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反诈】警惕!揭秘几类电信诈骗典型案例

政务   2024-10-29 21:30   四川  


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信诈骗的手段日益多样,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增强广大市民的防骗意识与识骗能力,温江司法将通过几个贴近生活的实际案例,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并提供相应的防范小贴士。









1

双十一期间冒充客服诈骗


实际案例:2023年双十一期间,重庆两江新区,杨女士购买了一件儿童服装,不久后接到一个自称“淘宝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因货品缺货需要退款,并要求杨女士添加其提供的“某宝客服”微信进行操作。杨女士信以为真,按照对方的指示进入了一个虚假理赔网页,输入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号。随后,杨女士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转走了8000元和7500元,共计损失15500元。

主要受害对象群:网购用户,尤其是双十一期间频繁购物的消费者。

小贴士: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或短信时,务必通过官方平台核实对方身份;不轻信退款、理赔等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号的信息,尤其是通过非官方渠道进行的操作。



2

快递诈骗


实际案例:2024年4月2日,受害人(46岁)在家门口发现一个自己的快递包裹,包裹内有一张淘宝购物节宣传单,宣传淘宝正在做活动抽奖。受害人刮开后抽奖区发现中奖,遂按宣传单上提示扫码添加企业微信,根据对方指引加入到微信群内领取奖品。在微信群内,受害人看到有网友发布兼职信息,称可以刷单返利。受害人遂按对方要求下载“万源”APP进行操作,先后转账7笔共计115万人民币。直至民警上门,受害人才发现被骗。

主要受害对象群:90后至70后为主。

小贴士:警惕“非买自来”的快递,所谓商家活动都幌子,请勿扫二维码。



3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实际案例:2023年9月,南召县,赵某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一个介绍炒股赚钱的视频,被其中的高收益所吸引。随后,他按照视频中的指示下载了一个名为“CCAP”的App,并开始进行投资。初期,赵某确实获得了一些小收益,这让他更加信任这个平台。然而,当他尝试提现时,却发现无法成功。最终,他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合计损失16万元。

主要受害对象群:对投资理财感兴趣但缺乏相关知识的消费者。

小贴士:对于来历不明的投资理财广告,务必保持警惕;不轻信高收益承诺,投资前应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选择正规、可靠的投资平台。



4

兼职刷单诈骗


实际案例:2023年8月,云岩区蔡家关,王先生在抖音上刷到了一个兼职开网店的视频,被其中的高额返利所吸引。随后,他按照视频中的指示下载了一个名为“Whale”的App,并开始进行刷单操作。初期,他确实获得了一些小额返利,这让他更加信任这个平台。然而,当他尝试提现时,却发现无法成功。最终,他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合计损失124003元。

主要受害对象群:学生、家庭主妇等寻找兼职机会的人群。

小贴士: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失信行为,切勿参与;对于兼职广告,务必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核实和选择。



5

利用个人信息实施精准诈骗


实际案例:2023年7月,全国多地多起诈骗案件显示,诈骗分子通过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冒充客服、领导、亲友等身份,以各种理由如账户异常、紧急求助等诱导消费者进行转账或提供敏感信息。由于诈骗分子掌握了消费者的部分个人信息,使得诈骗更具迷惑性。最终,消费者因轻信诈骗信息而遭受经济损失。

主要受害对象群:个人信息泄露的消费者。

小贴士: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和账户信息,不轻易向陌生人提供;接到自称客服、领导、亲友等身份的电话或短信时,务必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核实和确认。


编辑:冯涤辰

责编:刘蕾

审核:陈相伍


温江司法
公众号开通后将及时关注温江法治建设进程,发布全区各个层面的法治建设重点工作、重大活动。同时兼有法治宣传教育、社区矫正、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律师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服务信息,构建与群众交流沟通互动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