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旋转的线圈
临平区实验小学
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丰富学生寒假生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学校决定在寒假期间推进 “家庭实验室” 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家庭常见材料开展科学实验,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学校“阳光研究院”在3-6年级开展“家庭实验室”项目,将科学教育延伸至学生家庭。
活动目的:为巩固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的相关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制作过程中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动时间:寒假选择空余时间。
实验任务:
制作一个简易小电动机
内容:选自教科版科学教材六上科学第三单元《神奇的小电动机》
材料:
1、长度分别为约1米的漆包线1根;
2、5号电池2节最好有装5号电池的电池盒1个(电池盒上有2根用来连接支架并带夹子的导线,没有夹子的话可以直接将导线连接到支架上);
3、纸杯子1个(安装支架用);
4、圆形磁铁1块或2块;
5、支架2个(可以用回形针代替,上面一端是N型,用来放置线圈,下面一端用来连接电池盒上的导线);或者用大号曲别针代替,带圈的一端向上,用来放置线圈。
6、透明胶带纸1卷(用来固定支架用);
7、小刀1把(用来刮漆包线上的漆皮,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8、白色圆塑料管1根(或其他圆柱形物体,直径约3厘米即可)。
任务:制作一个能转动的简易小电动机
实验操作步骤:
第一步:将漆包线绕成一个圆形线圈。先将漆包线拉直,再绕在圆塑料管上,然圈后从圆塑料管上取下;再沿着线圈的直径给线圈打结固定,从线圈的两端绕出,每边留4至5厘米。(如图所示)
第二步:刮绝缘层的漆。把线圈立起来;把线圈一边的漆包线的绝缘层刮去一半(以保证符合“成败关键点2”)。再用小刀把线圈一边的漆包线的绝缘层全刮掉(注意要把漆全部刮掉);如下图所示(要注意记住,哪一边的漆包线的漆是全部刮去的,哪一边的漆包线的漆刮去一面,以便之后调试时作修改)。
第三步:制作支架。把纸杯子倒扣在桌面上,在杯子底部用胶带纸安装好两个支架。(可以参考最后面的图)
第四步:支架连接电池。把电池盒两端的导线分别与两个支架的下端相连接。
第五步:安放磁铁。把一块圆形磁铁放在纸杯底部的中间位置上。
第六步:安放线圈。把线圈安放在支架的N上,让线圈两端的漆包线都能接触到支架的铁丝上,调整支架的高度(线圈不要离磁铁太远),以线圈转动时不碰到底下的磁铁为准。
第七步:让线圈转起来。在电池盒里装上电池,观察线圈是否转动起来?若线圈不转,用手轻轻转一下线圈(顺时针或逆时针都试试),观察线圈能不能连续转起来?如果线圈能连续转动。如果线圈不能连续转动,就再检查改正自己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直到让线圈连续转动起来。
成败的关键点:
1、绝缘漆是否按照要求一端全部刮去,一端刮去一半。
2、刮去绝缘漆的一面与没有刮去的一面要朝向线圈的导线。
3、绕制的线圈必须以留出的导线为对称轴对称,不能歪七扭八。
4、两端留出的导线的位置必须是圆的直径处,否则线圈的重心不正。
实验制作视频
欢迎关注
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