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现场 | 一场耗时9个小时的司法送拘

政务   2025-01-13 15:31   天津  


司法拘留是强制执行的一种手段,拘留所在依法对被执行人采取收拘措施前要审核送拘条件。因此,执行干警需带领被执行人进行身体检查,如血尿检验、血压测量、心电图和彩超检查以及验毒验孕等,一般需2-3小时。然而,执行干警最近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被执行人送拘时,却足足耗时9个小时。






躲避案件执行→强制拘传



2024年10月,申请人甲某与被执行人乙某的买卖合同纠纷在蓟州法院执行立案,因执行干警始终无法与被执行人乙某取得联系,案件无法推进。

转眼来到12月底,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确切线索,执行干警早晨8点出发,驱车百余公里前往天津市区某居民楼,将被执行人乙某成功强制拘传。







拒绝履行债务→司法送拘







一去一回,将乙某强制拘传至蓟州法院已是中午11点,执行干警利用午休时间向乙某释法明理无果后,决定将其司法送拘。下午1:30,执行干警先后带其前往区医院驻看守所体检中心进行身体检查和公安蓟州分局刑侦大队进行验毒。常规检查结束,执行干警拿到乙某身体无不宜送拘情形的书面检查结果后,下午 3:30,带其前往拘留所进行入所登记。







佯装病情发作→送医检查







乙某就在入所手续填写完毕、即将被收拘之时,开始大声诉说其身体存有旧疾,此刻正呼吸难耐,身体严重不适。根据拘留所驻所医生的建议,执行干警紧急带其前往区人民医院进行身体检查。

下午 4:00,参考其既往病情,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紧急对其采取心肺等项目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







日常用药不足→再次送医



下午5:30,两名执行干警和乙某一行三人再次来到拘留所,将附加体检项目结果交给驻拘留所医生。就在此时,乙某又开始大声喧哗:"我这老毛病需要天天吃药,今天随身带的药不够,你们把我关起来,我的药吃没了怎么办?"

执行干警见状,决定带其再次前往医院开具其日常服用的药物。







拒绝告知用药→劝解威慑



晚上7点,再次来到医院急诊科的乙某却一言不发,拒绝配合医生开具药物。执行干警严厉告知其不配合司法工作的严重后果,最终在执行干警的司法威慑兼顾耐心劝解下,乙某配合医生将药物全部开具。







拘执配合开展
送拘后首次调解



再次回到拘留所,已是晚上9点,无计可施的被执行人乙某终于被送进监区。执行干警和拘留所民警也抓紧时机对乙某采取了首次联合调解,打消其不配合拘留的负面心理,告知积极履行法定义务的必要性。待执行干警接过拘留所民警手中的收拘回执单,已是晚上 10: 30,此次送拘到此画上句号。

这场耗时9个小时的司法送拘,持续14个半小时的强制执行行动,仅仅是蓟州法院执行干警开展日常执行工作的一个缩影,却诠释了执行干警打击拒不执行行为的实际行动力,展现出蓟州法院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坚强决心和强硬手段。





END

供稿:执行局 范琳琳

编辑:孟梦

制作:王欣欣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法院
提供诉讼服务,促进司法公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