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平县老厂乡在盘清乡、村、组三级的“基本账、单位账、企业账、税源账、资产账”这“五本账”基础上,盘活各村完小撤并后遗留的闲置校舍,因地制宜建设大米、竹笋加工厂和酿酒厂,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激活“抓经济 促发展”新动能。
碾米、抛光、分级、包装……近日,走进老厂乡马家坝村的大米加工厂,米香扑鼻、机器轰鸣、生产忙碌,仅需5分钟,一粒粒金黄的稻谷经过一系列工序后就变成了色泽透亮的一粒粒“彝米香”大米。
“村完小撤并后,原来的校舍、场地闲置,在此基础上,我们与乡村联办企业——新平双壹农业有限公司合作,投资180万元建设了这座集烘干、储存、加工、包装和销售于一体的加工厂。”马家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顺介绍,加工厂于去年9月开工,今年3月机器安装调试好后正式投产。
“目前我们销售了加工好的村集体种植大米35吨。此外,我们还对外提供碾米服务,每公斤稻谷收取0.16元加工费。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已增收60万元。”张顺说,“马家坝、太和、太桥、转马都、黑查莫是老厂乡的水稻主产区,出产的大米颗粒饱满、口感香糯、远近闻名。”
加工厂也方便了村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碾米了,以前村里、乡里都没有碾米厂,要拉到戛洒镇和水塘镇去碾,如果谷子少压根就不划算,只能好几家一起邀约去,路程远,费时费力费钱折腾人。”村民方永顺说。如今,碾米方便了,马家坝和邻近的太和村今年水稻面积也增加到了1800亩。
除马家坝村大米加工厂外,在原罗柴冲小学闲置校舍基础上改造的竹笋加工厂也经营得有声有色。老厂乡依托罗柴冲等村的4.78万亩苦龙竹资源,引导罗柴冲村办企业——云南乡小竹商贸有限公司投资170万元,将闲置校舍改造成建有清洗、加工、包装、消毒、储存车间,包含切笋、烘干、真空包装、灭菌等机器设备的竹笋加工厂,可年加工竹笋1000吨。在“老厂竹笋”入选新平县2023年“十大伴手礼”的基础上,该加工厂研发出金丝笋、干笋丝、酸笋等7种特色产品。近两年来,共收购、加工笋子600余吨,制成小食品、礼盒产品3000多盒;代加工竹笋510吨,带动集体经济增收10多万元。
大米、竹笋加工厂只是老厂乡盘活闲置校舍、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发展后劲的一个写照。在盘清“五本账”过程中,该乡梳理出闲置校舍9所、占地55.55亩,还将改造成酿酒厂、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等,实现了闲置资源再利用。
“这些闲置校舍再利用项目预计今年能为几个村的集体经济总计增收200万元以上。”老厂乡党委副书记秦艺恩说,“在‘抓经济 促发展’过程中,我们以盘促思、以思促谋、以谋促干,结合自然资源禀赋,盘活闲置资产、唤醒沉睡资源,大力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激活发展动能。”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瑞铭 通讯员 徐保龙 潘贤
来源:玉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