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桂香满杭州!1200年了,这还是格调最高的赏桂游杭路线!

学术   2024-10-21 05:00   日本  


杭城今年的桂花,开得比往年晚了不少。它们年轻、恣意,被高温热着了,想晚开便晚开。若是它们很古老,古老得长在1200年前,一定恨不得早早就开,炎炎夏日里开了才好。只因想用一树的花香,送别一位挚爱杭州,也为杭州挚爱的老使君——白居易


杭州桂花 图源: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非常西湖 
摄影/TONGRUN小光影 

公元824年的夏天,五十三岁的杭州刺史白居易任满离杭。14年后,身在洛阳的他或许“夜深忽梦中年事”,写下了三首著名的《忆江南》词,第二首曰: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那时广告里用“最”字还不违法,他很放心地广而告之:江南这么多好地方,我最喜欢的就是杭州了。


西湖白堤 图源:无用研究社

于是,每在杭州寻访到一处和他有关的遗迹,我都悄悄地和乐天(白居易字乐天)说上一遍:杭州人民也最喜欢你了。(东坡是乐天的粉丝,想来不会吃偶像的醋)

杭州的白居易遗迹真是不少,这一说就是十几遍。说着说着,懂得了一些他的彼时心情,也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此时思绪,和着桂香,说给你听。


白居易的山寺之行


《忆江南》的结构,只允许乐天列举两个“最忆是杭州”的理由,他举的第一个就是“山寺月中寻桂子”,可见真是对此爱到了骨子里。现在杭州最好的赏桂地是满觉陇,但在1200年前的唐朝,杭州桂花最盛处是灵隐、天竺一带



乐天在《留题天竺、灵隐两寺》一诗中说:“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并自注云:“天竺尝有月中桂子落,灵隐多海石榴花也。”


这不仅说明他对这二山寺屡游不厌,也点明了他对桂花的流连忘返,并可以帮助我们解答一个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山寺月中寻桂子”里的“山寺”是哪座寺?


我认为最好的答案不是一座寺,而是天竺、灵隐两寺。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去这两座寺旁走一走,边走边吟乐天词,或许就能领会,“山寺月中寻桂子”其实是一种“人闲桂花落”的心情,并不是死板的打卡。


灵隐寺桂花 图源: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非常西湖

乐天五十一岁调任杭州刺史时,距“江州司马青衫湿”(因上书言事被贬江州司马)又过去了七年,政治上的失意不仅未得排解,反而更深了。此时,杭州的湖光山色无疑是对他的一种安慰,山寺桂子正落在了他心上最柔软处。


当然,如果非要用抠字眼的方式做阅读理解,那么答案必是天竺寺了。这时了解杭州的朋友又要问:杭州有三天竺,这个天竺寺是哪一座?


三天竺法镜寺 图源:栗子

首先排除上天竺法喜寺,因为它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初年(936年)。中天竺法净寺和下天竺法镜寺在唐朝都已存在,但法镜寺的可能性大得多,一来它紧邻灵隐寺,二来法镜寺面对月桂峰,相传月中桂子,当坠于此,因以为名。


乐天至杭第二年的中秋之夜,特地去天竺寺住宿。皓月当空,桂香扑鼻,他和寺僧们一边捡拾飘落的桂花,一边吟唱。寺僧们一边拾桂,一边吟诵乐天诗作《寄韬光禅师》中“天香桂子落纷纷”的妙句,恍若人间仙境。


法镜寺桂花 图源:杭州文广旅游发布

乐天对杭州的桂花实在是爱得深沉,以至于后来他到苏州任刺史时,看到苏州古城墙下的一株桂花树后做诗说:“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他认为桂花的故乡应是杭州,苏州的桂树只是飘落天竺的月中桂子随风吹散过来而随便生长起来的。


他对天竺寺的喜爱聚焦于桂花,对灵隐寺的爱则更多在一座亭子——冷泉亭。乐天仗着用“最”字不犯法,在《冷泉亭记》中说“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等于直接摊牌了,冷泉亭是杭州山水的No.1

冷泉亭 图源:禹涵

据说“冷泉亭”三字就是乐天所题。到北宋,字已漫漶难认,崇拜乐天的苏东坡也常到冷泉亭游赏,一日兴起挥毫补上了这个“亭”字。从此珠联璧合,传为佳话。


图源:栗子

离灵隐寺不远的韬光寺也是乐天的情之所钟。乐天本是爱茶人,恰好韬光寺里有一眼清泉清冽甘美,特别宜于烹茶。他就经常和韬光禅师一起汲泉烹茗,边饮茶边吟诗,乐在其中。如今寺中的烹茗井,相传就是当年乐天与禅师烹茗所汲的泉井。


烹茗井,今名金莲池 图源:栗子

前面提到的《寄韬光禅师》一诗,就是乐天题留在韬光寺中的。后来粉丝苏东坡曾特地到韬光寺去寻访这一遗迹。令人惋惜的是,“诗已亡”,白居易的墨迹不复存留,只有标明他题诗处的刻石尚在。岁月又千年,我连这刻石也看不到了,与东坡怀了同样的憾恨。


还有一座寺,上过中学的都知道乐天喜欢它,因为“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是不是唤起了你的背诵全文记忆?


孤山寺旧址 图源:栗子

可惜孤山寺早已不在,不过当初一定是动人的名胜,因乐天对它也是不吝赞美,说它像仙山中的蓬莱宫一样坐落在水中央。孤山寺的旧址就在今天的孤山西部西泠印社一带,进去往左一望,会看到一座“竹阁”,被陈志坚教授称为“白居易在杭州有迹可循的第一圣地”


竹阁 图源:栗子

昔年乐天曾在孤山寺中修了一座竹阁,他还特地写了一首《宿竹阁》。如今的竹阁当然已不是当初那一座,但也可聊以追忆乐天了。



白居易的杭州之爱


乐天列举的第一个“最忆是杭州”的理由,山寺尚在,桂子少矣,第二个理由“郡亭枕上看潮头”却是潮头未绝,郡亭难觅。



乐天观潮的“郡亭”,是唐代杭州州治中的一座亭子,名叫虚白亭,早已湮灭。不过我还是走到了唐代杭州州治的所在地——现在凤凰山东麓的南宋皇城遗址,看看是否能看到潮头。


虽然心里早有了准备,但真的发现看不见潮头,连涛声也不闻,心里还是忍不住地失望。据考古发现,唐朝的钱塘江海塘在江城路附近,乐天枕上看潮自是不难。如今经过了1200年的沧海桑田,最好的潮头不仅离开了凤凰山,甚至离开了杭州,到海宁去了。


钱塘江一线潮

沧海桑田的除了凤凰山,还有钱塘泗乡湖埠里的云泉山,它的山下也曾是茫茫的钱塘江。山上有个风水洞,名声很大,大到吸引了白市长,于是他在到杭州的第二年秋九月特意去游览,不出意外地留了诗。现在风水洞自唐到清的摩崖题记不少,可惜不见乐天字。


风水洞摩崖题记 图源:杭州市园林文物局

风水洞旁有一恩德寺,乐天和主持慧日禅师交好,找他去玩儿时还品尝了三个泗乡土菜:“青丝烩白玉”(菠菜滚豆腐),“白玉鞭煮倒笃鲜”(雪菜炒鞭笋)和“鸿运当头照”(红烧芋艿头)。两个妙人你来我往猜菜名,好不畅快。

乐天有诗曰“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说他不愿离开杭州,有一半因素是舍不得风景如画的西湖。讲完钱塘江、风水洞等组成的另一半,该到属于西湖的那一半了。


西湖美景 图源:禹涵

前面提到了孤山寺,孤山也是不能不说的。乐天多次登临孤山,孤山的花色、雨意以及四周映入眼帘的西湖景象,都被他摄入了诗篇。《钱塘湖春行》里那句著名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描绘的很有可能就是孤山春景。


孤山在宋朝时就被和林逋与他的梅花深深绑定了,但乐天早早就拥有过那梅花,他咏道:“三年闲闷在馀杭,曾为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那是和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全然不同的灿烂热烈。


孤山梅花 图源:杭州市园林文物局

乐天一定在孤山凝望过很多次的西泠桥,和长眠在西泠桥旁的苏小小多次神交。苏小小是南齐时的钱塘歌妓,乐天在诗中多次提到她,如“教妓楼新道姓苏”“柳色春藏苏小家”。


在杭州跨越数百年相遇已是缘分一场,西湖的柳色春光又唤醒了乐天对苏小小特殊的记忆和情感。乐天是唐代乃至历代吟咏苏小小次数最多的诗人,也正是自他之后,苏小小的歌妓形象为人共知,构成了一种集体记忆。


西泠桥与苏小小墓 图源:栗子

乐天离杭之前,还特地到西冷桥侧设宴饯别,许多歌女闻讯赶来送行。桥边柳丝系情,小舟迴荡,湖水晶莹,歌声入云,依依惜别。乐天举起酒杯,祭奠了苏小小的花魂,也向送行者道别。


白居易的惠民之举


到过杭州的文化名人实在太多,但大家最念乐天与东坡,因他们都真真正正地造福了杭州百姓,而且还是造福了世世代代。对杭州至为重要的西湖初兴于乐天,形成于东坡,别说杭州人,只要见过西湖之美的,又有哪一个不感激?



孤山上的白苏二公祠里,白苏二人的功绩昭昭,诗词灼灼。两颗相距几百年的文曲星,就这样完成了一场伟大的相遇,让我心中生出许多感动。


白苏二人连在杭州做的事都那样相似,他们都曾疏浚李泌所修的六井,方便了百姓的生活用水。如今六井还有一座尚在呢,就是位于解放路的相国井。他们一位留下了白堤,一位留下了苏堤,二堤在湖中交相辉映。


相国井 图源:栗子

这里要说一个不是很冷的冷知识,白堤不是乐天主持修的。乐天确实为西湖筑过一道堤坝,就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那道“白沙堤”


这道长堤把西湖一分为二,堤内是蓄水的上湖,建有水闸,堤外是下湖。这样既可以防洪,又可以在遇到旱情时泄水灌溉。他还立下规定,若遇大旱,百姓可以越过乡里和县里,直接到州衙要求放水,有人称这是浙江最早的“最多跑一次”政策。


堤成之后,乐天专门写了一篇《钱塘湖石记》,刻石立在湖边。现在六公园里的圣塘闸亭里,就抄录着这篇千古文章。时光流转,杭州的地面越来越高,本来高出地面一截的白沙堤逐渐变得和地面差不多高了,最后和平地融为一体,不见踪迹了。


圣塘闸亭 图源:栗子

现在我们看到的白堤,在唐朝时也已经有了,但名字叫“孤山寺路”。它会易名成白堤,原因绝对不难猜,必是杭州人民追念乐天的结果。每当看到白堤上的柳树,我就会想起乐天曾在诗里把西湖称为“柳湖”,柳和人都已不知换了多少代,但没变的是对乐天的喜爱。


白堤 图源:栗子

还有一个冷知识必须得说一下,“西湖”这个名称,是从乐天开始真正命名的。秦汉六朝时,西湖被称为钱塘湖、金牛湖、明圣湖,直至隋末,也没有见到“西湖”的记载。最早出现的西湖名称,是在乐天的《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和《杭州回舫》这两首诗中。


乐天在短短的任期内为杭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却从未以此居功,他写诗说:“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唯向城郡中,题诗十馀首。”这可真是太谦虚了,他不仅“有政在人口”,还“题诗数百首”。


白苏二公祠里的白居易诗 图源:栗子

他离开杭州时还写了一首《别州民》:“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离圣塘闸亭不远的《惜别白公》群雕是对这首诗描绘场景的生动体现。不过这首诗里也“说谎”了,他除了留下“一湖水”,还把自己大部分的官俸留在了杭州官库,以作公家应急之用,为后任解急尽了点绵薄之力。


《惜别白公》群雕 图源:栗子

乐天离杭回到洛阳后,想用自己留的一部分钱买座房子养老却不够,只得用两匹马来补足。他在杭州真真是做了“三年清知府”,如果说他从杭州带走了什么,只有两片天竺石和余生的思念


从前学乐天的《卖炭翁》《观刈麦》,只知他是为数不多真正懂得民间疾苦的诗人。走过了他的遗泽之处才知道,他不止是嘴上说说,更身体力行地去做了,这样的人物合该与他千古的诗文一同不朽!


杭城的桂花将盛,到杭城各处寻寻桂子,闻闻花香吧!

图源: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非常西湖 摄影/无常

参考文献:
1.陈志坚《走过白居易走过的路》

2.余荩《白居易与西湖》

3.上海辞书出版社《唐宋词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

4.卡尔《跟着宋人去观潮》

5.王旭烽《杭州传:住在天堂》

6.吴晓波《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



-END-
招聘、投稿、合作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刻获取
编辑|艺旅文化
图片感谢|禹涵、栗子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相关的资料收集、学术研究、设计与施工、经典案例,以及与佛教建筑有关的艺术与创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