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纸盒吉他
临平区实验小学
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丰富学生寒假生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学校决定在寒假期间推进 “家庭实验室” 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家庭常见材料开展科学实验,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学校“阳光研究院”在3-6年级开展“家庭实验室”项目,将科学教育延伸至学生家庭。
活动目的:了解弦乐器的基本原理,即弦的振动产生声音。通过动手制作纸盒吉他,学习简易乐器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对音乐的兴趣。
活动时间:寒假选择空余时间。
实验任务:
制作一个纸盒吉他
实验材料:
一个中等大小的空纸盒(如包装盒、快递盒等)
弹性较好的橡皮筋或钓鱼线(至少4根,长度需根据纸盒大小调整)
铅笔、吸管或细木棍(作为弦的支撑,即琴桥)
剪刀
胶带或热熔胶枪(成人协助使用)
彩笔或贴纸(装饰用)
调音器或手机APP(可选,用于调整弦的音高)
实验步骤:
1.准备纸盒:
选择一个较结实的纸盒,确保底部平整,作为吉他的主体。
2.制作琴桥:
在纸盒的一端,使用铅笔或细木棍作为琴桥,确保它稳固地横跨在纸盒的宽度上。可以使用胶带或热熔胶枪(成人协助)将其固定。
3.安装弦:
在纸盒的另一端(远离琴桥的一端),使用橡皮筋或额外的胶带制作一个简单的弦枕,用于固定弦的另一端。
将橡皮筋或钓鱼线从弦枕穿过,绕过琴桥,再回到弦枕处,确保弦在琴桥上有一个微小的拱起,这样弦在振动时能产生清晰的声音。
使用橡皮筋将弦固定在弦枕上,确保弦紧绷且不易滑动。
4.调整弦的长度:
根据需要调整每根弦的长度,以确保它们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可以使用调音器或手机APP帮助调整弦的音高,使其接近吉他弦的标准音高(尽管自制吉他的音高可能无法完全准确)。
5.装饰吉他:
使用彩笔或贴纸装饰纸盒吉他,使其更具个性。
6.测试与演奏:
轻轻拨动每根弦,观察并记录它们发出的声音。尝试用手指轻触弦的不同位置,感受音高的变化。
尝试演奏简单的旋律,体验自制乐器的乐趣。
安全提示:
使用剪刀和热熔胶枪时,成人应全程监督,确保孩子安全。
调整弦时避免用力过猛,以免弦断裂或造成其他伤害。
科学原理:
当拨动弦时,弦开始振动,这种振动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我们就听到了声音。弦的振动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高,而弦的粗细、长度、材料和张力都会影响振动频率。
实验拓展:
尝试使用不同材质的弦(如尼龙弦、钢丝弦等),观察对声音的影响。
在纸盒上添加更多的弦,制作多弦吉他,探索更多音高的可能性。
使用其他材料(如木头、塑料等)制作吉他主体,比较不同材料对声音的影响。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不仅能够亲手制作出自己的纸盒吉他,还能深入理解弦乐器的基本原理,激发对音乐和科学探索的兴趣。
实验制作视频
欢迎关注
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