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血液传播,医院比较常见的是在献血、输血、手术等过程中,器械消毒不彻底或重复使用导致感染。正常人如果磕碰、纹身等导致皮肤出现破损后接触到乙肝患者血液,都可能会引起感染。近些年由于医疗事业的进步,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已经很少了,多数还是日常不注意导致。
②医源性传播,在一些不正规的医院,医疗器具如果使用了没有经过严格消毒也有可能造成感染。
③性接触,常见的就是性传播,男女在性生活过程中通过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传播乙肝病病毒,其防范措施常见的有全程保证安全措施到位,或尽量避免性接触的发生
2垂直传播:
①母婴传播,乙肝产妇在进行分娩时,可能会通过婴儿的口腔黏膜或者是出现轻微皮肤擦伤而入侵。还有种极为少见的情况,就是孕妇在分娩前子宫胎盘内乙肝病毒可能会直接感染婴儿。临床针对母婴传染的阻断方式,有通过服用核苷类药物降低病毒载体数,或等到胎儿出生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等;
②家族性传播,乙肝往往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主要是因为家里人共同生活,避免不了会有一些血液体液的接触,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不关注以下这几点,乙肝随时可能来敲门!
预防病毒性乙肝——接种疫苗
想要预防病毒性肝炎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接种疫苗,我国免费为新生儿提供乙肝疫苗,预防感染的效果达到95%,成年人可自行去医院注射疫苗,并定期补打疫苗加强针。
需要注意,大部分人免疫期只有25年,此外还要记得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
切断传播途径——病毒的传播很大程度跟“吃”有关,所以日常用餐要注意以下三点:
使用公共餐具
我们平时经常和家人、朋友外出聚餐,欢声笑语时也别忘记饮食卫生,注意使用公筷、公勺,这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饭前便后洗手
洗手是最基本的阻断病毒的方式,可以避免手部携带的残留病毒接触到口腔从而被感染,千万不要因为觉得是小事就忽略这一点。
分餐
家中如果出现患病成员,日常用餐务必进行分餐,对他的餐具进行仔细消毒,特殊时期(病毒潜伏期的后期和肝损伤的高峰期),即使是家人也要保持安全距离!
日常补充护肝营养素,对于病毒性肝炎初期、慢性肝炎患者,以及家中有病毒性肝炎,或是日常有熬夜、喝酒的人群来说,适量补充护肝营养可以起到保肝的辅助作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护原创 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