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24年植物科学十大进展公布

学术   科学   2024-12-31 19:17   上海  

iPlants:

2024年12月31日,今年的最后的一天,难忘的2024年即将成为历史!按照惯例,我们公众号iPlants会在这一年中最后一天盘点了今年全球植物科学的发表的论文,在基于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和创新性,冒昧地评选了我们心目中的2024年全球植物科学研究十大进展,旨在宣传崇尚创新和追求原创的科学创新精神。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留言讨论交流!下面有十大进展详细的介绍和评选理由,欢迎大家在下方投票评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年度最具有突破的研究!

查看往期:

全球2023年植物科学十大进展

全球2022年植物科学十大进展

全球2020年植物科学十大进展

全球2019年植物科学十大进展

全球2018年植物科学十大进展

此外,感谢一直默默关注和支持iPlants的你们,是你们热爱科学的热情和追求创新的精神让我们不断的前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再次重申下我们的宗旨:专注全球植物科学最新研究进展,科普植物科学知识!我们承诺:不标题党;不只是翻译;有干货;每日更新。展望2024年,让我们再一起去期待新的一年中全球植物科学领域重要且有意义的研究成果!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万事顺心!科研顺利!

1.首次在植物中发现固氮细胞器--硝化质体(nitroplast)

两个科研团队揭示了首例在真核细胞中发现的固氮细胞器的存在。这一细胞器标志着历史上第四例内共生现象的发生,即原核细胞被真核细胞吞噬并在共生关系中演化为细胞器的过程。第一项研究发表在2024年4月12日的Science期刊上(封面),论文标题为“Nitrogen-fixing organelle in a marine alga”。第二项研究发表在2024年3月28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etabolic trade-offs constrain the cell size ratio in a nitrogen-fixing symbiosis”。【Science封面】封面挑战现代教科书,一个长达数十年的谜团被解开了!植物中首次发现固氮细胞器Nitroplast


评选理由:现代生物学教材中普遍认为,唯有细菌具备从大气中捕捉氮分子并转化为生命可利用形态的能力,而诸如豆科植物等固氮植物则是通过根瘤内部的共生细菌实现这一转化过程。然而,该研究发现颠覆了这一规则,此次发现必将成为教科书上的宝贵一笔,改写我们对固氮机制和生命进化的认识。基于此该研究也被Science评选为2024年十大科学进展之一。
2. 研究揭示C4植物拥有高效光合作用的分子机制

2024年11月20日,剑桥大学Julian M. Hibberd课题组和Salk研究所Joseph R. Ecker课题组合作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题为“Exaptation of ancestral cell-identity networks enables C4 photosynthe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C3植物水稻和C4植物高粱开展了snRNA-seq与单细胞核ATAC测序(snATAC-seq),发现了一个能与DOF家族转录因子结合的顺式作用元件,该元件能够激活光合作用相关基因在C4高粱维管束鞘细胞中强烈表达。【Nature重磅】剑桥大学等破解让水稻变C4植物的瓶颈

评选理由:该研究提出了一个模型,认为水稻(C3)和高粱(C4)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高粱光合作用基因中获得了维管束鞘表达相关的DOF顺式元件。这项工作很鼓舞人心,这一发现为植物C4途径进化提供了新的分子见解,并有助于在未来将C3植物工程化改造为C4植物,从而极大地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进而提高水稻C3等作物的产量与环境适应能力。

3.研究揭示决定植物是否是多年生的关键基因
2024年5月28日,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高效碳汇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王佳伟研究组题为“Reciprocal conversion between annual and polycarpic perennial flowering behavior in the Brassicaceae”的研究论文。本文的研究策略是以具有丰富生活史(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策略变异的植物属种为模式,通过构建跨物种遗传群体和正向遗传学手段定位决定多年生和植物生活史策略演化的关键基因。【Cell重磅】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王佳伟组揭示决定植物是否是多年生的关键基因
评选理由:在追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多年生作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不仅能够减少农业劳动力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对环境保护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多年生作物的繁殖难题一直是农业领域的挑战。那么,到底是什么遗传机制调控一年生转变为多年生植物呢?该项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十字花科植物多年生与一年生的自由转换,为未来精准设计、定向培育适应特定气候地理环境的多年生油菜作物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4. 研究揭示调控植物再生的信号通路
2024年5月22日23时,山东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传友团队在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Peptide REF1 is a local wound signal promoting plant regener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鉴定到诱发植物再生的原初受伤信号分子——再生因子REF1 (REGENERATION FACTOR1),并系统揭示了REF1调控组织修复和器官再生的信号转导网络,同时证明了REF1在植物转基因、基因编辑领域的巨大应用价值。另外,外施REF1不仅可以显著提高番茄(包括一些难以转化的野生番茄)的再生能力和遗传转化效率,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大豆、小麦和玉米等公认难以转化作物的再生能力和遗传转化效率。【Cell】破Science的125个难题之一!研究揭示多肽是调控植物再生的原初信号,外施可大幅度提高再生能力和遗传转化效率
评选理由:该研究不仅创造性地回答了植物受伤后如何启动再生过程这一世纪难题,而且为生物育种实践中提高作物遗传转化效率、打破基因型依赖提供了便捷普适的方案。

5.研究揭示植物拥有叶绿体的关键因子

2024年7月23日,Cell在线发表了剑桥大学Julian M. Hibberd等人题为“MYB-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s control chloroplast biogenesis”的研究文章,报道了通过对苔藓植物地钱和被子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研究,发现MYB相关转录因子(RR-MYBs)调控叶绿体生物发生和光合作用基因表达。【Cell】重大突破!研究揭示调控植物叶绿体生物发生的机制

评选理由:该研究将对植物生物学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植物生物学领域的多个方面带来了新的启示和研究方向。MYB相关转录因子(RR-MYBs)的鉴定,填补了对叶绿体发育调控机制理解的空白,为进一步研究叶绿体的形成和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RR- MYBs在叶绿体生物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其目标比已知的GLK转录因子更广泛,这为通过基因工程或育种手段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产量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有助于推动作物改良和农业发展。

6. 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2024年4月24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的William Baker等人题为“Phylogenomics and the rise of the angiosperm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9500多个物种的基因组数据,绘制了开花植物之间的进化关系图。新绘制的生命之树将帮助科学家拼凑出开花植物的起源,并为未来的植物保护工作提供信息。【Nature】里程碑!9500个植物基因组绘制了开花植物之间的进化关系图
评选理由:该研究是迄今为止对被子植物最全面的研究,该研究证实了今天仍然存在的约80%的主要有花植物谱系是被子植物多样性早期繁荣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帮助寻找具有新药药性的植物。它还可以帮助科学家识别新物种,并评估哪些物种可能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7. 多种植物代谢产物的合成途径被破解

1.2024年9月13日,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 Elizabeth Sattely 团队题为“A developmental gradient reveals biosynthetic pathways to eukaryotic toxins in monocot geophyt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石蒜科水仙花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发育相关性机制,并提出了单子叶植物地下芽植物真核毒素生物合成调节的范式,其中植物通过用主动合成毒素来保护植物免受食草动物食用,并且这些毒素在地上组织发育时持续存在。【Cell重大突破】合成生物学是未来!研究揭示水仙花素生物合成途径

2. 2024年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闫建斌团队与北京大学雷晓光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成功鉴定了紫杉醇生物途径的关键缺失酶,揭示了红豆杉催化含氧四元环分子形成的全新机制,发现了紫杉醇异源生物合成的核心基因,实现了紫杉醇核心前体巴卡亭III在烟草中的异源合成。2024年我国植物学领域首篇Science,  解决50年难题,破解紫杉醇生物途径的关键缺失酶

评选理由:两项研究成果解决植物代谢物水仙花素紫杉醇生物合成研究中的关键瓶颈问题,是植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领域中的重大突破,为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手段实现代谢物的高效、可持续生产铺平了道路,具有极高的科学创新性与应用价值。

8. 相分离在植物感受外界环境信号中起决定作用

1. 2024年11月1日,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郭红卫课题组在顶级学术期刊 Science 发表题为“A cytoplasmic osmosensing mechanism mediated by molecular crowding-sensitive DCP5”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植物细胞质中由大分子拥挤敏感蛋白 DCP5 的相分离作用介导渗透胁迫感知与适应的新机制。国内植物领域再发Science, 院士等点评

2. 2024年3月13日,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宋文教授与西湖大学柴继杰教授团队、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Paul Schulze-Lefert教授团队、北京师范大学刘莉教授团队合作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ubstrate-induced condensation activates plant TIR domain proteins”的研究论文,TIR结构域抗病蛋白自身表达上调或受病原菌诱导表达上调后,会在细胞内源的NAD+/ATP分子诱导下发生相分离形成凝聚体,激活NAD+水解酶活性,产生免疫信号分子,从而激发植物免疫反应并引起细胞死亡。重磅!我国植物领域再发Nature文章,中国农大等发现植物抗病蛋白激活新机制

3. 2024年1月,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Alice Y. Cheung课题组在CELL期刊上发表了题为:“Extracellular pectin-RALF phase separation mediates FERONIA global signaling function”的文章。研究报告称,RALF和果胶片段在细胞壁-细胞膜界面相分离,形成RALF-果胶凝聚物,以介导FER-LLG1的信号传导作用。此外,RALF-果胶相分离对高盐和升高温度做出反应,提供一种细胞外感应机制,触发普遍的FER和LLG1依赖的细胞表面反应,并激活一种应对策略,以确保在环境压力下的抗性。【Cell详细解读】想法很重要!研究揭示植物细胞壁RALF-果胶相分离在逆境胁迫反应中的作用

评选理由:这三项研究结果表明蛋白无序区可以作为植物细胞感受细胞外和细胞内环境理化性质感受器的观点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证据,为后来我们找各种环境及内在信号的受体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9. 研究揭示小分子激活植物免疫的新机制

2024年11月8日,Science以“背靠背”形式在线发布了同一单位不同团队的两项重要科研成果。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何祖华院士团队、张余研究员团队,复旦大学高明君研究员团队以及浙江大学邓一文教授团队合作完成了题为 “A canonical protein complex controls immune homeostasis and multipathogen resistance”的研究成果。另一篇题为“Activation of a helper NLR by plant and bacterial TIR immune signaling”的研究成果来自分子植物卓越中心万里研究员团队,这两项研究成果共同揭示了一个在不同植物中保守的由小分子pRib-AMP和蛋白复合体EPA介导的免疫激活新机制,为植物病害防控提供了新型“生物农药”靶标,对促进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Science背靠背】分子植物卓越中心不同团队同时发现植物免疫激活新机制

评选理由:这不仅是植物免疫理论上的重要突破,同时也为农作物病害防控提供了全新的免疫手段。同时该研究还暗示植物和细菌的免疫信号在分子层次存在交互,这也为研究免疫信号的跨界提供了新思路。

10. 研究破译粒稻遗传奥秘

2024年3月8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童红宁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报道了对复粒稻多粒簇生形成机制的全面破译,发现控制簇生形成的基因编码植物激素油菜素甾醇(BR)的代谢基因,因复粒稻中该基因前存在复杂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该基因特异地在水稻穗分枝发育过程中被激活,并通过由BR水平改变诱发的一系列分子事件,促进了水稻穗分枝和穗粒数,最终导致产量增加,相关结果以题为Enhancing rice panicle branching and grain yield through tissue-specific brassinosteroid inhibition的研究长文形式发表在Science上。破百年难题!我国植物领域再发Science文章,审稿人: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评选理由:该研究清楚地证明了BR的时空调控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详细的数据也证实BR调控花序发育的新功能,这一作用不仅影响水稻,还影响其他种子植物,包括双子叶植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对BR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不仅是鉴定了一个具有农艺改良和分子育种价值的新等位基因,也是基础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发现


为了不让您最关心的内容被湮没

防止我们一不小心失散

快把“iPlants”设置为星标吧★

只需三步↓↓

文章顶部点击「iPlants」名称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三个小点」,点击「设为星标」,iPlants名称旁边出现一个黄色的五角星,就设置成功啦~


微信加群
iPlants专注于全球植物科学前沿研究报道,已有二十万多学者关注。现已组建了30个500人/群的植物科学研究的研究生/教授的实名认证交流群,其都来自全球各大高校和研究所的同学和老师。欢迎从事植物科学相关研究的同学和老师加入我们,一起讨论学术和梦想。温馨提示:iPlants助手微信号(ID: iplants-1)或长按下面二维码进群时,请备注一下学校+专业+学生/老师,以便我们能拉你进相应的交流群,否则不予通过)
投稿、商务合作、转载开白名单等事宜请联系微信ID:iplants或18321328797 或邮箱:703131029@qq.com

iPlants
传递有趣的、有意义的植物科学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