是从玉泉里流下来,深浅长短不可量。湖中里必有圣旨里盖来的两座瑠(琉)璃阁(护圣寺)。远望高接青霄,近看时远侵碧汉,四面盖的如铺翠,白日黑夜瑞云生,果然奇哉!那殿一刬是缠金龙木香停柱,泥椒红墙壁。盖的都是龙凤凹面花头筒瓦和仰瓦。两角兽头,都是青瑠(琉)璃。地基地饰都是花班(斑)石,玛瑙慢(墁)地。两阁中间有三义石桥,栏杆都是白玉石。桥上丁字街中间正面上,有官里坐的地白玉玲珑床,西壁厢有太子坐的地石床,东壁也有石床,前面放着一个玉石玲珑酒桌儿。北岸上有一座大寺,内外大小佛殿,影堂串廊,两壁钟楼、金堂、禅堂、斋堂、碑堂,诸般殿舍,且不索说,笔舌难穷。殿前阁后,擎天耐霜傲雪苍松,也有带雾披烟翠竹,诸杂名花奇树,不知其数。
“阁前水面上自在快活的是对对儿鸳鸯,湖中心是浮上浮下的双双儿鸭子。河边儿窥鱼的是无数目的水老鸦,撒网垂钩的是大小渔艇,弄水穿波的是觅死的鱼虾,无边无涯的是浮萍蒲棒,喷鼻眼花的是红白荷花。官里上龙舡,宫人们也上几只舡,做个筵席,动细乐、大乐,沿河快活。到寺里烧香随喜之后,却到湖边桥上玉石龙床上坐歇一会。又上琉璃阁远望满眼景致,真是个画也画不成,描也描不出,休夸天上瑶池,只此人间兜率。”[7]
可见当时湖面游船络绎不绝。这种满目大自然的风光景致,绝非后代所能见到。有文献记载,西湖成为元代皇帝出游和文人墨客“买舟载酒而往”[8]游玩第一胜地。
元末白浮瓮山河失于治理,湖面缩小。元末成书的《析津志》记载:“西湖景,在(昌平)县西南五十里,青龙桥社,玉泉山东,其湖广袤约一顷余。旧有桥梁、水阁、湖船、市肆、蒲茭莲芡,拟江浙西湖之盛,故名。今存在一漫陂而已。” 

二、明代西湖

明代瓮山泊通常称作西湖。《长安客话》记载:“西湖去玉泉山不里许,即玉泉、龙泉所潴。盖此地最洼,受诸泉之委,汇为巨浸,土人名大泊湖。环湖十余里,荷蒲菱芡,与沙禽水鸟出没,隐见于光天云影中,可称绝胜。”
据刘侗《帝京景物略》记载:“道西堤,行湖光中,至青龙桥,湖则穷已。行左右水田,至玉泉山,山则出已。”功德寺在湖畔,说明湖的西北界比今界应更偏西。湖的南界,在龙王庙南响水闸处。《珂雪斋集》记载:“过响水闸,至龙潭,(堤上)树益多,水益阔,是为西湖。”[9]响水闸,就是龙王庙较近的西湖出口控制闸,也叫瓮山闸。
西湖的大小与形状总体上看,大体应呈半月形。明人诗中有“见西湖明如半月”,“望西湖月半规,西堤柳,虹青一道”[10]等,可知西湖的西北岸为半月形弧,以青龙桥、功德寺为界;长堤是弦,在湖的东北侧(见图2)。
西湖的大堤,是为拦蓄泉水而兴筑的湖堤,北起自瓮山,下至麦庄桥附近,又称“十里长堤”。明代称“官堤”,就是指长堤。长堤的位置和规模记载较多。如《帝京景物略》记载:“(从麦庄桥)堤行八九里,龙王庙。庙之旁黑龙潭,隔湖一堤而各为水。又行一里,堤始尾,湖始濒,荷香始回,右顾(向东看)村百家。上青龙桥,即玉泉山下也”。龙王庙今址未变,庙在堤东侧,庙西北为黑龙潭,即西湖。过龙王庙向北偏西行一里余,似在圆静寺之西接山趾(今龙王庙距离北岸600米)。又《山行杂记》记:“西湖北岸长堤五六里,堤柳多合抱,龙王庙据其中。外视波光十里,空灏际天”[11]

2  元明西湖位置推测图(作者考据绘制)  

明代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前,朱棣重修元末明初几十年失修的京杭运河,为了保证通惠河供水加强西湖治理。《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四年(1406)八月癸卯,北京行部言:‘宛平、昌平二县西湖景东牛栏庄及清龙、华家、瓮山三闸,水冲决堤岸百六十丈,发军民修治”。冲毁大堤500多米。“永乐五年(1407)九月“修顺天府西湖景堤三百七十九丈”。此次修堤1200多米。弘治七年(1494)在西湖北岸建圆静寺(今排云殿址),成为西湖第一名胜。正德元年(1506)扩大为好山园。湖面种植了大量的荷花。文献有“西湖莲花千亩,以守卫者严,故花事特盛”[12]。另记载:“西湖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堤柳丛翠,中隐见村落。”[13]王直《西湖诗》有“玉泉东汇浸平沙,八月芙蓉尚有花”句。[14]何御西湖作诗:“西湖堤上立,风景恣游心。十里澄虚色,群峰落翠阴。菰蒲随远近,鱼鸟自高深。”[15]
明代的皇帝经常去游西湖。如万历年间成书的《长安客话》记载,明万历十六年(1588)神宗皇帝祭祖陵回程时,“幸西山,经西湖,登龙舟后妃嫔御皆从。先期水衡于下流闭水,水与岸平,白波淼荡,一望十里。内侍潜系巨鱼水中,以标识之,一举网,紫鳞泼剌波面,天颜亦为解颐。是时艅艎青雀,首尾相衔,锦缆牙樯,波翻涛沸。即汉之昆明太液,石鲸鳞甲,殆不过是。”可见当时西湖蓄水深度平时比较浅,皇帝龙舟经过需要水工事先关闭下游出口水闸,拦蓄一段时间。
据《明实录》记载:“九月癸亥,驾发感思殿至巩华城行宫,免从官守臣朝见。驻跸于功德寺。甲子,驾幸石景山欲观浑河……临流纵观,目(申)时行前曰:朕每闻黄河冲决为患不常,故欲一观,浑河水势汹汹如此,则黄河可知……乙丑,驾发功德寺还京,居守大臣文武百官迎驾如仪。”[16]乙丑九月十六日,船队从西湖西北岸功德寺出发回城。
现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明代长卷《出警入跸图》,图画分为皇帝骑马去谒陵的26米《出警图》和乘船而归京城30米《入跸图》两部分。就《入跸图》而论,画的是明朝皇帝乘船走水路返京城过程。长卷画中出发码头后面宏伟的寺庙建筑就是功德寺;画中最后经过闸桥(闸前绞关石清晰),终点西直门,文武百官在西直门恭迎。查长河到达西直门前的最后一座桥正是高梁桥,桥前面建有一对高梁桥闸的“绞关石”。明确船队是经长河回来。另《万历起居注》也记载,万历皇帝十六年到西郊谒陵时乘马而去,坐船从水路而归,这正好与《出警入跸图》的描绘也相符。由此可以明确判定此《出警入跸图》[17]中的皇帝是神宗朱翊钧。画卷丰富了历史文献记载的内容。


图3 船队出发码头背后建筑系功德寺(资料)

 

图4 船队经过高梁桥闸的场景 (资料)

另马汝骥《西元集》有行经西湖诗:“宣皇画舸戏湖中,鼍鼓鸾箫震碧空……珠林翠阁倚长湖,倒影西山入画图。”记载的应是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年间)游西湖的事情。《长安客话》记载:“湖(西湖)滨旧有钓台,武庙幸西山,曾钓于此。”应是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年间)游西湖的事情。

三、清乾隆年间扩建昆明湖

随着明末清初西郊园林的大量兴建,水田的增加,与城市供水、运河用水的矛盾日益严重,而西湖水面已大大减少,湖水量日感不足。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皇帝准备为其母庆祝六十大寿,计划大规模扩建西湖及岸上建筑,为此开始了大规模扩湖工程。扩湖工程始于乾隆十四年(1749)冬,至十五年初已完工。乾隆十五年《御制西海名之曰昆明湖而纪以诗》云:“西海受水地,岁久颇泥淤。疏浚命将作,内帑出余储。乘冬农务暇,受值利贫夫。蒇事未两月,居然肖具区……师古有前闻,赐命昆明湖。”[18]据《清高宗实录》赐名时间为三月十三日[19],从“蒇事未两月”推测,当完工于十五年一月。

图5  清代昆明湖绘画(清代弘旿绘于乾隆二十四年左右)

这次竣工,先于“瓮山前,芟苇茭之丛杂,浚沙泥之隘塞”,大扩湖面,使“新湖之廓与深两倍于旧”,并且“为闸、为坝、为涵洞”,以控制蓄泄。[20]新湖的形成是将原来的堤防移至今知春亭以东,将原堤东的稻田、黑龙潭及零星水面与西湖连成一片,留下龙王庙孤岛,建十七孔桥连接东堤,南移响水闸于新湖南端出口绣漪桥下。新湖周岸达三十余里,面积是原来的二三倍以上。
三年后,乾隆十八年(1753)建惠山园闸,增加了万寿山后溪河(今称后湖)的出水口[21]乾隆二十九年(1764),又修筑昆明湖东堤二龙闸及东堤上的灌溉涵洞,又置西堤[22]这是十五年工程的继续。至此,昆明湖扩大了湖水面积和容量,并系统修建闸、坝、涵洞,在北京城市的防洪,增加灌溉、漕运、园林用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6  今昆明湖东堤及石碑(1982年作者摄)

水库主坝——东堤工程  原西湖东堤在龙王庙、圆静寺之间,这次扩建实际是将旧堤东边稻田纳入湖中,即今知春亭以东另筑新堤。“东堤”是乾隆帝诗中名称,现在东堤还立着一座“昆仑石碑”,第一句就是“西堤此日是东堤”。从《昆明湖—六郎庄地形剖面示意图》不难看出,“东堤”也是由人工平地筑起的。现在湖底还要高出堤外六郎庄一带稻田1.5~2.0米(尽管今湖底已有淤高)。堤顶高程约51.0米,一般高于水面1.0~1.5米。东堤从文昌阁至绣漪桥总长约1800米,平均堤宽度约12米,迎水面用条石砌护(见图6),背后为三合土填筑。今东园墙正坐在堤之上,从墙外可清晰看到堤的构造。

7  昆明湖—六郎庄地形剖面示意图

昆明湖的蓄水量,比西湖时大大增加。乾隆二十九年(1764)修筑湖中间的“西堤”,实际因为扩湖后,出现“湖面东移”现象,就是湖西岸附近裸露出湖底。筑西堤主要目的是实行分区蓄水,整个湖面被西堤划分为两大部分。堤以东称昆明湖,堤以西仍称西湖。而西湖又被分割为西北湖(后称团城湖)和西南湖。从园林风景设计上是参照杭州西湖,在西堤上建造六座桥(从北向南依次是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桥下设闸,既保持两湖的连通,又可以节制,以解决供水总量不足问题。1949年颐和园水面总面积为204.9万平方米,其中昆明湖为125.8万平方米(据民国初年数字约为130公顷),团城湖面积为35.4万平方米,西南湖面积为43.7万平方米。昆明湖湖底高程一般为48.5米,最深处高程47.5米,西北湖和西南湖湖底高程在49.0~49.5米之间。由于湖的西北部蓄水达不到设计高程而淤浅,后逐渐地辟为稻田,出现了今日功德寺远离西湖的局面。

图8  1949年昆明湖及周边水系关系示意图(水利局资料)

水库溢洪闸——青龙桥闸  当湖水位高于50米高程时,就要开启青龙桥下三孔闸(见图9),湖水可以迅速泄入肖家河至清河,确保东堤安全,可免除城区和附近农田淹没之虞。例如,乾隆三十六年(1771),“前月二十一[日],夜雨过骤,西山诸水涨发,以致昆明湖水平堤,即启青龙桥尾闾宣泄,水势随落……至其下游东城濠及闸河虽间有漫口,旋即堵筑,而北运河一带堤岸完固无虞”[23]

图9 青龙桥三孔闸(摄于1940年,历史资料)

青龙桥闸最晚兴建于元代,是瓮山泊北边控制闸。明永乐四年(1406)有修青龙闸记载。万历二十五年(1597)张兆元《通惠河考》记载:“青龙闸在都城西北三十里。”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清会典》记载,“宛平县闸六,玉泉新闸、青龙闸”。青龙闸作为昆明湖的溢洪闸,一直使用到1965年京密引水渠建成。京密引水渠改变了玉泉山、北长河一带水系的流向,使古老的青龙桥闸失去作用,被新建的昆明湖进水闸所替代。
灌溉闸涵与出水口 乾隆二十九年(1764),东堤上新建灌溉闸涵与引水口。东堤之上建二龙闸及灌溉涵洞4处,《日下旧闻考》记载,“昆明湖东堤设闸及涵洞,随时启闭”,即民国18年(1929)调查时说“今存而不用”者。二龙闸为二孔闸,单孔宽2.5米(从东堤安全角度考虑,不能过宽),一般不常提闸板,其下游流经营市街一带后,过马厂桥入圆明园。二龙闸以南有四涵洞,流出之水(民国时流量为0.283立方米每秒),灌溉六郎庄一带水田,然后经蔚秀园西,过红桥,绕清华园入清河。涵洞初建时有木板为闸,年久木板朽坏,成了“长流水”状况。
昆明湖除经绣漪桥通长河为最大出口外,后溪河在谐趣园处还有三个出水口。从下表可以看出,昆明湖除担负市区供水外,还有多处出口,供西郊水田及圆明园、清华园等园林用水。这部分水量0.396立方米每秒,占来水总量三分之一以上,最后都流入清河,因而城区和运河实际增加的水量受到影响。

表1  民国时期昆明湖出水口调查表——据《北平河道整理计划》
地  点
流  向
出水量(立方米每秒)
谐趣园眺远斋附近
出宫墙,至垂虹桥,合西水东流,至圆明园
0.085
谐趣园后(惠山园闸)
出宫墙东流,沿马路南至圆明园与①汇合

谐趣园西闸口
入谐趣园,出宫墙南流,过东宫门,合二龙闸之水

二龙闸
东北流与③之水合,东入 清河
0.028(漏水量)
二龙闸南四涵洞
灌六郎庄水田,过红桥,绕清华园,入清河
0.283
绣漪桥闸出口
长河起点,昆明湖最大出口
0.542

1949年颐和园水面总面积为204.9万平方米,其中昆明湖为125.8万平方米(据民国初年数字约为130公顷),团城湖面积为35.4万平方米,西南湖面积为43.7万平方米。昆明湖湖底高程一般为48.5米,最深处高程47.5米,西北湖和西南湖湖底高程在49.0~49.5米之间。

四、昆明湖的水源

昆明湖的水源主要依靠玉泉山下游泉水及地下水的补给这里处于永定河冲积洪积扇的山前溢出带,地下水间断露出,形成沼泽湖泊地貌,即元以前瓮山泊的水体。它一方面来自地下泉水,另一方面汇集了玉泉山的泉水。元代,导引了玉泉山西北几十里范围内白浮村之神山泉、王家山泉、昌平西虎眼泉、孟村一亩泉、西来马眼泉、侯家庄石河泉、灌石村南泉、榆河温汤龙泉、冷水泉等泉水,通过白浮瓮山河引入西湖。这是北京历史上水源最充足时期。明初白浮瓮山河断流,西湖之水全靠玉泉山之水。扩大昆明湖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又导引了香山双清别墅、卧佛寺樱桃沟等西山泉水通过12千米石渠入玉泉,以补充水源不足。

10  清代西山引水工程路线示意图

玉泉山泉水开发利用很早,金代已负盛名;元初“引玉泉水入中都旧漕河”通达通州,通过金水河引入太液池,又汇入瓮山泊供通惠河;明以后又大部分归入西湖,当时泉水甚旺,出水涌起一尺许;清代有所减小,以致乾隆时修《日下旧闻考》的作者认为记载失实,因当时出水只有半尺高了。[24]
清初对玉泉山一带水道多次治理。如康熙十二年(1673)浚治玉泉山河道,[25]二十二年(1683)在北长河上建玉泉新闸,[26]此闸现存较完整。二十九年(1690)又建玉泉山石闸一座,并疏浚了河道[27]
清代玉泉山一带泉水甚多,乾隆年间有名称者30余处,其中著名的有8处,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基本上可以确定位置。参考图10(据民国17年调查绘制),可绘出图12。该图为冬季出流量,到1951年1月份调查出流量仅为1.0立方米每秒,出水减少了很多,1975年后干涸了。

11  干涸的迸珠泉(1986年作者摄)

12  玉泉山诸泉出流关系图  单位:立方米每秒

表2  民国时期昆明湖的入水口
地 点
来  源
流  向
1
界湖桥
新闸河(北长河)
①东流为后湖至谐趣园
②南流入昆明湖
2
三孔桥
船学堂
昆明湖
3
玉带桥旁
新闸河南支
昆明湖,最大入水口
4
南潜桥
新闸河
至西湖(今西堤以西)
5
宫墙西涵洞五
高水湖
至西湖(今西堤以西)
6
宫墙南涵洞三
金河灌溉余水
至西湖、昆明湖
注:据1934年《北平河道整治计划》。

玉泉山昆明湖间的调蓄湖泊自乾隆十五年扩建昆明湖后,湖水位可能有所降低,形成“湖面东移”的局面。为灌溉湖西岸较高水田,于乾隆二十一年之前又开高水湖,使水次第节蓄。乾隆二十一年界湖楼诗:“金河高长河,玉泉高倍。设非次第蓄,一泻无余矣。”也说明当时已注意到次第蓄水问题。
高水湖水源有三。一是雨季山洪。二是玉泉山泉水,又分为两路:一为来自水城关南流入湖;二为从玉泉山第一泉南闸出流,入湖水量约占玉泉山各泉总出流量二分之一(见图12)。三是湖底涌出泉水积蓄。
高水湖出口有四。一是湖北端有一孔闸与新闸河(北长河)相通,当水量有余时,亦可由此入昆明湖;今在一孔闸与新闸河(北长河)相通处仍可见当年所建的界湖牌楼和一孔闸的遗迹。二是高水湖东岸四个涵洞,可灌湖东侧之水田。水田余水入昆明湖西岸进水涵洞(参见表2)。三是湖东南的三孔闸(高水闸),高水湖主流经闸流出是为金河。金河东岸也有出水口,灌溉水田后,余水亦入昆明湖。四是高水湖下游连通养水湖。顾名思义,当高水湖水量有余时分流其中,需要时可再流入金河,以保证灌溉。在金河下游右岸,还有一泄水湖,又称大水泡子(参见图12),其作用是排泄金河多余之水,防止湖水入长河引起决溢,同时亦可灌溉长河以西之田(高于长河)。这三个依高程布置的湖泊,也充分体现了“次第蓄泄”思想,可谓做到了充分利用水源。这三个湖,后因玉泉山诸泉出水量锐减而逐渐干涸,成为稻田,但至今地形上仍清晰可辨。
玉泉诸水既感不足,便考虑到当时汇入玉泉山河(今北长河)的西山香山、卧佛寺等山泉水的开发利用。《康熙二十九年六月丙寅谕内务府》:“玉泉山河水所关甚巨,西山一带碧云、香山、卧佛寺等山之水,俱归此河。从前此河由青龙桥北汇入清河……”[28]
乾隆年间引导西山泉水至玉泉的工程,《日下旧闻考》卷一〇一记载甚详:其一出于十方普觉寺旁之水源头,一出于碧云寺内石泉,皆凿石为槽,以通水道。这两条水道至四王府广润庙,再东行经普通、香露、妙喜诸寺,然后入静明园。
樱桃沟水源头之水,在明代已通过水槽引至卧佛寺西方池中,方池旁有明代嘉靖辛丑年(二十年,1541年)立“重修水槽碑”[29],此次可能再用石槽引导至广润庙前分水龙王庙(遗址在今万安公墓站前)。碧云寺泉水有两处:一是寺左水泉院之水,记载甚详;[30]一是寺右之泉。[31]二泉合流,大约沿148米等高线流入香山见心斋,再南流为月河,与双清之泉下流合,出香山园墙,利用石槽东行至广润庙内方池。
双清,原称双井,在蟾蜍石下,因有二井泉得名[32],后转讹为双清,是香山泉水南源。香山泉水元代已负盛名,当时香炉峰下有飞泉。还有玉华泉(今玉华山庄后)等,都下流入南支。
石槽工程大约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西山诸园被焚殆尽后而失于修治,逐渐毁废。光绪十六年(1890)《京城内外河道全图》中,卧佛寺至广润庙、至玉泉山石渠还十分完整,前段今仍可见大部分石渠遗存。石槽遗迹至1980年代还可见多处,近年因修公路,多被拆去。

13  1983年北京水利史专家考察香山石渠

现代昆明湖的水源有明显变化。1949年时昆明湖水源只有玉泉山之水,还有一定的流量,但水源明显不足,西北、西南湖面多处滩地外露。1957年北京市上下水道工程局与交通部航务局完成了西南湖的疏浚工程,将湖底挖深2米,清淤89万立方米。1961年又完成西北湖的疏浚,清淤71万立方米。昆明湖因故未进行。经过这次疏浚,两湖水量略有改观。1965年京密引水工程建成,开辟了昆明湖新水源。
新建京密引水渠运行须穿流昆明湖而过,优点是可以利用昆明湖2.5万平方米水面调节水量,缺点是湖水位随渠道流量而变化剧烈,影响了游船与荷花的生长,也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影响。1974年为解决燕山化工用水,又要取水于昆明湖,为彻底解决这个矛盾,决定兴建河湖分流工程。工程设计从昆明湖进水闸外修渠引水入西北湖,在湖南端沿园墙开挖一条新渠至绣漪桥南,流入原京密引水渠道。(见图14)工程于1977年1月开工,至1981年5月竣工。

14    1982昆明湖水源关系示意图

2012年,为了确保北京稳定水源,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工程北京段起点为房山拒马河,全长80千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路北上,最后至颐和园团城湖和颐和园西侧新开挖的团城湖。团城湖调节池可以连接起长江水和密云水库水两大水源,承担起南水北调来水分水、调蓄和河湖水系补水等重要功能,保证城市供水安全,充分、可靠利用南水北调来水关键工程。建成后成为京西供水枢纽。团城湖调节池占地67公顷,其中水面面积达33公顷,总蓄水量达127万立方米,可满足停水后,北京24小时用水量。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将以5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为北京供水,每日能提供约400万立方米的水量。北京城区“南水”占自来水供应量的73%。2021年11月1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20—2021年度调水任务结束,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调水超90亿立方米,为水利部下达年度调水计划74.23亿立方米的121%,创历史新高。通水近7年来,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430亿立方米,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图15  南水北调中线进京路线示意图

 
图16  颐和园团城湖平面图

图17  南水北调中线进京后引水系统示意图

(作者注:本文1982年完成初稿,2022年补充部分内容)

【注 释】
[1] 赵万里辑本《元一统志》卷一。
[2] 也有文章认为辽代玉河已经开凿了。见姚汉源《元代以前的高梁河水利》,《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第12集,水利电力出版社1982年。
[3] 马祖常《石田集》卷二。
[4] 《元史·自当传》。泛舟之事又见《元史·盖苗传》。另《燕石集》记载:英宗、文宗二朝(1321—1332年)御舟藏广源闸上别港。”可见元代皇帝泛舟之事是经常的。
[5] 周伯琦:《仲秋休沐日同崇文僚佐泛舟游西山即事二首》,《近光集》卷二。[6] 《元史·顺帝本纪二》。
[7] 《朴通事谚解》卷上。
[8]  周权《览胜赋》,《此山先生诗集》卷一。
[9] 《珂雪斋集》,引自《日下旧闻考》卷八四。
[10] 《日下旧闻考》卷九十八。
[11] 《山行杂记》,引自《日下旧闻考》卷八四。
[12] 《潇碧堂集》,引自《日下旧闻考》卷八四。
[13] 《珂雪斋集》,引自《日下旧闻考》卷八四。
[14] 载《王文瑞集》,引自《日下旧闻考》卷八四。
[15] 载《白湖集》,引自《日下旧闻考》卷八四。
[16] 《神宗万历实录》卷203
[17] 该画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为了安全第二年被运往上海。1937年为避开日军空炸,这批文物几经周折被运抵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被运往南京。1949年初随国民党政府迁到台湾,1965年入藏新建成的台北故宫博物院。
[18] 《日下旧闻考》卷八四。
[19] 《清高宗实录》卷三六〇:“谕,瓮山着称万寿山,金海(西湖)着称昆明湖,通行晓谕中外。”
[20] 《日下旧闻考》卷八四。
[21] 《日下旧闻考》卷八四;《嘉庆一统志》京师水道。
[22] 《(光绪)顺天府志》卷一五〇。
[23] 《日下旧闻考》卷九八,诗注。
[24] 详见《日下旧闻考》卷八五,1429页引《寄园寄所寄》及[考按]。
[25] 《大清会典事例》卷九二四。
[26] 《清会典》,自《行水金鉴》卷一三三引。
[27] 《大清会典事例》卷九二四。
[28] 引自《(光绪)顺天府志》卷一五。
[29] 《日下旧闻考》卷一〇二记载。
[30] 详见《帝京景物略》卷七,碧云寺条。
[31] 1971年北京勘测处修测万分之一地形图上仍可见。
[32] 《日下旧闻考》卷八七,1466页。引《文义集》。

作者简介:
蔡蕃,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资深委员。中国水利史专业研究生毕业,侧重城市水利史、大运河史研究。主要著作:《北京古运河与城市供水研究》《京杭大运河水利工程》《古都北京的水》等。

作者新著《古都北京的水》2022年4月由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本文主要内容载于第六章第四节。




上善若水,水利天下!百万水利人的精神家园!聚焦水利领域人、事、物。推送水利最新动态、专家见解、技术疑难、行业资源等。作为水利业界优秀公众号,我们向您隆重推荐水利天下公众号。欢迎全体水利人扫码关注、转发与分享。


薛国强:男,福建莆田人,1976年10月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2000年本科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2012年工程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厦门市国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水利天下】公号创办人兼总编。注册咨询工程师,水利水运双专业高级工程师,河湖网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科普中国专家库专家成员,中国水利文协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协会专家库成员、福建省土木工程系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专家评委等。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布的信息均出于公众传播,部分推送文章及图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致谢忱!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号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仅标明(或未能标明)转载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果您觉得好看,就请点赞、在看、留言、转发、分享一起上吧!


欢迎 在看

    

水利天下
百万水利人的精神家园!聚焦水利领域人、事、物。推送水利最新动态、专家见解、技术疑难、行业资源等。欢迎各位业界朋友关注与分享,水利天下欢迎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