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文艺 | 深藏雨林的非遗传承人

政务   2024-09-19 21:00   云南  



 作者简介 

邱晓灵,基诺族,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


常言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勐腊是一个边陲小城

是热带雨林中的一颗绿宝石

这里世代生活的各民族

已经和雨林融为一体

无忧文艺

无忧勐腊

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着这样的生活

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生相伴,他们有着自身的雨林文化观


我喜欢勐腊镇的曼旦寨子,那是一个原始森林边上的傣族寨子,寨子前面是一畦畦水稻田,夏天的时候,稻苗青青,蛙声四起,我喜欢这种希望的季节,秋天,稻花飘香,我喜欢收获的季节。



我喜欢勐腊镇的曼旦寨子,那是一个原始森林边上的傣族寨子,寨子前面是一畦畦稻田,夏天的时候,麦苗青青,蛙声四起,我喜欢这种希望的季节,秋天,稻花飘香,我喜欢收获的季节。


热带雨林生活的人们,敬佩自然,他们与自然为舞,他们与鸟兽为伴。民间有这样的传说,一头豹被猎人打伤了,它拖着受伤的腿往林子里行走,受伤的豹子是最危险的,猎人只能在后面跟着,时刻准备猎杀它。而没让猎人想到的是,豹子走着走着,在一棵草面前停下了脚步,让他更为惊奇的是,豹子居然吃起了这个草叶子。不一会儿,豹子好像疼痛有所缓解,慢慢地走进了密林,这个猎人把这棵草带回家,当有人受伤的时候,他就试着用这棵草让人内服外敷,居然医好了许多受伤的人,后来猎人成了这一带的看病医生。



也许是个传说

但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人

都宁愿相信这是真的

而模仿飞禽走兽

是雨林人的本性


曼旦村里住着一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波罕丙。他爱跳孔雀舞,他的孔雀舞跳得炉火纯青,他那拿手的抖肩膀动作,就和孔雀开屏时的抖动一模一样,而他的雄孔雀向雌孔雀示爱求偶的舞蹈,更让我惊叹不已。我看了他的舞蹈才去看动物世界中孔雀的开屏和求偶的,我也从那知道孔雀舞是男人跳的。


我相信波罕丙是见过孔雀的
而且他是跟孔雀学的


我在勐腊工作的第一年,县里打造非遗传习所,我与波罕丙结缘,后来与他成为挚友,他和我惺惺相惜,我经常跟他开玩笑说,我与你“臭味相投”。我还和他打了个波秀,也叫打老庚(就是在同一年纪的人,相互拜同年)。我的老家曼控有这样的习俗,住在山头基诺族的我父母我阿婆,与住在坝区的傣族打波秀。这个习俗也成了各民族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促进互相团结的最好的形式,现在这个传统还传承下来。


我从小就出来读书,没机会与傣家打上波秀。在我跟他打波秀的时候,他跟我说,打波秀年龄就上下三岁,我们相差十岁呢,你不嫌不吃亏,我笑着回答说,没事。其实我们都知道,我们打的不是年龄上的波秀,还是文化共识方面的波秀。


他总是给我们带来艺术的快乐和文化的气息。我和他总有说不完的话,他也有说不完的故事。他总是讲傣族传统文化的东西,而这些,正是我感兴趣之处,他讲了傣族的历史文化,傣族习俗传统。一次讲到傣族过泼水节,那是一年中可以放纵的节日,男女之间相互泼水,出格一点也不过分,他让我从另一角度更加了解和认识了傣族文化和习俗。


我问他象脚鼓的来历


他侃侃而谈,告诉我,在傣族民间流传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说的是很久以前,傣族地区年年洪水为患,人们不得安居乐业,后来才知,是一条蛟龙作孽。大家都恨死了这条蛟龙,有一个勇敢的傣族青年,立志为民除害。他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终于杀死了蛟龙。在庆祝胜利的时候,人们为了表示对孽龙的憎恨,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就剥下蛟龙皮,仿照象征吉祥如意的白象的脚,做成了象脚鼓。从此,象脚鼓的咚咚声,响彻傣家村寨,表达出傣族人民的欢乐心情。


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百兽中的大象和百鸟中的孔雀都被看成吉祥的象征。因此,每当象脚鼓敲响之时,男女老幼都欢快地跳起舞来。


常言说,酒逢知己千杯少

我的波秀不像我一样贪杯

但他能够陪我到半夜甚至凌晨


经过无数次的交往,波罕丙传习所成了我首选的打卡之地,上级来检查文化旅游工作,其他兄弟县市来进行考察取经,朋友来勐腊看我,我都要去他那,去几次我都不会觉得累,他也不会觉得我烦。以至于后来秘书小白做接待方案时,都知道必须有曼旦波罕丙的非遗会传习所。


一旦节假日或周末,而最想去的地方就是波罕丙那。那一次,勐腊自行车协会计划周末去骑行,作为会员的我推荐走曼旦的线路,一是离城近,50公里的路程也刚好合适,沿途经过原始森林,傣族原始寨子和风景秀丽的曼旦水库。第二方面考虑的是,中午可以在波罕丙家吃饭,让波罕丙表演他的傣族象脚鼓。协会组织者采纳了我的建议,也正如我想象的那样,我们不仅领略了沿途秀丽的自然风光,体验了波罕丙的傣家风味,他还为我们表演了傣族象脚鼓、傣族武术,他还唱起了动人的傣族歌声。一行下来,大家都感慨道,这次活动太有意义了,是一次力量+艺术的骑行。



在我印象中,艺术家应该是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但波罕丙这个传承人的性格让我的认知有了点偏差。波罕丙是个很有个性的传承人,就像大部分艺术家一样,有着高超的技艺,同时还有自己独特的思想,特别是不合群的性格。我在勐腊区间,正在打造他的非遗传习所,地点选来选去,选在了远离寨子,稻田边上的一个地方。这是传承人波罕丙自己选的地方,图的是个清静,与寨子里人互不影响,他也成了“不合群”的人。



也许是喜欢索居的习俗让他对傣族文化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摸索。


波罕丙自幼对傣族象脚鼓舞、武术、唱章哈有浓厚的兴趣,每当村里老人唱歌、跳舞,他都在旁边跟着学习,很快就能把动作模仿下来。为了更好地掌握技能,8岁时,波罕丙便拜本村岩旺旦(波温香)为师学艺,除此之后,他遍访名师,得到了许多老师的指导,领悟到了傣族武术和象脚鼓舞之间的相近之处,并将“舞”与“武”结合,使象脚鼓舞刚柔并济,更具感染力和艺术魅力,成为全国出名的象脚鼓舞表演者。2018年5月16日,入选为第五批“傣族象脚鼓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波罕丙多次受邀赴日本、印度、上海、山东等地进行象脚鼓舞表演,并获得观众的热情欢迎和极大的反响,为“傣族象脚鼓舞”的传承保护和宣传作出了传承人应有的贡献。


他的象脚鼓的表演技艺越来越精湛,在他的展览室里,挂满和摆满了获奖的证书和奖牌。有州委州政府举办赛事中的“象脚鼓金奖”,有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中获得的二等奖,有西双版纳农村文艺调演出大赛中获得“鼓王”一等奖,他的舞蹈《吉象武鼓》和《鼓韵》荣获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彩云奖铜奖,还荣获云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象脚大赛特等奖。


波罕丙积极参与文化部门举办的历次“傣族象脚鼓舞”传承人培训班教学,为学员授课。他还被云南省命名的“云南省百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突出人才”,被评为“西双版纳州拔尖农村乡土人才”,被授予“西双版纳州工艺美术制象脚鼓乐大师”,被认定为“云岭技能工匠”,荣获“西双版纳傣乡工匠”称号.....



今天的波罕丙

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傣族象脚鼓第一人


“傣族象脚鼓舞”入选为国家级非遗名录至今的10余年间,外来文化和流行音乐、舞蹈对西双版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影响颇大,年轻人都以唱流行歌,跳现代舞为乐,对本民族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却了解甚微,非遗传承和发展堪忧。




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作为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如何让非遗传承下去,早在几十几年前,他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破这个局,更好地传承自己民族的文化,1986年起波罕丙开始收徒授艺。他把象脚鼓、傣族武术和孔雀舞融在其中,传授给他的学徒们。波罕丙还有个手艺,就是制作象脚鼓,他的象脚鼓大的可以做到几米之高,小的可以做到指甲盖一样的大小,而且他的象脚鼓制作非常精美和响亮,这也成了他的一个产业,他的象脚鼓供不应求。





而更为可贵的是,他已经开始招收制作象脚鼓的学徒。一次我跟他开玩笑说,你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他说,任何人终究是要退出历史舞台,如果我现在不收徒弟,我的技艺就要带进坟墓了,为了我们傣族的文化不能失传,我有责任把象脚鼓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这几年,波罕丙做起了民宿和农家乐,他翻新原来传习馆的地方,盖起了更大的传习馆,建有自己的展览室。他的传习所,经常有全国各地的游客光顾,还有前来学习的专家学者,而平日里,学徒们跟他学习他的象脚鼓、傣族武术和孔雀舞,以及跟他学习象脚鼓的制作,随时是宾客满盈。波罕丙的传习所,真正成为了文化传播之地、文化传承之地,他那也成了勐腊旅游的一个网红打卡点。



如果说

望天树是勐腊热带雨林标识的话

波罕丙

就是深藏于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里的文化精灵




作者:邱晓灵


监制:玉  旺

责编:刘艳华

校对:赶四

终审:斯斯龙、李赢、刘婷

编辑:刘艳华



在看,让生活更好看

勐腊发布
勐腊第一权威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