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畔,宝石山下,在颇具历史人文底蕴的北山街道,变化日新月异——曾经的“老破小”,如今变成了景区式的数字化社区。在这里,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密集,群众身边的法律顾问逐渐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公共法律服务。
基层社区是城市社会最基础的单元。“八八战略”蕴含丰富的社会治理思想,为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提供了方向和根本遵循。北山街道以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为契机,打造“法护朝夕”品牌,加大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力度、群众寻求法律服务便捷度,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动能。
聚焦一老一小
圈出百姓生活的幸福感
“这个自助机噶方便的呀,只要点击屏幕,就可以直接和律师视频连线,解答我的法律问题。”在北山街道绿城暖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点,张大爷满脸笑容地说。
北山街道在绿城暖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创设公共法律服务微驿站,构建司法所+公证联络员+人民调解员+村社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多元力量参与的法律服务模式。
健全法律援助“全程代办”、法律公证上门服务机制,对出行不便的老年人,主动上门服务。
创设桑榆·法课堂,定期组织开展民法典知识、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消费陷阱、反诈、食品安全等法治讲座,引导老年人懂法、守法、用法,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服务点坚持以为老法治需求为导向,依托绿城暖君颐养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公证服务等基础+增值服务,累计为老年人提供服务212人次。
在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设立未成年人公共法律服务点,植入公共法律服务指引牌。组建“法治副校长+专业律师+检察官”的法护未来公共法律服务志愿队,设置未成年人咨询专席,安排专业律师向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咨询。开通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积极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流程优化、全方位覆盖的法律援助服务。通过“未”来·法课堂,普及网络文明、防性侵、防校园欺凌、禁毒等犯罪预防和自我保护的法律知识。
整合优质资源
提高人人参与的法治获得感
在北山街道15分钟圈内,有五四宪法馆陈列馆、弥陀寺法治公园等法治阵地6个,律师事务所36家,公证处2家,司法鉴定机构3家。
法治书法作品
在北山街道弥陀寺文化公园的“北山书画院”内,散出阵阵笔墨香,不少当地居民正专注创作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这是我的法治书法作品,好看吧!”
不远处的明远书院,一场法治读书分享会正在举行,法律“大咖”们给读者分享了关于法治的新见解。
位于白沙泉的“法润西湖”普法直播间,关于“与法同行 远离犯罪”专题直播课程正在上,自直播间开播以来,已开展直播课15堂,惠及群众7000余名。
推动基层治理
提升家门口的法治满意度
北山街道横向健全议事协调机制,纵向强化街道、社区、网格、微网格四级联动,建立起了统一领导、简约高效、执行有力的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全面推行“五员共治”行动,将党员干部等转变为信息采集员、普法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民情服务员、智能调度员,实行“每日知晓、每周走访、每月议事、每季评议”工作机制,协商处置小区内部“疑难杂症”。如友谊社区发动小区党员志愿者、律师等组建“余晖评理轩”,担任网格治理的“银发评理员”,今年以来已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5起。
创新“幸福议民生”,把小区议事场所从室内转到室外、搬到不同场景之中,通过社区、物业、业主、律师同座共商社区事,拓宽群众意见收集渠道,源头化解共性问题,针对解决个性问题。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 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北山街道将在服务“一老一小”群体精细化、精准化上持续发力,把公共法律服务送到家门口,用精细治理提升“一老一小”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END·
图 文:公法科 北山司法所
编 辑:江宇涵
审 核:周祎含 姚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