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赋能 笃定前行
编者按:鉴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在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冲锋冲刺四季度的关键时刻,10月21日至25日,全县党政“一把手”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圆满举行。此次培训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围绕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招商选资等方面主题,通过名师专家授课、外出现场教学、学员研讨交流等教学模式,全面提升科级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和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行远自迩,笃行不怠。为进一步放大推广培训学习成果,真正发挥培训的引擎拉动作用,特邀请部分参培学员分享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悟、所得,学鉴先进经验,培树创新思维,真正做到以学促思、以思促行、以行促效,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培训我们既学习了理论,又开拓了视野,可以说是收获满满,感想颇多,信心十足。”涟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陆士国表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近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把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深入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聚焦优质稻米、规模畜禽、青芦笋、食用菌等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进一步优选品种,建强基地,引导主体,拓展市场,持之以恒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抓好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转化利用,打造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的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将我县优势主导产业资源转化为产品优势。
深入推进乡村休闲农业。持续推进农业与旅游、科技、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强休闲农园(农庄)、农家乐、休闲渔业基地和农耕实践基地、康养基地建设,培育发展特色化、多样化、差异化乡村休闲旅游产品。持续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品牌打造,做靓一批精品农庄农园,做精一批热门打卡线路,做响一批美食民宿产业,打造一批高质量精品农旅区,构建全域乡村休闲旅游新格局。
深入推进碳汇农业发展。以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为支撑,优化种养结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提高农田土壤固碳能力,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空间格局。以绿金丰、高沟牧原猪场、红窑芦笋园为重点,集成推广节肥节药节水等绿色技术模式,发展“稻鱼共生”、粮饲—猪—沼—肥等生态循环种养。加强绿色加工物流、清洁能源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绿色产业链供应链。
深入开展绿色食品招引。聚焦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福建、山东、河南等地,紧盯全国农业产业化百强企业、食品工业百强企业,围绕预制菜、肉制品、饮料、休闲食品等领域,采取驻点招商、以商引商、中介招商等方式,着力引进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打好绿色农产品、区域公共服务品牌,做好农产品品牌培育和营销,持续提升涟水芦笋、涟水大米等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加大有机绿色农产品认证力度,鼓励引导企业,积极申报两品一标,提高生产标准,完善生产规程,强化投入品监管,力争新认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10个以上。
推进农业园区转型升级。加强绿色技术集成推广,大力推广绿色防控、节水灌溉、水肥一体、有机肥替代等绿色生产技术。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引进吸收与集成应用,促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加强智慧农业装备支撑,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打造科技创新驱动的智慧园区。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序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扎实做好确权,稳步推进赋权,有序实现活权,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让农民更多分享发展成果。小田并大田试点。扩大试点范围,南集镇、红窑镇、成集镇、高沟镇3个村开展试点,其中一个村开展整村试点。其他镇街开展不同范围的试点,每个村最少一个小组。
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充分发挥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引领作用,促进农民增收。开展农业实用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开展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行动,综合采取领办项目、土地流转、村企结对等方式促进村集体增收,鼓励村集体结合村情实际探索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提高村集体经济质量。盘活村集体低效资产,针对低效闲置资源,坚持统筹利用,实施“腾笼换凤”,打破原有功能定位,通过对外租赁、资产转让、整体开发等多种方式,纳入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公开发包,增加村集体收入。
完善农村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引导5G、千兆光网、北斗导航等服务向农业领域延伸、向农村地区拓展。加快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建设一批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集成应用。推进无人农场试点,通过远程控制、半自动控制或自主控制,实现农场作业全过程的智能化、无人化。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探索建立追溯管理与风险预警、应急召回联动机制。
声明:凡“醉美五岛湖”原创稿件,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部分稿件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