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流感来袭
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
也在朋友圈刷屏
但你真的知道怎么正确的使用它们吗?
我们一起来听听专业药师怎么说...
流感用药包括两大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药物。
甲流可以引起高热不退,所以一定要关注体温,及时退热处理。WHO推荐的退热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儿童:①3月龄以下,肝肾功能发育未成熟,WHO建议禁用退烧药,请直接前往医院就诊。②3-6月龄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③大于6月龄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围孕期和妊娠期:对乙酰氨基酚在孕期使用相对安全,尤其是妊娠晚期;而布洛芬在妊娠晚期应禁用,因为它可能导致胎儿动脉导管早闭,造成不良妊娠结局。
老年人: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下降,使用时应密切监测。布洛芬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而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道的刺激较小。
提醒:要特别注意,市面上很多复方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要看清楚药物成分,避免重复用药而导致肝肾损伤。
其他针对性缓解症状的药品: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止咳化痰药等。
有人听到“甲流”二字就紧张,立马想到赶紧吃奥司他韦。
1.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感染者,都必须服用抗病毒药物。流感也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人在 3~5 天之后,发烧和全身症状能够自行好转,健康年轻人一般不需要过度担心。因此,不管是感染甲流还是乙流,如果是轻症,即便不用药,只要没有疾病加重趋势,多休息,也可治愈,不需要恐慌盲目囤药。
2.建议以下人群推荐在感染后尽快服用抗病毒药物,最好在48小时内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流感引发严重疾病、并发症和死亡的高危人群。
面对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是最重要的,呼吁大家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积极接种疫苗都是呼吸道传染病行之有效的预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