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原杭氧老厂房举行了一场别致、简约、艺术又充满科技感的开幕式,这意味着武林之星博览中心正式开园。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老空间”,终以“博览+商业”的运营模式掀开了神秘面纱。
老杭州口中常提的杭氧
将成为杭州城市文化的又一新地标
随着武林之星的焕新开放
一系列重磅展出和活动也同步开启
精彩接连不断
都有哪些亮点?一起来看!
老空间,新使命
将工业遗迹改造成文化地标
东新路上,老杭州记忆中的“杭氧”回归了。
1950年8月,浙江铁工厂成立,并从1954年起生产制氧空分设备,这就是“杭氧”的开始。1958年,工厂更名为杭州制氧机厂,1959年,东新路工厂建成。彼时的杭氧,机器轰鸣、厂房林立,见证着工业的一个繁荣时代。去“杭氧”上班,是当年杭州年轻人最羡慕的工作之一。
2009年,杭氧正式搬迁。“东新路时代”暂告段落,机器停止轰鸣,厂房也成为历史留痕后的“工业遗迹”。2011年,杭氧历史建筑群被收录在杭州市第六批历史保护建筑名录。
今年上半年,“武林之星博览中心”项目二期改造提升工程启动。它坐落于拱墅区核心CBD商圈北翼,占地约10.3万平方米,由1-7号老厂房外加7幢新建的建筑组成,是杭州室内空间最大的工业遗址之一。
在武林之星,建筑外立面还保留着当年杭氧时期的纯色调和传统风格,斑驳的墙体,零散的仓房,走进这片承载着独特记忆的土地,瞬间让人穿越时空,回到那个车马很慢的年代。
不只是“商业”的
更是“艺术”的、“生活”的
武林之星博览中心开园当日,2024亚洲设计管理论坛&生活创新展(以下简称“2024ADM”)同步开展。
展会以“Proposal提案”为核心主题,武林之星博览中心向杭州交出的是怎样一份“提案”?答案是,不只是“商业”的,更是“艺术”“生活”的。
武林之星博览中心提出,要通过“博览+商业”,以“博物馆+”模式创新打造城市文化(博览)综合体。截至目前,已经入驻的商业品牌超过30家,首店占比超过50%。
同时,七栋老厂房被赋予全新定位,聚焦于艺术、设计、媒介等众多板块。厂房1号厂房定位时尚、艺术、设计;3、4号厂房作为博览集群,聚焦于科学、艺术与文化的交融;5、6、7号楼致力于文化艺术与商业配套的完美结合。
也就是说,武林之星博览中心要打造的不仅是商业地标,更是文化地标,为城市和市民提供更丰富的生活美学和生活场景。
目前,武林之星是杭州市中心最大的博览综合体,也为杭州打造“赛会之城”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未来,武林之星将主推四大方向:展出、秀场、社群活动和产业合作,成为一个贴近艺术,贴近时尚,也贴近年轻群体的地方。
打造国际“赛”“会”之城
武林之星博览中心提供新思路
杭州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曾提出一个目标:争取跻身世界城市名册排名前60强。该榜单每隔2年左右发布一次,是“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排名”,考验城市的领先地位与影响力。而衡量的重点正是全球连通性及全球化经济的融入度。
在《2024世界城市名册》榜单中,杭州位列第65位。将来,杭州要在世界城市排名上再晋升,除了在优势明显的互联网数字经济方面,杭州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的奋斗目标,似乎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题思路。
国际化是武林之星博览中心确定的发展方向,围绕开园及2024ADM的“国际化”元素不胜枚举。“慕夏·无尽之梦”展将巴黎大皇宫搬到杭州;“万物友爱——当代艺术群展”汇集国内外26位当代艺术家的近50件艺术作品……
在武林之星博览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始终保持目标高远,建成一个城市更新优质样本,对于城市的未来意义重大;尤其是在杭州大力推进国际化攀登行动、加速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的大背景下,武林之星博览中心与杭州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方向是高度契合的。
- END -
杭州会奖旅游编辑整理
来源:杭州发布、会展旅游MICE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