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云大师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业报差别经》
在《业报差别经》里有四句偈:「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这四句偈给予曾经犯下过错的人有改过向善、将功赎罪的启示和希望。
图/张睿杰
人在世间生活,难免会犯下过失。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佛教很重视戒律,戒律是生活的规范。但受戒、持戒的根本精神,并不在于要求人不可以犯戒,重要的是犯了过失还能勇于改过。忏,是请求原谅;悔,是自申罪状,追悔过去所犯的过错。一个人不小心犯了过错,可以在佛菩萨、师长、大众面前告白道歉,忏悔之后就能获得心灵的清净自在。
佛教讲到人的一切罪恶,都是从自己的心念所引起,如果要忏除罪过,必须从内心真诚的忏悔做起。
图/张睿杰
佛教的大乘经典常提到:「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假如能心不妄动,不妄自分别,到达无念时,就没有罪业与否的问题了。因为罪业在事相上是造什么罪,得什么业,然而我们的真心本性是清净无染的。
佛经里把我们的真心本性比喻为黄金,不论放在水沟或肮脏的垃圾堆里,黄金还是黄金,它的本质不会改变。一个人造了罪业,不管在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轮回流转,但是他们的清净本性、本有的功德与尊严,并不会因为在地狱、饿鬼、畜生道而减少。
图/张睿杰
因此,人有了过失要知道回头,知道反省、自责、忏悔,警诫自己不要再造新的罪业。认错、忏悔,能减轻我们造下重罪的负担,激励自己改过,为未来的生命找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