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丛书,值得一读吗?

文化   2024-09-07 07:30   内蒙古  
最近读完了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丛书,觉得这套丛书虽然不够完美,但也是很值得一读的中国历史科普丛书。推荐!

讲谈社是日本的一家出版机构,世纪之交,讲谈社专门邀请来自日本的10位历史学家,每人一个时期(一册),撰成10卷一套的“中国的历史”丛书。该书出版后,在中国大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简体中文版。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丛书,书影


市面上中国历史读物并不少,比如较通俗的吕思勉著《中国通史》、学术性较强的剑桥中国史,等等。但即使有这些著作在,讲谈社这套丛书,依然有其独到之处。借用一句流行语,这套“中国的历史”丛书,可谓是“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历史”


历史上,中国和日本既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又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政治实体,因此,无论是站在中国看日本,还是站在日本看中国,都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用。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中期,大批中国文人、留学生、政治家齐聚日本,成为大变革时代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与此同时,“封建”、“共和”等来自欧洲的时髦词汇,也经由日本人的翻译进入中国。


丛书第七卷,书影

回溯过往,日本一直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镇。学术界常说的“唐宋变革”,便由20世纪初日本京都大学的历史学家内藤虎次郎提出,到今天已成为诸多历史著作立论的基础——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的历史”丛书第七卷《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


是书虽以宋朝为主题,但叙述的开端却是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由“安史之乱”而至藩镇割据,经五代十国乱世入于两宋。这种安排,摆脱了过去中国历史以一家一姓之王朝为纲要的窠臼,让人看到了唐宋历史变迁的全貌


丛书第四卷,书


当然,中日间文化交流的印迹绝不止于“唐宋变革”的学说。


丛书第四卷《三国志的世界:后汉•三国时代》在叙述过程中,引入了诸多三国演义小说,乃至动漫、游戏的元素,读来无比生动。很多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有一种“三国情节”,历史,不只是平铺直叙的推演,有时也会有英雄迟暮的“意难平”


此外,丛书第十卷《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清末中华民国》里,提到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19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其变革的动力,多半来自南方,换言之,近200年来的中国,“风从南方来”。想来,此点认识虽然简单却容易被忽略,其之所以被本书作者牢牢抓住,一方面是作者置身事外的观察角度,另一面则因作者身处东亚文化圈内、对中国问题有着敏锐的观察。


丛书第十卷,书


整套丛书中,第二卷《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周春秋战国》,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卷。


我们从小熟悉的中国历史,由夏商周三代,入春秋战国的乱世,终至秦汉帝国的大一统。其中,无论是夏商周的天下,还是春秋战国的群雄割据,历史记述总能让我们感到,天下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只不过暂时分裂了,或者只是尚未统一罢了。但本卷作者却在书中告诉我们:未必。


我们现在看到的春秋战国、乃至夏商周的历史,绝大多数来自秦汉以后的典籍,恐怕会蒙上一层汉代的影子。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汉代人在追述前朝历史时,一定会将汉人的价值观(比如,本然的大一统)投射于其上(有意或无意),因此,我们看到的秦汉以前的历史,还需要通过现代学术研究来“滤波”。


本卷作者的上述观点,自然会引起一定的争议,但如果我们将历史学纳入科学研究的范畴,那这样的思考,无疑是发人深省的。


丛书第二卷,书



综合而言,这套丛书的篇幅不算特别大,如果时间充裕,一周读完一卷是完全没问题的。这样,花2个月多一点的时间,读完这套书,我想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目前,这套丛书不仅能看,还能听,喜马拉雅上就能收听到全文!


窃以为,当我们说到历史,尤其是大家都熟悉的中国历史时,那些冰冷生硬的朝代、年号、帝王、事件,更多的是我们认识历史的一个坐标体系,更重要的东西,是由历史引发的思考——就此而言,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丛书,真的值得一读。如果没有通读丛书的勇气,那即使选出一两个感兴趣的时期,读完一两卷,也一定会有收获!


丛书分卷信息简表


全文完




浙江共7件禁出文物,分别出土于宁波(3件)、杭州(4件),现均收藏于杭州地区的文博机构中。这7件文物,代表着4段浙江历史的高光时刻。究竟是哪7件文物,又是哪4段历史?拉至文末,点击“阅读原文”,一起去看看:浙江7件禁出文物背后的高光历史——




你喜欢这些小众干货
(点击文字,查看全文)

热门新展 临平《易水寒光》展河南博物院《中原石刻》展浙博,漆器大展河姆渡50周年展
寻迹中国 曲靖三碑圣地城子崖粤北宝藏小城—仁化西南联大旧址明朝的墓碑在昆明元谋人遗址云南美食大赏丝路重镇天水秦安淮河边的中国上虞•丰惠与驿亭
历史与地理 杨吴—南唐的历史地位十国简史五代诸年号五代帝王世系大运河的终点杭州极简史临安极简史泉州极简史西湖简史大运河的功过大运河极简史
古迹掠影 赵孟頫石碑真迹飞来峰上的唐诗临安功臣塔下的摩崖题刻西天目山明代题刻印山王陵与徐渭墓浙东运河古纤道金华法隆寺经幢宁波天宁寺塔
文物故事 浙江7件禁出文物北凉石塔敦煌经卷•黄仕强传敦煌经卷•隋代皇后写经奥运同款点火装置塔里的漂流瓶最早的罗盘阿育王塔临安博的国宝瓷器 |向神汇报工作的银简
文化场馆 浙江省博新馆杭州地区大中型博物馆指南赣州博物馆萧山博物馆再见城市书店
人物传奇 我们为何仍在纪念林徽因文征明写岳飞林徽因施昕更钱镠故事(1)钱镠故事(2)李叔同苏轼的杭州之旅苏小小故事(1)苏小小故事(2)
书与文章 2022读书总结大运河传寻蜀记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李叔同•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李叔同•西湖夜游记张岱的西湖七月半张岱的金山夜戏
杭州文史 德寿宫的红墙上天竺法喜寺杭州端午旧闻市井城南孤山文人时代凤凰山下的小墓宝成寺里的元代造像杭州CityWalk指南仓前的前世今生市二医院的“红楼”城北地标拱宸桥富阳“受降”往事老虎岭遗址杭州孔庙别读《杭州史话》龙井茶的前世今生



关注文博资讯

发掘文物古迹背后故事

一起回到人类文明现场

记得关注👇👇公众号

文明现场
关注文博资讯,发掘文物古迹背后故事,一起回到人类文明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