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传统习俗
腊月二十八,有“把面发”和“贴花花”的传统习俗。在北方,人们会发面蒸馒头、花卷,蒸出的面食有的还会做成鱼、桃等吉祥造型,寓意生活蒸蒸日上、年年有余;而南方部分地区会打年糕,“糕”谐音“高”,象征日子越过越好。这一天,家家户户也会贴上春联、窗花,用喜庆的红色装点家园,为新年增添浓浓的氛围,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俗的来历
腊月二十八习俗各有渊源。“把面发、蒸馒头”,一方面是为春节储备食物,应对往昔物资匮乏与节日饮食需求;另一方面,发面寓意“发家”、“发财”,蒸馒头象征“蒸蒸日上”,饱含美好祈愿 。贴春联、窗花,最早源于古人挂桃符驱邪,后演变为写吉祥话语,明代时春联盛行,窗花也以连年有余等图案祈求好运,兼具美化环境作用。洗浴则是为洗去一年污垢晦气,以崭新面貌迎新纳福,有辞旧迎新之意。
01
#把面发#
在腊月二十八这天,人们会早早地准备好面粉,加水、酵母等进行和面,然后让面团发酵。等面团发酵好后,将其做成馒头、花卷、包子等各种面食,再放入锅中蒸熟。有些心灵手巧的主妇还会把面塑造成鱼、桃、元宝等各种吉祥的形状,为春节增添更多的喜庆氛围。
“把面发”的“发”字有着丰富美好的寓意,既象征着“发财”,希望新的一年里财源广进,也代表“发家”,祈愿家庭生活越来越富足,家族人丁兴旺。面团发酵时会膨胀变大,蒸蒸日上的态势也预示着生活和事业在新的一年里蓬勃发展、节节高升。
2025 Happy New Year
02
#打年糕#
打年糕时,通常先将糯米等谷物洗净浸泡,然后上锅蒸熟,再把蒸熟的米放入石臼等容器中,用木槌等工具反复捶打。众人一般会两两配合,一人捶打,一人适时翻动糯米团,使捶打更均匀,直至将米捶打成具有粘性和韧性的糕团,最后将糕团塑形,制成各种形状的年糕。
年糕的“糕”与“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生活和事业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节节高升。同时,年糕的粘性也象征着家庭团圆、和睦,家人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年糕一般为白色或黄色,白色代表着纯洁、吉祥,黄色象征着富贵,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025 Happy New Year
03
#贴花花#
同时,腊月二十八也讲究“贴花花”。贴春联起源于古代桃符,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让题写桃符的行为成为春联的开端,如今,对仗工整的春联贴于门两侧,传递着对新年五谷丰登、家庭和睦的祈愿。贴年画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色彩鲜艳、图案丰富的年画,如绘有神祇、历史人物或吉祥动植物的作品,贴在屋内各处,增添喜庆氛围,带来好运。
此外,人们还会剪出福字、喜鹊登梅等图案的窗花贴在窗户上,寓意辟邪驱灾、迎春纳福 。有些地方还会在这天做好个人卫生,洗澡洗头换衣服,洗去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2025 Happy New Year
04
#洗邋遢#
在腊月二十八这天,人们会进行全面的清洁活动,包括打扫房屋、清洗家具、擦拭门窗等,同时个人也会进行彻底的洗浴,如洗澡、洗头、洗衣物等,将家里家外、个人卫生都清理得干干净净,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年。
“洗邋遢”意味着洗去过去一年的灰尘、污垢和晦气,摆脱旧年的不如意和烦恼,寓意着辞旧迎新,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干干净净、顺顺利利,拥有好运气和新开始,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025 Happy New Year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编:孙梦瑶
审核:孙晓岭
一起点击 “分享” + “点赞” +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