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转阴要分为3步,先是病毒量转阴,然后是E抗原转阴,最后才是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不过表面抗原确实很难降低,门诊上也有不少的患者卡在了这一关。
病毒量下降:转阴的第一步
乙肝病毒DNA载量是评估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及传染性的重要指标。当这一数值降至极低水平,尤其是低于20 IU/mL时,意味着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受到有效抑制,疾病活动度显著降低。这不仅减少了病毒对肝脏的持续损害,也为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与优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表面抗原<1500:转阴的曙光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之一,其水平的高低往往与病毒复制及疾病状态密切相关。传统观念中,HBsAg的清除是乙肝治愈的重要标志。若伴随HBsAg浓度低于1500 IU/mL,则进一步提示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正在逐步清除病毒,或是治疗干预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变化不仅减少了病毒对肝脏的持续损害,也降低了病毒传播给他人的风险,是乙肝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当乙肝病毒DNA载量成功降至20 IU/mL以下,并结合乙肝五项检测中表面抗原(HBsAg)水平低于1500 IU/mL时,那么这个时候会认为有转阴的希望,再通过调节免疫等综合的方式来进行转阴。
乙肝表面抗体多少算达标呢?一乙肝表面抗体的浓度与其保护力成正比。当抗体浓度超过100IU/L时,其防护能力显著增强,几乎可以确保免受乙肝病毒的侵袭。因此,在抗体浓度处于10-100IU/L之间时,应加强注射乙肝疫苗,以提高抗体水平。
若是使用干扰素应当在肝病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并定期监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变化!
另外,乙肝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不要食用油腻、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尽量保持饮食清淡,合理调整膳食结构,均衡营养。同时患者需要保证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不要熬夜以及过度劳累,在身体得到一定恢复时,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为转阴创造有利条件!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护原创 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