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是最大的支持 关注是最好的鼓励
关注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回复“大礼包”,得规范大全!
推荐阅读:强烈推荐 | 水利天下微信公众号(扩传)
点击http://www.shuilitianxia.com.cn/继续关注水利天下网资讯
2024年11月16日—17日,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委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广西兴安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业委员会、水利遗产保护与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办,中国水科院水利史研究所、中国水科院水利遗产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水利部、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报社、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山大学、宁波市水文化研究会、兴安县灵渠研究会等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国水水务总经理方翔鸣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灵渠大小天平(图片来源:水利史研究)
开幕式由水利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王凯主持,水利部办公厅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原副总工、水利史专委会主任委员谭徐明在致辞中表示,水利史、水文化与水利遗产保护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相关部门重视,专委会将以责任感、使命感和专业精神继续参与到水利史挖掘、水利遗产保护与水文化建设相关工作中,期待各位专家学者为水利可持续发展,为水利史基础研究、水利遗产保护与水文化建设实践继续努力,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本届年会共收到论文投稿61篇,涉及水利科技史、近现代水利史、水文化、水利遗产等,内容丰富。会议设立了两场主旨报告、一场大会报告、一场青年论坛共4场报告会。闭幕式由水利史专委会秘书长李云鹏主持。中国水利报社原副总编辑、水利史专委会委员张卫东做会议总结,他寄望各位水利史与水文化工作者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大力挖掘优秀的传统水利文化,传承历史,发扬求真求实、学以致用的原则,从历史的经验中汲取智慧,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文化支撑。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现场参观了素有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之称的灵渠及其博物院,并就水利史学科建设、古代典型水利工程蕴含的科技价值、水利遗产调查与保护利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等做了广泛交流。
此次会议,国水水务提交了关于地方水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相关论文,进行大会交流。多年来,国水水务立足基层水利建设、管理的技术和咨询服务,抓住水文化和水数据两个创新引擎,不断推进水利行业咨询服务产品创新。在水文化建设咨询服务方面,国水水务已经启动《福建省水利名人传记》《厦门市水利文史资料整编》《汀溪水库群志》等编撰(纂)工作,并为部分客户提供了水利史志编撰(纂)咨询、水文化展馆规划设计等专项服务,旨在为地方水利史研究、水利遗产保护,以及水文化弘扬与传承贡献企业的一份社会责任。
灵渠
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东北部的兴安县城东南郊,有一处比肩长城的伟大工程,那就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灵渠。她又名湘桂运河、兴安运河,是与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齐名的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灵渠,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始皇为统一岭南而命监御史禄率卒开凿而成,初名离水,唐代始称灵渠,另有零渠、澪渠、秦凿渠、陡河等别称。它全长37.0公里,沟通湘漓二水,联系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灵渠建成之后,成为连接中原与岭南地区的水上交通枢纽,对秦始皇统一岭南,促进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原华夏民族与岭南百越民族之间的融合,促进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往来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直到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桂黄公路和湘桂铁路的先后修通,其航运功能才逐渐退化,成为一处灌溉工程和名闻遐迩的风景名胜。1988年1月,灵渠被国务院核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灵渠首次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2年11月,灵渠被国家文物局列入更新后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灵渠从此开启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2018年,灵渠成功入选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第五批)。(资料来源:刘建新著《灵渠》)
灵渠沙盘
“湘漓分派”石碑
陡门示意图
欢迎您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