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加法”之“家庭实验室”(二) | 悬指跷跷板

文摘   2025-02-06 15:55   浙江  


悬指跷跷板

临平区实验小学




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丰富学生寒假生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学校决定在寒假期间推进 “家庭实验室” 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家庭常见材料开展科学实验,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学校“阳光研究院”在3-6年级开展“家庭实验室”项目,将科学教育延伸至学生家庭。


活动目的:为推进“科学教育加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丰富学生寒假生活以及巩固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中“杠杆”的相关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探究过程中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动时间:寒假选择空余时间。




实验任务:

探究“悬指跷跷板”

内容:选自教科版科学教材六上科学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

材料:水、圆柱形马克笔、量杯*2、搅拌棒、色素*2、尺子

任务:探究“悬指跷跷板”

实验操作步骤:

第一步:往两个量杯中分别倒入70毫升和60毫升清水,并滴加不同颜色的色素予以区别。(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以圆柱形马克笔为支点,将直尺放在上面,并使其处于平衡状态(两端翘起)。(如下图所示)

第三步:将两杯水分别放置在直尺两端,由于红色杯水多(水越多越重),轻松翘起了绿色杯。(如下图所示)

第四步:尝试将伸入一根手指,丝毫未动。手指伸入被翘起的绿色杯中,观察两只杯子的运动情况(注意手指不要触碰到杯壁)

第五步:伸入两根手指,丝毫未动。手指伸入被翘起的绿色杯中,观察两只杯子的运动情况(注意手指不要触碰到杯壁)

第六步:伸入三根手指,红色杯子翘起来了,且手指越往下,翘得越高。

实验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定律),伸入水中的手指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手指伸入越深,伸入水中的手指数越多,绿色水的水位就会越高,手指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质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水对手指有浮力作用,同时手指对水也有反作用力,且浮力越大,手指对水的反作用力就越大,正是这股反作用力翘起了对面的红色水杯。

实验制作视频












欢迎关注

实验小学




杭州市临平区实验小学
励志进取 追求卓越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