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 ,无忧勐腊欢迎您| 中秋至味是团圆

政务   2024-09-17 06:00   云南  




 ✦ 


月是故乡明,饼是老味香


中秋佳节,最幸福的莫过于,头上一轮圆月,手里一块月饼,一家人欢聚一堂。虽然说吃过不少新潮的月饼,也打卡过各大网红花样,然而,忘不掉的还是记忆里的那口老味道。


这口老味道

那就是

裹藏着令人眷念的“家味”

不一样的象明月饼







- FANG JIA TONG ZHI -


中秋将至,在象明乡街头一处不起眼的传统象明倚邦月饼手工作坊里,从早晨开始炊烟袅袅升起,渐渐地空气中也开始弥漫着浓郁的节味儿。




月饼手工作坊里文琼芬和其他家庭成员正忙碌着,传统的象明月饼从配料、和面、包馅料、定型直至烘烤出炉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关乎月饼的口感。烘烤前一晚,要先把红糖、白糖、水、自家土猪油调好比例,大火熬至一定浓度取出,按比例加苏打粉搅匀,然后盖上盖子晾凉、发酵,待第二天早上再和面。和面时,将面粉慢慢筛进放凉的糖水中,边放边搅拌,搅拌至不再粘手便取出开始定型,撒上芝麻放入自制的木炭烤箱烘烤。







烘烤的过程

考验着烘烤师傅对火候的掌控

15分钟要看一次,中间要刷一次猪油

熟练掌握温的让月饼受热均匀

烤出来的月饼才能甜而不腻



满口的红糖香

是任何馅料都比不过的味道




手工作坊有三家人,大家都是亲戚 

由于制作技术由一个人教授,月饼制作工艺和味道口感几乎没有差别,广受乡亲的认可。三家人至今都保留着古老的制作工艺,坚持着这一口传统的滋味,是象明乡以至于勐腊县其他乡镇无数人惦念的中秋味道。老作坊的另一处,今年50多岁的传统象明倚邦月饼手艺人之一的李木东聊起了制饼的历史,他告诉记者象明月饼说起来已经100多年了历史了,他们制作月饼的手艺是祖传的,外婆是象明乡第一个做倚邦月饼的人,从外婆开始传到他和媳妇,如今媳妇又教会儿媳妇。



///


“多少水、多少糖、多少油、熬到什么程度时候起锅,然后装多少面合成多少面,然后什么火候拷出来才好吃都有讲究。”

传统象明月饼主要有花生芝麻、豆沙和原味三种。月饼不图花哨,用料纯正、制作用心,好吃自然就受食客欢迎,每年中秋节前后,不少街坊都慕名而至,手工作坊里的月饼都是有人预定了,不用上街叫卖不愁销路。







象明月饼手工艺人文琼芬说,制作象明月饼一般在中秋节十五天前开始准备材料,糖、花生、芝麻、面、柴等等备这些东西。准备好了以后就差不多要到八月十五的前十五天了,就开始卖了。每天基本现做现卖,我们都是在家里从早到晚的做,做好了就让客人就到家里来拿,打电话、发货。



尽管没有华丽的包装

但是也就是这种

最朴素的、不花哨、味香情浓的感觉

满足了不少人怀旧情结



李木东家前一天制作的500来个月饼按照10元至35元不等的价格卖到了县内县外,如今,象明月饼的古法制作,已经成为了彝乡美食的一张新名片,象明月饼也走向宽阔的市场,古法制作唤起了人们道不尽的乡愁,老作坊的年轻人正在努力学习这门手艺,希望通过自己的坚守,让更多人找回“小时候的味道”,为传承传统手艺和彝乡美食文化尽一份力。



小饼如嚼月

中有酥与饴

每一种醉人的香甜

都裹藏着说不完的愿望

久食不倦的“家味”



有人说

团圆是月饼最好的馅

但小编知道

你或许在

为国

坚守哨位  护为边疆

为民

逆行出征  救死扶伤

为家

步履不停  四处奔波


那么

就让今晚的这轮中秋夜

故乡的歌

家的味道

爱的祝福

打包收藏

寄到你们心上





演 员:女儿:陈迪   妈妈:文琼芬

摄 像:查  巍

编 剧:查巍  刘艳华




监制:玉  旺

责编:刘艳华

校对:赶四

终审:斯斯龙、李赢、刘婷

编辑:刘艳华



在看,让生活更好看


勐腊发布
勐腊第一权威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