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青年文学家” 关注我们
终审:北方
排版:赵显强
审校:邢旭婷 冯明 臧鑫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外婆家的黄豆猪蹄冻
文/落樱
晒干的黄豆在水里泡两小时以上,泡到颗颗水润饱满,拣去干瘪的、黑的、坏的,清洗干净备用。
另一边同个时间段,人刚从热气腾腾的“过年杀猪”中退下,手中拎着一腿猪蹄,蹄皮厚实多毛,要用火燎一下没剃净的藏在蹄缝中的毛,洗净外皮,再用圆月斩刀,剁成块。
就这两样食材,黄豆和猪蹄块,一锅水,只加盐,无须任何多余的调料。也许有的人家会放点大蒜、酱油或者八角。但不放,味道更纯粹。如果豆和肉足够好,味道越纯粹越好吃。
彼时还没高压锅,就搁砂锅上。大火烧开,撇掉锅中浮沫,再改用中小火煨。直煨到筷子头轻轻一拨,猪蹄肉就能从蹄骨中脱出来。煨到黄豆没了豆“生”气,熟软到夹不起来。此时,豆香和肉香混合在一起,产生一种特别丰衣足食的气味。豆汁肉汁融为一体,一开锅,食材在雾气中显出露水,勾起食欲万千。就连柴火舔着锅肚,发出咕嘟嘟的冒泡声都十分“饥渴”。这样的一锅黄豆猪蹄汤,足够让暗的灶间,冷的冬天彻底失去它们的萧肃气。这时候,如果起出一小碗来喝个“暖肚汤”也是美的。
但这还不是最好吃的。最好吃的是撤掉火放凉之后的变化。结合冷冬的威力,让寒冷进入黄豆猪蹄汤中,那久炖下释出的胶原蛋白就开始起作用了,汤汁在严寒中凝成冻,将黄豆和猪蹄肉都冻在里边。肉冻晶莹,卖相更诱人。此时取小块入口,让肉冻在唇齿间化开,这一份清凉润口正好弥补肉味和豆味带来的易饱腹感。过年么,吃撑是常态,实实在在下肚的肉和豆,此时有了凝固的空间,层次感多了两番,味道也胜在有变化。
你若问主厨,我外婆或者我大姨,盐要放多少啊?火要烧多久啊?要冻多久啊?她们从来不会给出一个确数来。无非是“少许”“半天”之类的词。因为她们凭的是经验,凭的是对每一锅黄豆猪蹄冻的独立对待。那可不是死的数据所能确定的。所以好的厨师,做一锅菜,要尽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
做菜的人总会被一桌子吃菜的人评点。尤其是过年了,我有三位姨一个舅,加上姨父舅妈和表兄弟姐妹们,满满当当一桌人还挤不下。满桌佳肴,大快朵颐之时,也是我们“指点江山”之时。有时候,大人们会说,这次的黄豆猪蹄冻差点儿意思。至于那点意思差在哪儿呢?我外婆和大姨就会回溯历史找原因。
例如,“刚炖得快好时,隔壁阿婆来借个米筛,聊了一通,时间久了”“你姨父这猪蹄啊,没剁好,块头太大”“今年雨水太足,黄豆种得不太好,瘪的、烂的、虫咬的比较多”“这是阿才家的猪,应该不会用买的饲料,但这次这肉吃起来,有点儿臊气”……
大人们只管说着喝着吃着,我们小孩子们就只管干饭,配黄豆猪蹄冻,按照我老家的话叫“塞饭榔柱”,能想象一个榔头从喉咙里把饭塞下去的样子,很暴力很给劲又印象深刻的方言词汇。每当我拿这个词跟异乡人解释时,他们总是似懂非懂。
“说明特别下饭啊。”说这个时,我总会想起我小时候吃黄豆猪蹄冻时,因为天冷,嘴唇上一圈果冻样的碎粒。外婆常会拿一条热乎乎的毛巾给我擦嘴,一边问:“好吃吧?”
“嗯嗯。”
“这个冰,要慢慢吃 ,一口不要太多了。慢慢吃,有的是,有一大盆呢。我外孙女啊,最喜欢吃这个了。”
然而这一说,数十年过去了。外婆早走了,我们那一桌吃饭的人,也有两位先我们而去的,就连当时最小的我和我妹妹,也都人到中年了。
人到中年,总是忍不住回想童年和故乡。尤其是逢年过节,虽然异乡也已是第二故乡,异乡也热闹有亲情,但是味蕾总在固执地选择自己的原乡和最初的滋味。有时候,想起那再也吃不到的黄豆猪蹄冻,我就会自己动手做。现在有高压锅,压烂一份猪蹄不再需要半天时间。现在买来的颗颗饱满的黄豆,不再需要拣来拣去。现在也能偶尔得到农家养的“本地猪”,肉质也不差。而且我的厨艺也不差。但是,不知道为何,那个滋味已然不同。
也许是高压锅的“锅气”无法与砂锅慢炖比拟;也许是当下吃的和时间里回味的终究不一样;也许是在童年里,那过年的亲友融融的环境中,无甚负担的小孩儿,自有一种被人照顾着的享受。
然而,我的孩子说:“妈妈,你做的黄豆猪蹄冻,我爱吃呢。”
●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五周年盛典暨2025年诗歌春晚节目征集启事
●“我与青年文学家的故事”征文启事
●“春消息”一月同题征文启事
《青年文学家》杂志简介
《青年文学家》杂志1957年创刊,由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发行的严肃文学期刊。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2-213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3-1094/I
近年来,创建了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作为杂志社团结和联系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理事加入只须订阅杂志,不收其他任何费用。杂志社严把质量关,为作家和广大文学爱好者打造文学净土。
杂志宗旨是繁荣文学事业、培育文学新人。
《青年文学家》顾问:王蒙、王佐泓、叶延滨、冯骥才、孙莉、李曙光、李琦、张抗抗、阿成、常新港、梁晓声、韩英。
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周贵玉先生愿与各位文友携手并肩,共创文学的辉煌!
公众号投稿邮箱:qnwxjgzh@163.com(必须原创首发)
编辑部主任:亚南(北方)
QQ号:1327257870
中下旬刊负责人:刘狄
QQ号:1392306870
图书出版负责人:李晓玲
联系电话:13935769128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