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正定隆兴寺,京外名刹之首

学术   2024-10-18 05:00   日本  

又一次去河北正定隆兴寺
有人问,文章为什么写那么长,现在人们的阅读习惯没有那么有耐心。
因为正定隆兴寺的内涵太丰富,其中有六处文物为中国之最:
中国现存古代建筑中的艺臻极品—摩尼殿
中国孤例—五彩悬塑自在观音像
中国最古老最大的转轮藏
中国现在最早的、唯一的永定柱造法的建筑慈氏阁
中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
中国现存最早的楷书碑刻—隋龙藏寺碑
正定隆兴寺,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宋代佛教寺院,是我国现存宋代佛寺建筑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范例,是国内现存宋代建筑、塑像及石刻最多的寺院之一。享有很高的声誉,梁思成先生誉之为“京外名刹之首”。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兴寺,没有山门。一座琉璃照壁与对面的天王殿隔街相对。


走过单孔三路石桥,直通天王殿。


隆兴寺,原为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改建为寺院,初名龙藏寺。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龙藏寺奉敕改额为龙兴寺。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赵匡胤驻跸镇州(今正定),敕令于寺内铸大悲菩萨金身,并盖大悲宝阁。龙兴寺遂跃为“河朔名寺”而倍受历代封建皇室的重视。清朝康、乾二帝出巡曾多次于此驻驾,拈香礼佛,以祈皇图永固。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康熙赐额“敕建隆兴寺”。


天王殿,宋代建筑,单檐歇山式。殿内供奉木雕大肚弥勒佛,为金代遗物。四大天王原塑已毁,现存为1982年正定民间老艺人重塑之作。


天王殿后是大觉六师殿遗址。旁边有一块元碑《特赐大龙兴寺重修大觉六师殿记碑》,立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记述了元代高僧胆巴历时四年重修六师殿始末。


脑子里闪出了赵孟頫撰书的著名的《胆巴碑》
《胆巴碑》全称“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皇帝即位之元年,有诏:金刚上师胆巴,赐谥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敕臣孟頫为文并书,刻石大都□□寺。五年,真定路龙兴寺僧迭瓦八奏:师本住其寺,乞刻石寺中。复敕臣孟頫为文并书。臣孟頫预议,赐谥大觉以言乎师之体,普慈以言乎师之用,广照以言慧光之所照临,无上以言为帝者师。”
碑文记录了“龙兴寺建於隋世,寺有金铜大悲菩萨像。五代时契丹入镇州,纵火焚寺,像毁於火,周人取其铜以铸钱。宋太祖伐河东,像已毁,为之叹息。僧可传言,寺有复兴之谶。于是为降诏复造,其像高七十三尺,建大阁三重以覆之。旁翼之以两楼,壮丽奇伟,世未有也。繇是龙兴遂为河朔名寺。
《胆巴碑》又名《龙兴寺碑》,元赵孟頫撰并书于延祐三年(1316年),现藏故宫博物院。胆巴碑是艺术臻品,是学赵体的范本。在这里了解到胆巴碑的成因,还印证了这座寺庙历史,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绕过大觉六师殿遗址,面向的就是摩尼殿


中国现存古代建筑中的艺臻极品摩尼殿
摩尼殿,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重檐歇山屋顶,绿琉璃瓦覆顶。正方形殿身四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使平面形成“十”字形。檐下斗拱宏大,分布疏朗;柱子粗大,有明显的卷刹、侧角和生起;殿脊飞檐,曲线如波,自然流畅;四角微翘,如鸟振翅欲飞。



摩尼殿,为宋《营造法式》之典范,被梁思成先生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是我国现存唯一带抱厦式的宋代建筑。


摩尼是梵语,意为珠、宝。佛经上说:摩尼珠,投入浊水,水即清。摩尼殿,取其去浊取清、脱离尘垢、证得清静之意。


殿前的石炉,古意盎然,为宋代遗物。



殿内佛坛上供奉五尊泥塑金装佛像,正中是佛祖释迦牟尼,佛前左为迦叶,右为阿难,两侧莲座上供奉的是文殊、普贤二菩萨。这五尊均都为宋代原塑,文殊、普贤在明代曾进行过修补。


摩尼殿内墙上的壁画,大部分绘于明代,工笔重彩,“墨线成型,冷暖适度”。壁画,场面恢弘、构图宏伟、色彩艳丽、景象万千,描述了佛、菩萨、天神生动的景象情形。


尤其这幅《西方胜景图》,以西方三圣弥陀、观音、大势至为中心绘佛、菩萨、罗汉、乐伎、圣众400余身。为现存明代壁画中的上乘之作。


中国孤例—五彩悬塑自在观音像
在摩尼殿内槽北壁为是宋代的泥塑五彩悬山,悬山中现存佛像30余身,端坐于中间的五彩观音菩萨像,俗称“倒坐观音"。


观音像原塑于北宋,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曾进行过修补。观音像身后的假山塑壁,山石连绵,高低起伏。山上泉水喷涌,洞穴中罗汉正在修炼,山石间点缀以飞龙、狮子、白象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观音,高3.4米,左足踏莲,右腿踞起,两手抱膝,身体稍向前倾斜,面容秀丽恬静,姿态优雅端庄。鲁迅先生非常欣赏这尊塑像,称赞她是“将神人格化”了,将她视若佛教美学的代表作,称之为“东方美神”。


从摩尼殿北门出来,是一架的木制牌坊,面阔一间,庑殿顶。梁思成先生在《正定调查纪略》记载了这个牌楼,誉为“珍品”。


南面题额“妙庄严域”,即赞美佛门乃绝妙善美之境地。北面题额“通津宝筏”,比喻佛法为普渡众生脱离生死苦海之宝船。


跨过此门,则进入寺庙另一番界地。
两侧各有一株槐树,高龄一千六百余年,一为龙,一为凤,它们树冠在空中相通,树根在地下缠绕。人与树相感知,绕树三匝,会有福报。


前面高台上,是一座亭台式建筑。戒坛阁三层四面,第一层每一面有六根廊柱,攒尖式屋顶,四条屋脊,每条屋脊上有六只神兽。
金绳觉路牌匾悬于戒坛底层的檐下,为乾隆五十三年御笔题写,取自李白《春日归山寄孟浩然》“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戒坛是佛教僧徒受戒时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在古代,规模较小的寺院没有资格设有戒坛,而隆兴寺自宋代奉敕扩建后,宋、元、明、清历代都由皇帝敕令重修,颇受重视,成为北方著名的佛教寺院,因此设有戒坛。隆兴寺戒坛是中国北方三大坛场之一,其余两处分别在北京戒台寺和五台山清凉寺。


坛内供明代铜铸双面佛像,二佛相背而坐,背身相连,面南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双手作禅定印;面北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左手作禅定印,右手做慈悲印。隆兴寺戒坛与一般寺院的戒坛上供奉释迦牟尼佛或优婆离不同。因优婆离持戒第一,所以在戒坛上多供奉其形象。


院内有两座御碑亭,重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盖顶。东侧碑亭内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皇帝手书的《御制隆兴寺碑》,西侧碑亭内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皇帝手书的《重修正定隆兴大佛寺记》。碑文记述了两位清朝皇帝期间对寺院进行大规模整修的情况。



院内,转轮藏阁慈氏阁左右两相对峙。
中国最古老最大的转轮藏
转轮藏阁,始建于北宋,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平面近似方形。梁架结构十分特殊,楼阁下层安置转轮藏,柱网布局采用了移柱造的做法,檐柱采用插柱造法,构成了“建筑中罕有的珍品”。


阁内转轮藏即转动的藏经橱,是一座收藏经文的能够旋转书架,外观形似八角形亭子,中设木轴,直径七米,亭身设有经屉,可以存放佛经,推之可转动,为现存宋代小木作稀有遗物。转轮藏,取佛教“法轮常转,自动不息”之意,喻佛法犹如轮子辗转相传,永不停息。佛教中亦有推其旋转与诵读经文同功之说。
这种建筑形制国内保存下来的有:四川平武报恩寺和北京智化寺为明代转轮藏,北京颐和园万寿山和山西五台山塔院寺为清代转轮藏,而隆兴寺转轮藏为宋代


中国现在最早的、唯一的永定柱造法的建筑慈氏阁
慈氏阁,始建于北宋,内部梁架结构采用减柱造法,简洁明朗。檐墙内立柱为宋《营造法式》所记永定柱的唯一实物例证。
在结构上,慈氏阁采用的减柱造和永定柱造,与转轮藏阁采用的移柱造和叉柱造都是宋代建筑中罕见的作法。


阁内站立一尊彩色木雕弥勒菩萨,着实迷住了我!


慈氏,是梵语弥勒的意译,故该建筑为慈氏阁。阁内所供弥勒菩萨像,高7.4米,系北宋时期独木雕制。弥勒头戴天冠,着菩萨装,手作说法印,身后饰高8.8米的火焰纹背光,以示佛光普照,法力无边。


在两阁、两碑亭的环卫相拱中,是寺庙的核心建筑大悲阁。



在大悲阁的两侧配殿分别为御书楼集庆阁,三殿勾心斗角。


大悲阁始建于宋初开宝年间,就是宋太祖降诏兴建的。阁高33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为五重檐三层楼阁。


阁上悬挂的牌匾太多,都有来头。乾隆题“白毫相光”挂在内檐,题“调御大夫”挂在外檐。康熙十七子果亲王允礼题“慈云广厦”匾。



白毫相,是佛三十二相之一,世尊眉间有白色毫毛,右旋宛转,如日正中,放之则有光明,名“白毫相”。


中国古代最早最高的铜铸菩萨佛
进大悲阁内,就看到这闻名遐迩的宋代铜铸“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俗称“正定府大菩萨”。它为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奉太祖赵匡胤之命铸造,高19.2米,立于2.2米高的须弥石台上,共42臂,除本身的两只手、眼外,在身体左右各有20只手,分别执日、月、净瓶、金刚杵、宝剑等法器。据说每只手眼都各有25种法力,40只手眼和25相乘便成了千手千眼,因此这尊观音被称为“千手千眼观音”。现存观音像的身体部分和当胸合十的两只手臂是宋代铜铸,其余两侧40双铜手臂均被毁,民国时期重装的木质手臂。
“三摩妙地”,佛教中正定亦为三昧、三摩地,三摩地意为心处于专一、不动、无烦恼、安定的状态,即禅定的修行法门。


一千年前铸造这尊观音像时,采用屯土的方法,整体分七段接连铸造而成的。它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古代铜铸佛像中最高大者。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人们都自然地将隆兴寺称为“大佛寺”。

 

同样被震撼到的,还有青石须弥石台,这些精美的石雕,美妙精美,展现出宋韵气息。须弥座由上枋、上枭、束腰、下枭、下枋、圭脚组成。根据位置内容不同,采用浅浮雕、高浮雕、圆浮雕和透雕的表现手法,使整个画面既富丽多变又严谨匀称。



这些人首鸟身形象的是迦陵频伽、共命鸟,或弹或奏、或舞或歌,姿势各异,形态优雅。



承托莲台和佛像的重压力士们,身躯被压弯,双臂支撑在双腿上。


不过不用担心,看看他们肌肉突起,威猛异常,刚健有力。


从大悲阁出来,还处于震撼的精神中。背面北向大门上悬挂乾隆弟弟和亲王弘昼书“香刹清华”金字匾额。刹那,觉得“香刹”满楼。


其后的大殿为弥陀殿



弥陀殿,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为临济宗第二十五代嗣祖沙门梦堂和尚主持修建。殿内正中供奉明代泥塑金装阿弥陀佛,西侧供石雕十八罗汉。



佛像后侧金柱上悬塑着其两大胁侍观音大势至菩萨像。阿弥陀佛与观音、大势至合称为“西方三圣”。


位于中轴线最末端是毗卢殿


中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
明代铸造的千佛绕毗卢佛为明神宗皇帝与生母慈圣皇太后祝寿所御制的。全部为青铜铸造,高6.72米,三层坐式毗卢佛和三层圆鼓形莲座叠置而成。三层莲座的千叶莲瓣上均铸有一坐式小佛,表情、手印富于变化,整尊造像上共计大小佛像1072尊。构思精妙,设计独特,精美绝伦。


中国现存最早的楷书碑刻—隋龙藏寺碑
院内,找到隋《龙藏寺碑》,中国现存最早的楷书碑刻。


原碑用碑亭进行了保护,在其旁另立一块复制碑供人欣赏。

此碑驰名中外,书体方整有致,平正婉丽,上承南北朝之遗风,下开唐代诸家之先河,其字体是由汉隶向唐楷演变的实例,在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占重要地位。康有为赞誉“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



寺院东北侧的最后部分,是明清时园林“龙腾苑”。园内有北朝石造像、金代广惠大师经幢、元代壁画墓、明代龙泉井亭和“三世中丞”石牌坊等文物景观,以及紫虚山、明远亭、龙吟榭、千秋鉴园、春荫亭、延光堂等园林建筑。


梦堂和尚经幢。梦堂和尚是明代高僧,晋州人,十二岁入洪福寺为僧,法名惺宗。其曾在清凉寺燃指供佛,后住隆兴寺并重修摩尼各殿及净业堂,又用巨船从江南报恩寺印大藏经存贮于隆兴寺。


龙泉井亭,为明代重檐盝顶式建筑。亭内有一口古老的八角琉璃井。据《隆兴寺志》记载,龙泉井为宋代“水漂木、地涌铜”的涌铜之处,且“龙潜其中,求雨有应”,所以八角井又称“龙泉井”,“灵泉井”。



环游于此、沉浸其中、欣赏之心、感思之情,无以言表。



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相关的资料收集、学术研究、设计与施工、经典案例,以及与佛教建筑有关的艺术与创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