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征文·春消息】甜蜜之旅“嗡嗡乐园”/冯爱霞

2025-01-29 20:41   黑龙江  

点击“青年文学家” 关注我们



终审:北方

排版:赵显强

审校:邢旭婷  冯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甜蜜之旅“嗡嗡乐园”

文/冯爱霞


      “嗡嗡嗡,嗡嗡嗡,我是一只小蜜蜂。飞到东,飞到西,一起去采蜜,一起勤做工……”儿时的歌谣,如清泉般流淌。

      蜜蜂,这小小的生灵,究竟有怎样的特异功能?蜂蜜又是怎样酿造出来的呢?这些问题,曾在我心中盘桓许久,直到走进莒县“嗡嗡乐园”才豁然开朗。这里依山傍水,风景旖旎,是山东省首家以蜂文化为主题的乐园,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有着“三千年古城、四千年银杏、五千年文字”的家乡土地上。

      踏入乐园,一座雕塑映入眼帘,高高的“玉兰花”枝头,“蜜蜂”们或驻足休憩,或翩翩起舞;草坪上的蜜蜂模具也眉开眼笑,伸展着翅膀,欢迎着每一位游客。

      初春时节,鲜花还未完全绽放,但玉兰花苞已露出鼓鼓的头,蓄势待发,预告着一场盛大的花事即将上演。漫步园内,可观光蜜源植物,有百花园、百草园、采摘园、绿茶园等。蜜蜂科普博物馆、蜂疗体验馆、嗡嗡乐蜂场,以及儿童乐园等多元景观,巧妙地将蜂文化、特色美食、康养体验等融为一体。我仿佛步入了一个神奇的蜜蜂王国,开启了一段奇幻之旅。

      春风拂面,我在第一位养蜂人东汉姜岐的雕塑前仰望。我国是中华蜜蜂的发源地,早在原始社会,蜂巢多建在树洞和岩穴中,那时的人们获取蜂蜜的方式简单粗暴,直接捣毁蜂巢将蜜蜂烤食。然而,这种破坏性的做法,显然不是长久之计。直到东汉时期,姜歧将蜜蜂的养殖带入了人工时代。据说,他研发了蜜蜂的移动养殖法:砍下带有蜂巢的树枝,小心翼翼地带回家挂在屋檐下,保持蜂巢原有的姿势,这样一来,蜂蜜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美食。当地人见状,纷纷向姜岐求教,养蜂取蜜这门技艺便如星火燎原般流传开来。

      雕塑附近的示范蜂场,一群孩子穿着防护衣正兴致勃勃地观察。蜜蜂们在蜂桶旁飞舞酿蜜,那忙碌的景象,如劳动者奔波的脚步。养蜂及酿蜜技艺人正在忙着割蜜,游人们可观察蜜蜂的生活习性,品尝现割的蜂巢蜜。正当我沉浸其中,一只庞大的蜜蜂造型赫然出现,每根毫毛、每只触角都清晰可见,仿佛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

      原来,蜜蜂科普博物馆到了,在这里,我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蜜蜂在地球上亿万年的生存历程。从人类最初对蜜蜂的懵懂认知,到逐渐学会饲养、研究,再到如今广泛的蜜蜂产品,蜂文化如绚烂的花朵,在人类文明的土壤中绽放,其芬芳渗透到衣食住行、文学艺术、医药保健等各个领域,成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我们有幸目睹到1800万年前远古蜜蜂化石的风采,一段段有声视频、一张张精美图片,翔实的文字、珍贵的标本,讲述着蜜蜂的起源、进化、发展。一首首诗词佳句,歌颂着小蜜蜂对人类的奉献。它们酿造的甜蜜,不仅滋养了我们的身体,也扮演着生态平衡的守护者。我们不禁赞叹,人类应多多汲取蜜蜂的精神与智慧。

      嗡嗡乐养蜂基地,保持着原生态。蜂蜜,是蜜蜂从花朵中采集的,经过自身酶的作用和酿造,在蜂巢中储存的甜品。一块块荣誉牌、一幅幅照片,见证了蜜蜂人的辛勤、坚守与执着。蜜源基地分布图上,四条常年放蜂路线遍布30多个省份,十多个自属合作社,18万群蜂群。这时,我的脑海呈现出放蜂人的形象。养蜂人追花逐蜜不停跋涉。他们背着沉甸甸的蜂箱,寒来酷暑,风餐露宿,阳光照着古铜色的脸,有时密密麻麻的蜜蜂在他们身上穿梭,仿佛表达着感谢。乐园将蜂业观光、工业旅游、康养旅游、科普研学等完美融合,产品畅销国内外,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在蜂产品展销区,蜂蜜甜点、蜜蜂酒等美味让人赞不绝口。我还发现了蜂蜜口红,好奇地询问,店员热情地为我揭秘:采集的巢坯加热融化、沉淀去杂,得到淡黄的细腻蜂蜡;然后水浴加热蜂蜡,按比例加入天然色粉、橄榄油、维E等,充分研磨后装模、冷却、脱模,一只手工蜂蜡口红就诞生了。这种口红无化学添加剂,孕妇和幼儿都可安心使用。蜂蜡还能制作香皂、蜡烛等,游客可以亲自体验手造乐趣。夕阳西下,大家喜气洋洋慷慨解囊,争相购买着蜂蜜产品。

      周恩来同志曾言:“要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心也随着蜜蜂的翅膀,飞向春天的花海,追寻着甜蜜事业与生活。






作者简介



      冯爱霞,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日照市作协理事、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山东省散文学会优秀会员等。作品发表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文选专辑等,征文获中国刘勰散文奖、青未了散文大赛奖、郦道元山水文学奖、经山历海看日照等数十次省级及全国类奖项。


●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五周年盛典暨2025年诗歌春晚节目征集启事

●“我与青年文学家的故事”征文启事

●“春消息”一月同题征文启事

《北方文学》隆重推出知名作家周贵玉先生的长篇小说《那山 那水 那人》

《青年文学家》2021年增刊推出知名作家祁海涛长篇励志小说——《风雨青春》



《青年文学家》杂志简介



《青年文学家》杂志1957年创刊,由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发行的严肃文学期刊。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2-213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3-1094/I

近年来,创建了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作为杂志社团结和联系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理事加入只须订阅杂志,不收其他任何费用。杂志社严把质量关,为作家和广大文学爱好者打造文学净土。

杂志宗旨是繁荣文学事业、培育文学新人。

《青年文学家》顾问:王蒙、王佐泓、叶延滨、冯骥才、孙莉、李曙光、李琦、张抗抗、阿成、常新港、梁晓声、韩英。

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周贵玉先生愿与各位文友携手并肩,共创文学的辉煌!

公众号投稿邮箱:qnwxjgzh@163.com(必须原创首发)

  编辑部主任:亚南(北方)

   QQ号:1327257870

中下旬刊负责人:刘狄

   QQ号:1392306870

图书出版负责人:李晓玲

联系电话:13935769128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






青年文学家
繁荣文学事业,培育文学新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