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西山桥:建德深山里的南宋古桥

文化   2024-12-27 07:31   山西  
建于南宋晚期的西山桥
从古至今,都是一类建造难度大、使用频率高的建筑,放眼全国,留存至今的宋代古桥都相当珍贵。

位于杭州建德的西山桥,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虽然规模体量不大,但距今已有700多年,且带有明确纪年,颇为难得。2013年,西山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古桥,在江浙地区的古桥中无疑是“老大哥”,但或许是因为远离闹市,知名度并不是很高。

远眺西山桥

西山桥所在的建德市乾潭镇梓洲村,地处建德、桐庐、浦江三县(市)交界处,210省道贯穿其间,上图中,西山桥左侧便是210省道。

这一地理位置,不算闭塞,但也算不上非常繁华。西山桥跨梓洲溪而建,而梓洲溪只是钱塘江(富春江段)的二级支流,因此西山桥所承载的往来人员、物资数量不会太大。当然,这种独特的地理与物流环境,使西山桥完整保留到今天,也算是特别幸运的事。

对于这座桥的基本情况,网上有些介绍,但多数资料将其称为“单孔石拱桥”,显然是错误的——

公号“名城杭州”对西山桥的错误叙述

看下图“西山桥的侧面及底部”,由此可以看到其整体结构。桥面由砌筑的条石支撑,5块条石纵联组成一个基本单元,6个这样的单元横向展开(相互纵联的两石间有一横向介石,使横向的单元联成一个整体),支撑起整个桥体。上图介绍中说,它是“石拱桥”,错!

所谓拱桥,支撑桥面的结构必须是过渡平滑的圆拱,其切线与地面的夹角连续变化,处处连续。但西山桥的结构,在相互纵联的两块条石之间,角度发生突变,并不连续、平滑,因此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拱桥。当然,这种结构借鉴了拱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拱桥的功能,因此有人将其称之为“折拱桥”

此处多说一句,折拱桥和拱桥的关系:西山桥(桥面下的条石)5级纵联,可以看作是圆的内切正十边形(桥只是上半部分),当内切多边形的边数越来越多时,折拱就越来越接近真正的拱了……

西山桥的侧面及底部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西山桥不做成真正的拱桥,而要用折拱呢?

我没有查阅到确切的资料,但以常理推测,原因不外乎:圆拱桥工艺复杂、造价高,折拱简单、成本低。之所以有这一推测,也是基于对其地理位置的分析:西山桥所在的位置,只能算是一般繁华,距真正的“通衢大道”还差一点,既然人流量可控(因此桥的使用频率、最大荷载都不会太高),就不需要工艺更复杂的拱桥,折拱完全够用了!

介绍完西山桥的结构和背后的地理交通,来说点轻松的话题吧:看桥的时候偶遇的大哥——

西山桥的国保碑(左)、浙江省保碑(右)和活宝贝(中)

不好意思,上面那张图是我,下面这张图才是大哥——

西山桥上的大哥

在桥边拍照的时候,拉风的大哥叼着华子走过来,强烈要求我们给他拍照,但神奇的是,拍完照大哥没有要我们把照片发给他的意思。照片上,大哥身穿皮衣,一手拿烟,一手插兜,前面是大路,背后是山头。如果他开口,应该只有一句话: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

他这派头,我感觉不像是演的,没准当年真是大哥。说不定回去后,像隐居多年的黄巢一样,耐不住寂寞写上两句诗: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西山桥与浙江省保碑

可能是太专注于给大哥拍照了,之后把桥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找了一遍,一个小时都没找到“咸淳”的纪年题刻,而公开资料里我也暂时没查找到图像信息,不知道这一文字信息究竟长啥样。

不过,虽然遗憾,但毕竟遇到了这么有趣的大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呢。最后,希望这座南宋古桥,有大哥的加持,能平安地伫立千年,任世上岁月蹉跎,看桥下花开花落。

大哥,你和古桥都要珍重!

西山桥

文物信息


【名称】西山桥

【位置】建德市乾潭镇梓洲村

【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标签】南宋,折拱桥,建德市


全文完

【说明】文中图片均由本文作者夫妇拍摄于2022年初。西山桥结构的分析得到原浙大河川水利系陈世骥老师的指导,在此谨致谢忱!



10月,位于杭州临安的吴越文化博物馆开馆,馆内数量、质量双绝的秘色瓷珍藏,令其一下子成为长三角文博圈的顶流。那么,馆藏文物究竟如何?展陈又有哪些问题?拉至文末,点击“阅读原文”,一起去现场看看吴越文化博物馆——




猜你喜欢这些小众干货
(点击文字,查看全文)

文物故事 最早的“成都”青铜矛三峡博物馆2件文物一碗鸡汤无人问津的铜贮贝器浙江7件禁出文物北凉石塔敦煌经卷•黄仕强传敦煌经卷•隋代皇后写经奥运同款点火装置塔里的漂流瓶最早的罗盘阿育王塔临安博的国宝瓷器 |向神汇报工作的银简
寻迹中国 飞机上看长江黄河曲靖三碑圣地城子崖粤北宝藏小城—仁化西南联大旧址明朝的墓碑在昆明元谋人遗址云南美食大赏丝路重镇天水秦安淮河边的中国上虞•丰惠与驿亭
历史与地理 杨吴—南唐的历史地位十国简史五代诸年号五代帝王世系大运河的终点杭州极简史临安极简史泉州极简史西湖简史大运河的功过大运河极简史
古迹掠影 赵孟頫石碑真迹飞来峰上的唐诗临安功臣塔下的摩崖题刻西天目山明代题刻印山王陵与徐渭墓浙东运河古纤道金华法隆寺经幢宁波天宁寺塔
文化场馆 吴越文化博物馆一级博物馆分区分批全记录浙江省博新馆杭州地区大中型博物馆指南赣州博物馆萧山博物馆再见城市书店
人物传奇 我们为何仍在纪念林徽因文征明写岳飞林徽因施昕更钱镠故事(1)钱镠故事(2)李叔同苏轼的杭州之旅苏小小故事(1)苏小小故事(2)
书与文章 2022读书总结大运河传寻蜀记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李叔同•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李叔同•西湖夜游记张岱的西湖七月半张岱的金山夜戏
杭州文史 德寿宫的红墙上天竺法喜寺杭州端午旧闻市井城南孤山文人时代凤凰山下的小墓宝成寺里的元代造像杭州CityWalk指南仓前的前世今生市二医院的“红楼”城北地标拱宸桥富阳“受降”往事老虎岭遗址杭州孔庙别读《杭州史话》龙井茶的前世今生



关注文博资讯

发掘文物古迹背后故事

一起回到人类文明现场

记得关注👇👇公众号

文明现场
关注文博资讯,发掘文物古迹背后故事,一起回到人类文明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