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学杂交水稻育种后,跨界养猪,成为院士!

学术   2024-12-29 17:30   上海  
炖排骨、红烧肉、酱猪蹄、小炒肉
……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
如果说食材也有“江湖”
那么猪肉绝对妥妥占据着肉食领域的C位
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
从几十年前“过年才能吃上肉”
到后来的“吃肉自由”
再到现在追求的吃风味、吃美味


“二师兄”的成长经历
早已实现华丽转身
为此,有一位科学家一干就是40多年
他就是今天《大国院士》的主角
被称为“养猪院士”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

1

院士养的猪有多特殊?


早在七八千年前
中国先民便开始饲养家畜
猪便是“六畜”中的重要一员
然而,在缺乏科学指导的情况下
中国人养猪长期采用    
“有什么就喂什么”的方式
导致猪“吃得多,长得少、长得慢”


如今,经过40多年的努力
他带领团队解决了国际猪营养学
和饲料科学研究与应用中的
许多重大技术难题
也让养猪充满了“科技范儿”
比如,猪脸识别
让每只小猪在“猪海”中都能被精准追踪


机器人称重
让小猪的体重“一目了然”
对此,印遇龙自豪地表示
“现在我国智能化养猪的水平
人工智能、生物防控、养殖规模、出栏率
都是世界领先的”

2

养了40多年猪
最难的是什么?


已经做了一辈子“猪文章”的印遇龙
一开始却是从植物学跨界而来
大学期间学习杂交水稻育种专业的他
刚一毕业被分到当时的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他本想继续从事
水稻栽培或者植物育种工作


但因当时中国生猪养殖科研水平低    
“农民只知道养猪
但是不知道怎么养好猪”
他便听从所里老师建议
一头扎进了“猪世界”
从那以后
他带着团队穿梭于无数个猪圈猪栏
做着又脏又累的科研


他既研究猪饲料,也研究猪粪便
不断提高着中国生猪养殖国际竞争力
然而,尽管与猪打了40多年交道
现在的印遇龙
再一次面临科研上的“转型”
面对长期以来
成本低、生长快的瘦肉型洋猪
在我国推广普及
而本土猪比如宁乡花猪等土品种
因为吃得多、长得慢
渐渐受到养殖户“冷落”的情况


为了保护本地猪种资源
他和他的团队现在几乎住到了猪舍里
进行选种育种
“这是一个非常难的工作
但是我们要迎难而上
这也是国家需求”

3

从百姓餐桌到实验室
养猪开辟了新赛道


如今的小猪
用途可谓非常广泛
科学家们可以用刚生下来的仔猪
去测母乳和配方奶粉的营养价值
还可以用猪血
生产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生物材料
此外
“由于猪的心脏、肾脏、肺跟人的非常相似
通过我们的基因改造
通过科学家的努力
猪还能作为器官移植很好的来源”


在印遇龙眼中
养猪是天大的事
因为这不仅关乎老百姓的“餐桌”
更关乎这条产业链上的农民
能否在这条赛道上拥有更好的前景
在印遇龙未来的计划里
能够实现一猪多用
让猪的产业越来越大
是他和团队正在努力的方向


来源:新华网 新华访谈

为了不让您最关心的内容被湮没

防止我们一不小心失散

快把“iPlants”设置为星标吧★

只需三步↓↓

文章顶部点击「iPlants」名称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三个小点」,点击「设为星标」,iPlants名称旁边出现一个黄色的五角星,就设置成功啦~

微信加群
iPlants专注于全球植物科学前沿研究报道,已有二十万多学者关注。现已组建了30个500人/群的植物科学研究的研究生/教授的实名认证交流群,其都来自全球各大高校和研究所的同学和老师。欢迎从事植物科学相关研究的同学和老师加入我们,一起讨论学术和梦想。温馨提示:iPlants助手微信号(ID: iplants-1)或长按下面二维码进群时,请备注一下学校+专业+学生/老师,以便我们能拉你进相应的交流群,否则不予通过)
投稿、商务合作、转载开白名单等事宜请联系微信ID:iplants或18321328797 或邮箱:703131029@qq.com



iPlants
传递有趣的、有意义的植物科学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