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年 || 围炉祭灶话夜暖,把盏言欢庆小年

创业   2025-01-23 08:01   河北  

围炉祭灶话夜暖,把盏言欢庆小年

小年到,里外扫

挂灯笼,凑热闹

欢聚小年乐淘淘

今天是农历腊月廿四

也就是南方小年

南方小年有很多有趣的习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南方小年的来历

小年,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小年下”、“小年节”等。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风俗有较大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江浙沪地区把“腊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小年是正月十六,西南北方个别地区小年是除夕。“过小年”是汉族满族蒙古族等民族的传统习俗

南方小年传统习俗

祭灶

在民间传说中,小年的来历和祭祀灶王爷的活动有关。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爷”也被称为“司命菩萨”、“灶神”、“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掌管各家的灶火,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并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掸尘


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汉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贴对联

小年贴春联的习俗,历史悠久,这一天人们会带着自己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和祝福,用给自己家粘贴红色的对联的形式表达出来,有的是希望自己的家庭,可以在新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身体健康。有的人则是希望自己和家人新年可以阖家欢乐,财源广进。总之春联犹如四季更替,春暖花开之时,万物复苏,一切都应该是欣欣向荣,美好的开始。

理发沐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被视为新年的开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理发和沐浴是必不可少的习俗,首先,理发是为了辞旧迎新,将过去一年的晦气和烦恼统统剪去,同时可以带来好运和顺利。理发结束后,人们还会进行沐浴,寓意着洗去一切污垢和晦气,迎接新年的到来。


小年吃什么

汤圆

汤圆也是南方小年餐桌的常客,象征着团圆和幸福。先将糯米粉用温水合成面团,分成小份后搓成圆球,再压成小饼。甜馅常用芝麻、花生、白糖混合;咸馅则以猪肉末和葱姜蒜为主。将馅料包入面饼,搓圆后放入锅中煮熟,浮起即熟。一个个白嫩的汤圆,包裹着香甜的芝麻馅或细腻的花生馅,轻轻一咬,幸福感满溢。

甘蔗


南方过小年还有吃甘蔗的习惯,甘蔗拥有非常好的寓意,它代表着“节节高”,在小年吃甘蔗,寓意“节节高升”,每一节都往上爬,逐渐登顶,也是灶王爷登天的梯子,因此也是祭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蒸年糕

小年,一般北方讲究包饺子,而南方更习惯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头。每年小年,在南方都是家家户户蒸年糕吃年糕的日子,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赶制椰糕用来食用并祈福,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冬日渐寒,年意更暖

见人眉梢有喜

眼里带笑

今日是小年

距离过年又进了一步

从今天开始

准备好拥抱崭新的一年

请你相信,只要努力敢拼

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今日小年

祝愿你和家人幸福平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编:孙梦瑶 

编辑:王志佳 袁学通 张梦涵

审核:孙晓岭

一起点击 “分享” + “点赞” + “在看”!

裕翔街26号
河北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