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用典型引路,与榜样同行。为讲好社科毕业生故事,汇聚向上力量,学院开展毕业生就业访谈系列活动,以公共部门就业、学术就业、国际组织实习就业为主要方向,分享毕业生代表成长心得与发展历程,以期进一步引导社科学生传承社科情怀、发扬科学精神,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谱写职业生涯发展精彩篇章。
人物介绍
郑策,男,1998年生,中共党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体育专业2021级硕士生研究生,师从胡孝乾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作为选调生赴浙江省宁波市级机关工作。
硕士就读期间,郑策历任社科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硕212班团支书和社科男篮队长等职,曾获清华大学综合一等优秀奖学金(两次)、清华大学二等社工优秀奖学金、清华大学社科学院2024年励业奖学金、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至善-公共服务奖学金、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分享通信奖学金(团体奖)、清华大学五星级紫荆志愿者、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铜奖支队等荣誉。
01
在专业学习中找到心之所向
郑策参与学术会议
从小学四年级着迷篮球开始,体育运动便成为了郑策最大的兴趣爱好,这也为他大学选择就读体育类相关专业埋下了种子。本科入学伊始,郑策便早早暗自立下了保研的目标,并通过在本科阶段的个人努力以及师长的鼓励引导,最终顺利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研至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攻读体育专业硕士学位。
在郑策看来,自身的兴趣爱好能与专业学习相契合无疑是极其幸运与难得的,而体育也在他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甚至是老师的角色。“体育不仅教会我们如何去按照规则去赢,更教会我们如何体面且有尊严地输”,这句话让郑策在专业学习过程遇到波折起伏时能更加坦然面对。他认为,输赢固然是竞技体育的本质,但专业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长期过程,不能简单以结果导向为判断依据,而这又与体育的某些属性相契合。
通过兴趣与专业的交织学习,郑策在清华园的专业学习中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研究兴趣的心之所向。在他看来,“无体育,不清华”不仅仅体现在身体实践层面,也体现在内在认知层面。为了探究这种内在认知对于人们实践生活的作用表现,体育专业中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分支成为了郑策的研究领域。他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们对于体育的理解认知以及在此之中实践表现,也塑造了另一丰富且独特的社会性关系与形态。通过三年的硕士学习,郑策不仅圆满完成了专业课程学习与毕业论文撰写,个人的多篇论文研究成果也相继被第三十二届欧洲体育管理大会、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录用。
02
在社工实践中感悟行之所往
郑策参与社会实践
除了专业学习之外,郑策更将己之所学积极运用在社工实践中。在尚未入学前,郑策便积极参加了社科学院开展的赴山东怀仁中心小学支教实践活动。在为期半个月的支教中,他不仅带领班级同学开展课堂趣味小游戏,更积极教授体育运动中的知识技巧。正式入学后,郑策便积极加入了社科学院研究生会,并先后担任研会体育部骨干、部长以及副主席等职,负责统筹、协调学院体育部门的工作,并圆满完成了校研究生运动会、学院拾年接力跑、体育俱乐部联络与日常运行等工作。同时,郑策还兼任社科男篮队长一职,带领球队取得了2022-23学年马约翰杯乙组五人制篮球赛冠军等成绩。
在校外实践中,郑策先后积极参加了“同行中国”中外学生联合赴山东德州实践、“唐仲英计划”赴贵州榕江实践等活动。在祖国的南北大地上、在基层的工作交流中,他细致观察所至之处,了解基层生活的酸甜百态,与同行队员探讨所思所想,未来的职业选择的萌芽也在心中悄然萌发。
03
在实习工作中懂得终至所归
郑策在朝阳区体育局实习
从硕士一年级暑假期间开始,郑策便先后在禹唐体育、字节跳动和李宁公司进行了相关的实习工作。通过在小型体育营销公司、互联网大厂以及国内体育用品公司等不同类型企业的探索体验,郑策逐渐明晰了个人的职业选择与发展规划。并且,经过研二暑假在朝阳区体育局的实习后,他最终决定选择向下扎根,将青春热血洒向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公共部门工作中。
他坦言,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并不是出于偶然,而是源于自身校内外的学习实践和长期的职业规划。他也建议职业选择不仅需要考虑自身的专业志趣,更要兼顾家庭背景与社会需求。而在考公历程中,郑策认为一方面既要做好自身的内核提升,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获取外部支持。自身不仅可在学习生活中注重培养公共服务的基本能力与素养,也要积极与已经投身公共部门的学姐学长相交流以拼凑工作图景,同时更要利用好学校:唐仲英计划、张超工作室、基研会等相关支持,最终来调整、提高自己的履历契合度、工作认知度以及能力匹配度。
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郑策坦言自己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保持“又红又专”的清华底色,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供稿|郑策
排版|胡天宇
审核|杨爽 蒋行健 胡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