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是杭州秋日写的散文诗,浓烈的香气飘散了整座城市,桂花与秋日一同来到了杭城。
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是“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是“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
是“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
……
桂花作为杭州的市花,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随着9月18日,杭州少儿公园的第一朵桂花开放,杭州各地的桂花将陆续绽放,MICE成员们一起来杭邂逅香气四溢的盛宴吧!
杭州少儿公园
地处满觉陇的杭州少儿公园是杭城的赏花胜地之一,园区种植有桂花80多个品种、3000多株,包含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大品种,分布于主园路两侧及后山。“第一桂”的开花,是杭城秋桂开花的风向标,预示着园区的其余桂花也进入了开花倒计时。
那么何时迎来最佳观赏期呢?目前,少儿公园的桂花已进入萌动期,在气温和雨水适宜的情况下,预计国庆期间迎来最佳观赏期。值得一提的是,在同样的开花条件下,“明星桂”的花芽相较于其他桂树,依旧发育得更快、更饱满,很有可能比其他桂树提前1-2天到达花期。
杭州植物园
在杭州如果想要看到不同品种的桂花,去杭州植物园准没错!植物园内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品种,秋天行在园中,处处可以闻到清雅缥缈的天外之香。
微风吹过,甜甜的桂花香,飘过满地灿烂的石蒜花、飘过微风波澜的山水园、飘过MICE成员们的鼻尖……
MICE成员们还可以找找杭州植物园紫薇园内的“镇园之宝”——丹桂王,其高10余米、径围1米多。
杭州灵隐寺
桂花在杭州栽种历史非常悠久,据杭州《西湖志》记载,东晋咸和年间创建灵隐寺时就种植了不少桂花树。
唐代诗人宋之问在《灵隐寺》中,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这一佳句将天竺灵隐寺桂花浓郁远溢之香,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古朴幽静的寺庙中,桂花香中掺杂着几分香火气,听钟声响起,内心便能归于安宁。
MICE成员们在观赏桂花之际
还可以去到附近的绝佳场地
开启商务交流
西湖国宾馆
三面临湖的西湖国宾馆背靠丁家山,占地面积达到惊人的36万㎡,相当于89个足球场的大小,这里也被誉为“西湖里的西湖”,这里不仅能将西湖风光尽收眼底,私密性也非常好。
花港观鱼、雷峰夕照、苏堤春晓、南屏晚钟、曲苑风荷,这里将西湖十景中的五景尽收眼底,即便在杭州的旅游旺季,这里依旧能独享西湖一隅的静谧。
西湖国宾馆的6号楼是专供商务人士会议服务的绝佳场所。在峰会期间,6号楼先后完成了金砖五国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交存仪式、中方与美国、俄罗斯、英国等21国的双边会谈及多场国宴服务,总计会晤、会谈及宴请近30场。
峰会后,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及时代地位的六号楼,除了继续服务于重要国事、政务接待之外,它也成为了众多行业巨头青睐的会议场所,比如:蚂蚁金服、长江商学院MBA等。
名园厅
友谊厅
相宜厅
如意厅
怀湖厅
除了6号楼丰富的会议场所,在8号楼内还配有齐全的康体中心:SPA水疗中心、瑜伽房、健身房以及可以欣赏窗外园林景观的室内恒温泳池。
这里还设有国礼学堂,举办各种各样的团建活动,也很适合举办亲子研学活动。
栖在
栖在民宿位于树木葱茏的下满觉陇,坐落在西湖与灵隐之间,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民宿主打“居家”体验式服务消费,强调“生活美学化”“美学生活化”以及相应的精神文化享受,根据不同的内容对象提供相应的服务,主打从文化与茶出发,给予来客温暖。
宋代茶文化是民宿的独家特色之一,整个院落都被茶香浸润,是品茗和感受茶艺的绝佳选择。
在一楼大厅设有中式与日式两间茶包间,在此还可以了解宋代“五大名窑”,感受宋人点茶的古典仪式感,从点茶的一道道工序中感受茶文化的悠长意蕴。
每间房都摆放了蔺草蒲团、竹制茶盘、汝窑茶具以及上好的龙井茶,客房阳台也设置了可以饱览西湖景的藤椅小桌和精巧的茶具。
独自泡一壶茗茶,与远方的美景共品。
民宿还有“一期一物”“一会一特色”的栖在民宿文化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各项活动,可带MICE成员们领略宋代文化之美,体验宋人的生活美学。
忆栖汇·雅舍
雅舍是由一幢独栋的民宿改造,周围除了民居,便全是被桂花树环绕着。门前一颗高大的桂花树,花季的时候闲坐树下再来杯桂花龙井,甚是惬意。
民宿的一楼为公共区域,采用了开放式的设计。在这个空间里,配有吧台区、餐厅区和休息区等功能设施。同时,还配有Ktv多功能娱乐空间等娱乐设施,能让MICE成员们度过美妙的休闲时光。
雅舍民宿餐饮包厢共有2个:大包厢面积40㎡,可同时容纳18人用餐;小包厢20㎡,可容纳12人用餐。更是配置了专业的中餐会所大厨,口味丰富多彩,色香味俱全!
在民宿后院还有一处多功能花园庭院,绝对是团建的最佳聚会空间。
秋冬时节,在露台上手捧一杯咖啡晒着暖阳,定是另一番享受;雨天时刻,可听雨水滴落的声音,伴着音乐,陷入这浓浓的松弛感氛围中。
- END -
杭州会奖旅游编辑整理
部分来源:杭州民宿协会、西湖民宿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上海日报SHINE、Aires行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