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某男和乙某女曾是一对夫妻,后因感情不和离婚。然而,双方离婚后,涉及到两家人的财物纠纷慢慢浮现:
案件一:乙女起诉甲男、甲男父母及其祖母,请求确定还迁房应有份额,2023年5月法院判决确认乙女份额,同时判决乙女给付被告还迁房购房款1.7万元。案件未进入执行程序。
案件二:乙女起诉甲男、甲男父母及祖母,请求共有物分割返还购房款。2023年12月经蓟州法院主持调解,达成四被告返还乙女25万元的和解协议。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案件三:甲男父母起诉甲男和乙女借款纠纷案,涉及金额27万元。2024年9月蓟州法院作出两人共同偿还27万元的判决。案件未进入执行程序。
案件四:甲男母亲起诉乙女及乙女父亲借款纠纷一案,涉及金额8万元。2024年9月蓟州法院一审作出乙女父亲偿还8万元借款的判决。乙女父亲上诉,二审正在审理中。
案件五:甲男起诉女方弟弟,请求返还其出资购买的车辆,案件尚在审理中。
案件二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迅速开展调查工作,然而就在打通被执行人甲男电话,表明来电意图后……
“让我给她钱?她们家欠我们的钱,还没还呢!案子就在你们法院审理。”甲男怒不可遏在电话中说道。
执行干警随即对甲男进行了耐心安抚,待其情绪稳定后,向其详细了解案件情况,得知了两家人之间产生5起纠纷情况。挂断电话后,执行干警又联系到了申请人乙女,将该5起纠纷进行了核实。
虽然双方互为原被告,更是各说各有理,但执行干警也终于弄通了这几起纠纷的始末,概因两人婚姻关系的破裂,导致两家人因钱财5次对簿公堂。
看着手里的卷宗,执行干警思考着,在此案中,乙女是申请人,甲男及其家人是被执行人,但在另一起已生效案件中,乙女又是义务履行方,此外还有几起正在审理中和尚未进入执行阶段的纠纷,要想解决手里的这起案件,恐怕还需要从根本上彻底化解两家矛盾。
为了尽快解决案件,执行干警联系双方当事人来到法院进行了第一次见面沟通。
“要不是嫁到我们家,你哪里能有拆迁补偿款!”
“以前我们俩做生意,那钱可是你爸妈硬塞给我们的,现在见我们离婚了,又要我还了!”
双方在第一次的面对面交谈中各有怨气,执行干警看在眼里急在了心里。于是,在结束第一次的协调沟通后,执行干警再次电话联系并实地走访劝解双方当事人,终于在第二次、第三次的见面中,双方情绪平稳下来,剑拔弩张的两家人心平气和地聚在了一起。
“这5起案件,咱们算算到底谁该给谁钱,把钱给了,咱们这些事就了了吧。”
“好歹夫妻一场,闹成这样,真是让人看笑话了。”
……
最终,在执行干警的见证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甲男共计给付乙女3.7万元,案件一和三不再申请执行,案件四申请撤回上诉,年初双方配合完成车辆过户后,案件五也申请了撤诉。系列纠纷彻底化解。
近年来,蓟州法院深入贯彻全国法院“立审执”一体化改革要求,运用系统思维打通立案、审判、执行之间的堵点,切实推动了多起纠纷案结事了人和。该纠纷的化解,是蓟州法院执行局“末端执行”助力“前端审判”的一起典型案件,对于节省司法资源、减轻群众诉累、助力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供稿:执行局 范琳琳
编辑:史庆艳
制作:王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