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前后是养脾胃的关键期,吃三样,喝三样,做三样,健康过春天!
乐活
2024-03-19 09:39
福建
《春秋繁露》中讲:“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此时,春半日暖,阳气渐升,和阴气正好相等,是寒春与暖春的分界点。春分前后是人体机能活跃的时期,是养生的最好时节,无论是调节饮食、起居或精神,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日就将春分的养生秘诀送给大家,一起养护身心,健康过春季,看完请为家人转发收藏。《黄帝内经》中说“司岁备物”,是说符合节令的蔬菜,得天地精华,口味和营养都更好。有条件的不妨多吃点野菜,野苋菜、蒲公英、白蒿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中医认为,春季与肝相应,春分正是肝气旺盛的时候,此时节要注意养肝护肝,保证气血通畅。所以春天要避免吃脂肪太高的食物。春季易生病,时常感到睡不好、胸口闷、血压高,那建议您揉手上这条神奇的“线”,养肺又养心、防病亦安神!点进视频,和国家认证康复治疗师、中医保健师学愈养妙招!春季天气多变而且比较干燥,人易出现上火、食欲不振等现象。适量吃些草莓,可以去火、解毒、清热。草莓中还含有丰富的果胶与纤维素,饭后食用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改善便秘。枸杞泡茶,能帮助人更好的升发阳气。可以补肾、益肝、明目。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效,搭配枸杞一起,可以改善保护视力健健康。鱼肉细嫩,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好消化,适合老人小孩食用。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养肝可避免暑期的阴虚,而过于补肝又怕肝火过旺,所以,春季宜喝粥养肝。
北方的春天要“捂”,因为时常遭受“倒春寒”的洗礼。“春捂”要做到上薄下厚,头部不用捂,但胸部往下要注意保暖。《黄帝内经》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头面”,头部是经络汇集之地。春分时节常梳头有助于体内阳气升发,梳齿刺激头皮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大脑疲劳,使人神清气爽。早晚温差很容易让人烦躁、眩晕、失眠,对心脑血管健康造成威胁。
春分时节,阳光正盛,勤晒太阳不仅能补充阳气、平衡体内阴气、祛湿排寒、调理气血。还可补钙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情,可谓是春天最好的“补药”,对身体大有益处。传统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阳气汇集的地方,而头部最易受寒,容易引起头晕、头痛等症。可在上午11点-下午1点之间,阳气最浓的时刻晒头顶,可滋补阳气、疏通百脉、提神醒脑、令全身气血畅通。头部穴位众多,可每日梳头120次左右,来宣行郁滞、散风明目、疏利气血、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百会穴在头顶正中,是百脉所会之地,也可按揉此穴来缓解胸闷、失眠、头晕头痛等症。晒太阳时,手心是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其实手心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劳宫穴。劳宫穴为心包经腧穴,五行属火,按揉和勤晒此穴,有清心火除湿热,理气和胃,强心益气,镇静安神,舒缓疲劳的作用。
日出后,阳光温和时,将双手伸展,手心朝向太阳,让阳光照进劳宫穴。晒手心的最佳时间为每日上午,每次30分钟左右最佳。
“背为阳,腹为阴”。背部和脊柱两旁共有53个穴位,是膀胱经、督脉穿贯的地方。
若背部受凉,风寒之邪通过经络入侵,伤及阳气,便容易引发病症,尤其是年老体弱和久病虚损者,容易加重病情。春季晒背可温通经络、驱散肺中阴寒、改善消化功能、缓解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的病症,从而改善身体状态。可在阳台上,或其他有阳光照射的地方,静坐晒背,配合揉搓后背心,每日1小时左右,晒得人暖洋洋,呼吸顺畅为佳。愿你我在这崭新的春日里,抛掉过去的烦恼,丢掉所有的忧愁,从此春光明媚,一路春暖花开,一生春风得意。同时,也将这份春季养生秘诀送给您,愿您守住健康、守住平安,尽情享受春日的美好!点亮“在看”,请您发给身边的家人朋友,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美满,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