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毕节这本书丨《人文毕节》之纳雍苗族芦笙舞“滚山珠”

民生   2024-11-10 08:10   贵州  

滚山珠“叠罗汉”

经典非遗




纳雍苗族芦笙舞“滚山珠”

战乱频仍的岁月里,迁徙,是苗族先民最为凝重的一段历史。为了铭记先民迁徙途中的艰辛,聚居在黔西北茫茫群山之中的苗族后裔,根植于古老的历史沉积和现实生活的丰厚土壤,自创了凝聚苗族迁徙记忆的舞蹈——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历经千年岁月,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犹如跳动的历史画卷,释放出璀璨的民族文化艺术之光。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又叫“地龙滚荆”,苗语叫“子落夺”,是纳雍县猪场乡的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芦笙舞蹈。2006年,苗族芦笙舞(滚山珠)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苗族简史》记载,公元前2550年,苗族先民首领蚩尤与黄帝大战,蚩尤战败,苗族开启了从东向西、从北向南的大迁徙。传说,苗族人民的祖先在大迁徙途中抵达黑洋大箐,因该地道路崎岖难行,荆棘丛生,英勇无畏的青年们为给父老们开辟前行通道,毅然决然地以自己的身躯从荆棘林中开辟出一条道路,父老们得以顺利通过,最终在黑洋大箐安家落户。为深切缅怀这些青年的伟大功绩,苗族的后人们模仿他们用身躯滚倒荆棘的动作,精心编成芦笙舞,取名为“地龙滚荆”,旨在重现当年苗族青年披荆斩棘、克服艰难险阻的情景。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表演者头戴野鸡翎帽,身着精致绣花白褂,脚穿带有麻耳的草鞋,或以头为足,或人攀人肩,一边悠悠吹奏着世代传承的芦笙舞曲,一边在盛满水的碗与碗之间进行舞蹈表演。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最大的艺术特征,在于表演者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与杂技艺术融合在一起。舞蹈时需要始终保持笙不离口、曲音不断,即表演者在翩翩起舞的同时还得吹奏芦笙,务必使笙、舞、曲能够协调相伴、相得益彰。声与形的契合,口与手的协调,个体与群体的交融,成就了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最耀眼的亮度,其独特魅力备受国家文化部高度赞誉。

滚山珠“双飞燕”

早期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演出动作稚拙单一,仅仅以再现苗族先民征服大自然的艰难过程为主,一人,或多人均可表演。在表演场地,表演者将6支长约30厘米的木制梭镖柄插入地下,或用6摞对顶的饭碗摆于地上,围成一个直径一米的圆圈,表演者头在圈内,脚在圈外,腰部和腹部悬空于梭镖柄或饭碗的上空,身体呈“弓”形,两手持芦笙,一边吹奏,一边翻滚旋转。

现在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节奏紧张而明快,舞蹈动作造型的编排难度颇高,特别是经过艺术提炼后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已经从重在再现的艺术形式升华为重在表现的艺术形式,除了原有舞蹈动作如“打场”“跪步”“点将”“双燕飞”“对脚掌”“滚地龙”“扣肩倒立”“骏马奔驰”“蜻蜓点水”等造型外,又融汇了现代舞蹈和京剧表演的动作、造型、技巧,对表演者的体力、耐力以及协调能力等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已经形成了刚柔相济、动静结合、惊险奇绝的艺术特色,既有艺术表演,又具体育竞技的特质。芦笙舞曲悠扬,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在展现惊险舞蹈动作的同时,充满了艺术的美感,令人惊叹不已。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代表性传承人有两位:王景才,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芦笙舞(滚山珠)代表性传承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芦笙舞(滚山珠)代表性传承人;祝英,女,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芦笙舞(滚山珠)代表性传承人。

过去,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演艺人员均非专职演员,他们学习舞蹈主要靠师传身授,在农闲时互相学习,年龄最小的是七八岁的孩子,年龄最大的是三四十岁的青壮年,只要演艺纯熟就可以参与演出。目前,王景才在家乡已经培养了多名苗族芦笙舞(滚山珠)表演能手。祝英是苗族芦笙舞(滚山珠)艺术团负责人,她在纳雍县城组建了培训基地,培养了多名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后备人才。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于一体,具备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所展现出的远古时期苗族的迁徙史内容,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史学价值,为苗族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样本。可以说,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凝结着苗族人民的意志和智慧,他们不但用“舞步”讲述本民族波澜壮阔的迁徙历史,更饱含激情与希望,走出大山,在神州大地的舞台上翩翩起舞,舞出了团结和谐的民族情!


温馨提示
毕节试验区的粉丝朋友们: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再次改版,订阅号消息不再是按时间发布顺序展示给用户,没有被星标的账号,粉丝很容易错过推送!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毕节试验区的文章,请一定要将我们设为星标账号哦(如图所示)

如何设置星标?→→点开公众号名片,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

编       辑:侯宏宏  穆菲琳

编       审:孙良贵  李金贵

监       制:杨   超

总  监 制:李   霓

来        源:《磅礴乌蒙系列丛书》之《人文毕节》

新闻热线:0857-8617733

投稿邮箱:bjsyqzz@163.com

更多内容
请关注毕节试验区视频号

↓↓↓

毕节试验区
中共毕节市委机关刊,毕节试验区重要宣传舆论阵地,传播试验区重要新闻,挖掘本土文化,打造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升级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