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
能源科技全球总决赛
将于10月10日
在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 开赛
34支团队汇聚一堂
精彩项目抢先看
本篇带来本场赛事 「种子组」项目介绍
如有对接意愿,请联系三创秘书处
电话:010-82366568
种子组
1
低温余热发电
该项目解决“工业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以斯特林发动机为技术支撑,通过汇聚国内外顶尖科研力量,制造出低成本高效率且有商业价值的低温余热发电产品。目前小试已完成,正在与最终用户签订联合开发协议。
该项目具备较好的经济价值,以某铝产品加工上市公司的一个厂区为例,一兆瓦装机1000万元投资,年发电量价值550万元,投资回报周期不到2年。常规本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在2-5年。
2
自适应双旋翼风机及轻微风能价值利用
该项目首创自适应双旋翼风力发电机,可以在0.8m/s风速启动,1.6m/s风速发电,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每年可以工作5000小时。这些风力发电机能够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具有无风向要求、风速要求低、发电时间长、安装便利等特点。目前已经开始接单试销售,前期已完成原理机及工程机小试,测试验证了基本数据,完成最小单元验证,完成基础结构参数验证。
3
新能源气象大模型
该项目通过收集气象大模型所需的区域分析数据、全球再分析数据、全球预报数据、区域内气象观测数据等,建立区域气象大模型,有效提升气象大模型在区域内的预测准确率。产品层面正在打造完成电力交易辅助决策平台,为发电侧、售电侧和大电力用户提供电力交易辅助决策服务,其中又以用户侧场景为主。技术层面不断完善新能源气象大模型,分区域完成大模型的本地化改造,并实现电力要素(功率、负荷等)端到端的直接输出。
4
氢华新源
该项目孵化于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教授团队,是氢能社会和零碳社会愿景下致力于提供「制氢+储能+用氢」全生命周期保障平台的高科技企业。依托近二十年的研发和技术积累,自主开发了电堆膜电极多参数检测系列仪器、电堆气体分配诊断系列仪器、锂电池自放电快速诊断仪器等多款产品,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制氢端+储能端+用氢端」质量保障平台及全生命周期检测服务。目前已完成燃料电池膜电极多参数检测设备、电堆气体分配检测设备、锂电池自放电快速检测设备等主要产品的设计、生产及市场应用,已达成多个销售、租赁和服务订单。
5
铅碳电池储能项目
该项目围绕储能领域,通过应用有机硅组合电解液制备、养护液制备及电池修复保养、碳素极板材料制作及极板制作工艺、电池结构和组件设计及制备工艺等新技术,优化储能库架构和管理软件。项目重点关注储能的安全问题,将铅基电池应用于储能系统,铅基电池具有高安全、长寿命、大功率等特点。其中,0.25C电池已建成铅基电池储能库,在企业安全运行。公司0.5C电池样品、高功率电池已在清华深研院材料与检测技术中心进行检测,技术指标超出预期。预计铅碳电池于2024年底前出货。
6
电池全生命周期AI服务商
该项目孵化于清华大学院士团队,深耕新能源电池与人工智能的学科交叉,结合清华新能源动力系统团队沉淀10余年的专业知识与领先的AI能力,构建行业首个AI 4 battery的行业垂直模型,通过一个模型适应多种电池体系,面向多个场景解决不同的下游任务。致力于构建AI 4 Battery的创新服务模式和开放产业生态,赋能电池应用的千行百业与千家万户,成为人类发展最基础的能源与信息科学领域的创新引擎。
7
浣水——尿液原位资源回收反应系统
该项目研发并生产了尿液原位资源回收反应系统。该系统包含三项专利技术,实现从回收利用农林废弃物加工改性生物炭,到利用生物炭完成污水处理系统初始段回收尿液中氮磷钾资源,最后再加工生产两种富含氮磷钾资源的生物炭肥还林还田的可持续循环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无外部能源消耗、消费者零接触,具有可持续利用、易拆分安装等多个优点。近期内即可面向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市场应用与推广,形成多个商品化突破。
8
烟气源热泵及其创新应用场景
该项目以电为驱动源,410A、R134a等为循环工质,回收利用烟气的低品位热能,制取所需要的工艺或采暖用热水,实现从低温向高温输送热能的设备,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各个工艺环节用热需求。项目将烟气温度降低至15℃以下,将热补偿回水,冷凝水用于系统补水;构建基于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耦合空气、光伏的工艺系统。
9
自供电免维护无线传感器及工业安全监测系统
该项目核心技术包括自供电能量采集单元、微能量管理单元、低功耗无线传感器本体三部分。基本覆盖了所有各类无线传感器的使用场景,立足于半导体发电技术,根据半导体发电技术的不同技术特征,探索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将逐步探索其在工业物联网、可穿戴设备、余热发电、大型电源系统(包括核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领域的应用。目前,公司已进入量产和全面市场化推广阶段。
10
智能电动船艇
该项目以系列化智能电动游船为先导项目,通过自主开发的能源管理测试平台上有效微秒级响应面向全船复杂用电工况需求,同时开展船岸电力互动;通过算法优化初步实现了多传感器的融合感知和厘米级的航行控制精度,致力于推动船艇的电动化 、智能化和标准化。公司推出的小型电动游船“轻舟”号和智能游船物联网管理平台,已实现批量应用,累计投放市场超400艘;船艇能源管理测试平台已完成硬件搭建和部分软件系统能力测试;智能环境感知和航行控制方面,已满足静态水域的场景使用需求,并将在部分船型试用。
11
“双碳智慧大脑”碳排放一体化解决方案
该项目包括计算碳排放、测量碳排放可视化展示碳排放、协助用户精细化管理碳排放、碳金融和绿色信贷服务、碳交易和托管服务、降碳规划服务、碳捕集技术、碳利用技术等,建立企业园区碳资产数字化管理平台,制作双碳规划和预测模型,助力企业园区推进节能优化,提升能源管理效率,通过碳资产与交易管理助力碳资产保值增值,打造低碳产品开发服务体系,结合企业园区实际,开发碳捕集利用技术工艺包,助力企业园区低碳转型迈向碳中和。
1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电解池
该项目专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和电解池(SOEC)技术的工程化开发,在电池和电堆生产工艺、电堆和系统仿真设计等领域具有深刻理解及技术积累,具备深厚的研发和工程化开发经验。公司以绿色制氢和氢能高效利用为宗旨,产品涵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池的电池片、电堆与系统,以分布式热电联供、绿氢制取为主要应用。项目已进入产品/系统工程化搭建与测试阶段。
13
新材料新工艺的直接空气碳捕捉技术及应用
该项目基于新材料和新工艺构建的低成本捕集能力,通过自研核心吸附剂“固载有机胺多介孔材料”、国内首创的“S-TCSA”工艺等核心技术创新,实现低能耗的碳捕集。公司具有行业成本优势,致力于完成国内首台工业级直接空气碳捕集A200设备的研发,并且筹备国内首个千吨级直接空气碳捕集工厂项目的建设工作,打通国际自愿碳减排市场;建立国内首个千吨级商业化DAC工厂,成为国内DAC商业化的先驱及领导者,为各个类型企业提供碳中和技术解决方案。
14
规模化新能源离网运行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该项目以支撑源网荷储系统稳定运行为目标,提出了源网荷储系统离网(弱联系)运行调度控制架构,形成了规模化新能源在离网(弱电网)情景下常态化稳定运行的系统解决方案。项目研发了以稳控平台和协控终端为核心的系列产品,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安全智慧运行提供全面保障。离网或弱联系运行可广泛拓展新能源开发消纳模式,是支持新能源规模持续增长、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式,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