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即旅行”之奇风异俗导览图

文化   2024-10-01 17:01   北京  

在上个世纪的香港僵尸片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穿着道袍的道士举着杏色旗,摇着摄魂铃,走在最前面,身后是几个穿着清朝服饰,额头上贴着朱砂符咒,被草绳连成一串的僵尸。


道士口里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故人回家,行人避让。”而僵尸们就一蹦一跳,紧随其后赶路——这就是神秘的湘西赶尸术。

相传,当年苗族的祖先蚩尤率兵与黄帝对阵厮杀,战况极其惨烈,乃至于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战后,蚩尤不忍战死的士兵成为孤魂野鬼,于是命令军师作法,把这些亡魂都送回湘西故里安葬。

这就是赶尸术的起源。


更为人熟知的,还有与湘西赶尸术、泰国降头术并称为东南亚三邪术的苗疆巫蛊术。

据说,巫蛊术是把多种带有剧毒的毒虫,如蛇蝎、蜈蚣、蜘蛛等,放进同一器物内,使其互相啮食、残杀,最后剩下的唯一存活的毒虫,便是蛊王。因此东汉《说文解字》一书有云:“蛊,腹中虫也,从虫从皿”。

在苗疆,蛊术的修习者和继承者多为女性,根据不同苗女的性格特质,所炼之蛊也有所不同。最常见的蛊有十三种:螭蛊、蛇蛊、金蚕蛊、篾片蛊、石头蛊、泥鳅蛊、中害神、疳蛊、肿蛊、癫蛊、阴蛇蛊、生蛇蛊、三尸蛊


但无论是哪种蛊,都具有杀人于无形的特点,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畏之如虎,将其列为禁忌之术,如汉代的《贼律》曰:“敢蛊人及教令者,弃市!”唐代的《唐律疏议》曰:“诸造蓄蛊毒及教令者,绞。

到了科学昌明的现代,很多人都觉得赶尸术、巫蛊术阴森恐怖,也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古人迷信、落后的产物。

然而,存在即合理,世间类似赶尸、巫蛊、降头之类的神秘之事还有很多。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产生这种邪术的原因,并证明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使用这种术法的动机是普遍存在的,那我们就能用科学的理论阐述:为何在古老的时代,来自东方和西方的人类群体,会不约而同地形成这些神秘的术法。

这就是英国社会人类学家詹姆斯·乔治·弗雷泽写作《金枝》这本书的初衷,也正是归功于这本书,弗雷泽才被誉为神话学和比较宗教学的先驱。


可以说,《金枝》是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之作。虽然自此书问世以来,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但它出色地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时至今日,《金枝》仍是一部阐述巫术和宗教起源的权威之作。

按照弗雷泽的说法,《金枝》这个书名,来自欧洲南部的一个古老习俗。据说,在法国的内米镇有一座神庙,庙里的大祭司被称为“森林之王”,他的职责便是守护着神庙里的一颗圣树,并因此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然而,只要有人能够折取圣树上的一节树枝,也就是所谓的“金枝”,就有资格与大祭司决斗,若能在决斗中杀死他,便可取而代之,成为新任“森林之王”。

无独有偶,在意大利的阿里基亚镇,也有与之类似的习俗,这令弗雷泽感到困惑。为此,他将目光遍及世界各地,收集了世界各民族的原始信仰的丰富资料,运用历史比较法对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抽绎出一套严整的体系,并对巫术的由来与发展作出子令人信服的说明和展望。

经过一番慎密的研究,弗雷泽在《金枝》的序言里写了这样一段话:

还有许多其他例证,证明阿里基亚祭司继承制度是普遍存在的习俗,而不是一种奇特的规定。迄今为止,非洲是发现这类习俗最多的地方,这说明古代非洲对意大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也许和南欧有众多的非洲人口有莫大的关系……

我只是把树木崇拜作为宗教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现象来看待,认为它本身可以从属于其他因素,特别是害怕死亡这一因素。在我看来,后者可能是形成原始宗教最有力的因素。

你看,一根普普通通的树枝,在具有“树木崇拜”情节的地区,就能带给大祭司至高无上的权力,并成为一根“金枝”,而法国、意大利乃至非洲,都因为这根“金枝”,而在冥冥之中产生了某种联系。

由此可见,无论是神话还是巫术,都不是单纯的传说,而是一种文化体系所独有的思维方式,即使在现代人类社会,它仍潜移默化地释放着影响力。

例如,提到众神之王奥丁,我们就会联想到,在北欧的冰天雪地中,一群手持钝器的野蛮人从巨大的船上跳下来,在头戴牛角盔的首领率领下,冲锋陷阵、大肆杀戮。


再如希腊神话,成书于公元前7世纪的《神谱》,奠定了迄今为止,最宏大、最具吸引力的传说元素,无论是以宙斯、阿波罗、丘比特为代表的奥林匹亚众神,还是围绕在智慧女神雅典娜周围的黄金圣斗士,都出自于此。

至于起源于英国凯尔特文化的德鲁伊教,在现代文化产业的大力推动下,俨然成为现代神话体系的建构者,无论是魔兽世界,还是哈利波特,都是在德鲁伊教的文化框架下诞生的佼佼者。


另外,《金枝》这本书被称为人类学的百科全书,从植物神,到动物神,再到科学,对世界各地的巫术、习俗和传说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文笔清丽,义理明畅,加上众多耐人寻味的观点和评论穿行其间,已远远超越了人类学范畴,对文学、艺术乃至人类精神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读来令人不忍释卷。

就拿“名字”这个司空见惯的东西来说吧,我们知道,在《西游记》中,银角大王举起手中的法宝,高呼孙悟空的名字,孙悟空一答应,就被法宝吸了进去,这个情节实际上就反映了古人关于姓名的禁忌。


再比如,《山海经》里记载了很多这样的条目:“火之精名必方,状如鸟,一足,以其名呼之即去。”“百岁狼化为女人,名曰知女……以其名呼之,则逃去。”“故水石者精名庆忌……以其名呼之,可使入水取鱼。”

为什么这些妖兽听到别人呼唤自己的姓名就会逃跑呢?弗雷泽在《金枝》里向我们解释说:

未开化的民族对于语言和事物不能明确区分,常以为名字和它们所代表的人或物之间,不仅是人思想概念上的联系,而且是真实存在的物质联系,从而巫术容易通过名字,犹如通过头发指甲及人身其他任何部位一样,来为害于人。原始人把自己的名字看作是自身极重要的部分,因而非常注意保护它。

这就是说,古人将自己的真名看得非常重要,无论是欧洲、古埃及,还是日本、中国,甚至是北美的印第安人、澳洲的土人,都存在对真名的重视和保护现象。

在古埃及,每个人都拥有两个名字,一个是真名,也叫大名,这个名字要小心隐瞒,不能让别人知道;另一个则是大家都知道的名字,叫做好名或小名。

在欧洲和中东,人们相信,不管是人、神,还是魔鬼,只要你能知道对方的真名,就可以使用巫术或咒语,达到控制或诅咒对方的目的。因此,耶和华的真名无人知晓,大神安拉也拥有99个尊名,来掩盖他的真名。

在日本,真名也叫“言灵”,日本人认为,言灵储藏着一个事物的真正力量,掌握了言灵,就能掌握这个事物本身,正如《阴阳师》这本书里所写的那样:“世上最短的咒,就是名。所谓咒,简而言之,就是束缚。名字正是束缚事物根本形貌的一种东西。

类似“真名”这种有趣的神秘学知识,在《金枝》这本书里俯拾皆是。弗雷泽从人类早期的自然崇拜、灵魂观念及巫术与禁忌入手,延展至科学的出现,最终揭示出人类思维进化的共同轨迹,即巫术-宗教-科学。同时,他在书中发问:

当科学取代了巫术和宗教,它的发展前景是什么?会被未来更加圆满的假说代替吗?人类命运的归属是什么?

总而言之,这本《金枝》可以帮助我们打开人类精神世界的秘密花园,踏入这场心灵进化的冒险之旅,欣赏精神世界的神奇与美妙;可以促使我们对生命、对人生、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全新的感悟。正如著名哲学家维特斯根坦所言:

书中的理论经久不衰,洞悉人类心灵最深层的运行机制,堪称永不过时的经典!


比如,巴比伦的国王为什么每年要把王位让给一个死囚五天,任他淫乱后宫?巴比伦的良家妇女为什么要去神庙里做圣妓?我们还可以把这些原理引到弗雷泽谈得甚少的中国史上,比如汉朝人为什么认为只要一禅让就会天下太平?曹丕逼汉献帝禅让的同时为什么要娶汉献帝的两个女儿?坟头蹦迪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比如,对龙的态度,为什么我们对龙既要殷勤的供奉,逢年过节又来戏耍一番?

为什么到现在一些地方还有用“扎小人”诅咒厌恶的人?

为什么在医学昌盛的今天,吃啥补啥在生活中还被广泛应用,一些贵出天际的某些珍惜动物的部位还是得到无数人的追捧?


对于至今还在延用诸多风俗、禁忌和信仰问题,知其来处,所以不惑。用马克思韦伯的话讲:完成一次知识的袪魅!


并且,中国传统史学界有这么一句话:从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从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在上古史方面,我们也可以说一句类似的话:从巫术入上古史者,其上古史可信。


弗雷泽正是这句话的绝佳注脚。


在“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金秋假日,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读些有意思的书既是抵御庸常、建设自我的最便捷方式,读些有价值的书更是理解旅途风俗、各地人情的导览性地图,悦读好书从“金枝”开始,更多好书、更多常识、更多交流请下方扫码进入“必记本”知识星球、领取知识星球国庆优惠券,先到先得、先睹为快!



必记本
公号“必记本”由原平方教授于2015年创立并主理,属于国内首家知识匠聚合平台:专注知识生产与分发,幽默解读专业术语、通俗普及深奥知识,满足学习深造、高效工作及品质生活需求。是学人的必记本,白领的能量餐,商务社交的充电器。#懒人上进必备神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