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颐在1090年写的《书先公自撰墓志后》中,说程珦“孙男五人,端懿,蔡州汝阳县主簿,监西京酒;次端中,治进士业;次端辅,早亡;次端本,治进士业;次端彦,郊社斋郎。孙女八人,长适宣议郎李偲。次适假承务郎朱纯之;次适安定席彦正,次未嫁而卒,次为李偲继室,次适清河张敷,次幼亡。曾孙六人,昂、昪、昺,易,旻,晔。”按家谱具体分列如下:
一世:程颢(1032——1085)——生三子:端懿、端悫(少亡)、端本;
一世:程颐(1033——1107)——生三子:端中、端辅(早亡)、端彦
二世:端懿——以荫授仕,任汝阳县主簿,西京酒税。靖康元年(1126)端懿遂康王巡视磁州、大名、相州,受宗泽劝告,在相州设大元帅府,宗泽为副帅,端懿助副帅宗泽力主抗金。因副帅汪伯彦和耿南仲等消极抗战,劝王向金议和,遣宗泽趋汴,僭端懿违手诏革职,后获其父相识的处士王永安等人的资助,寄居开德,王永安许妻以女生子冕。高宗南渡,建都临安,端懿留下王氏和子冕,独自过江居吴县未归。岭南程谱载:端懿生于咸宁二年巳酉(1069)十二月三十日,卒于哲宗元符庚辰十二月,享年三十二岁。端懿为长子,《杨时年谱》载,曾与他(程二十三)通信,而孝女(程二十九)生于嘉佑辛丑(1061年)九月庚戌,(《二程集》P641)所以端懿应该生在1061年之前,卒于1027年之后。生子昂、昪、昺、冕。
二世:端悫——(1064·8·4——1068·5·14)
二世:端本——进士,礼泉令,1098年被庸医治死,约30岁。生子晔、旻。
二世:端中——颐长子,宋进士,初仕不详,靖康末,随高宗南渡池州,知六安军兼管劝农田内事。建炎三年(1129),金人寇六,有请公以城降者,端中立命斩首,亲自率师迎敌,敌败退,公追逐二百余里,欲逐其出境。至撞山下,寇穷反斗,而援兵未至,端中血战失其首,天子哀之,铸金首以合其躯,敕葬撞山下。夫人以身殉葬。当地人为之修墓、建亭、立祀、记文,墓左右建宫、寺以卫墓。2015年兴亚集团董事长程道兴捐巨资在安徽、伊川、嵩县增修程氏遗迹,并在伊川程园增建程庙、二程书院、二程文化广场,并在程园建了端中衣冠冢,使之成为当地一处旅游胜地。为此,作者在2012年清明节时,感而赋诗云:程族才俊代有人,道传千年举世尊。兴华尚德修程园,善举懿行青史存。生三子——易、晃、晟。
二世:端辅——颐次子,《二程集》云早亡,靖康末随高宗南渡死节。两程故里宗谱载其子孙居河内县金城,有谓在江苏句容,有资料称,其子暹,孙泰之(或来之),世昌;孙沛、澥。后世有迁焦作、安徽、温州的,九世孙三老迁山东曹州前后楼村。
二世:端彦——颐次子,初为鄢陵县尉,仕至从政郎,会州司户参军,迁池州。生子旸、宗(旻)、暐。
三世:昂——端懿长子。生于哲宗元祐六年(1091)辛未七月初十,进士,靖康二年,金人入寇,高宗在杭州称帝,昂于丁未年(1127)独携宗谱远避,奔于岭南寓居南雄珠玑巷,后迁广州府南海大桐乡鼎安坊,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辛未(1151)(又谓淳熙五年戊戌即1178),葬于南海西樵山竹园脚岭凤翼峰,坐癸向丁。生子克家;继子节之;在岭南生尧章、建章。
三世:昺,端懿次子,遵端中嘱,编辑伊川先生文集八卷;四川下户;
三世:昪——迁吴县。
三世:冕——居濮阳老石寨,明朝成化五年五月二十四日,宪宗皇帝赐程颢后人第十二代人程鉴进士考,有三轴圣旨,任命四川御史、云南御史和山西按察司佥司,至今收藏在濮阳城关程氏家中(据《开州志》)。程颢后裔繁衍至今约万人之众。
三世:晔——端本长子。生克绍、克功。
三世:旻——端本次子,迁祁门。
三世:易——端中长子,绍兴初为分宁令。生长子厚之,家霍山,绍兴年间录用为承直郎。后迁北京张家湾;次子原之,宋理宗录贤臣后,以为籍田令,后归河南。
三世:晃——端中次子,世守撞山庐墓,有资料显示生子动之、静之、坚之、本之、灵享、五一。越六世,万二举进士,官宣教郎;五世孙居为南宋德祐年间(1275)进士,任吏部尚书,六世孙录,官大理寺丞,宋末迁英,为英山开基始祖;—据贵池《知军端中公事略》——参看端彦五世孙梧后世系);
三世:晟——端中次子。绍兴元年召赴行在;宋通判,居池州休宁,编家谱。生五子:四世涣之、革之、损之、观之、节之。革之之孙叔震知黄州事,其子荣随任,因留居靳(蕲)水查尔山(湖北浠水);节之出继明道后。
三世:旸——端彦长子,绍兴十年四月二十九日敕补将仕郎。历官迪功郎,江州德化县丞。生子谦之(徽州直学,与朱子通书)
三世:宗(旻宗)——端彦次子,居池州,后迁山西长子县西关,后人逵迁孟邑冶墙村,再迁济源西蒋村。
三世:暐——颐之孙,尹焞之婿,桐庐令,(见《元祐党案表》)。
四世克家:昂之子,生继斗(迁永济)、继平(迁济源)。
四世克绍:晔长子,迁东胜——生淑良、淑贞、淑杰;
四世克功:晔次子,迁荥泽,生淑伦、淑仲。
四世尧章:昂于岭南所生之长子(建炎三年),尧章生原甫。
四世建章:昂次子,生原政、原礼(迁石顺)。
四世厚之:易长子,家霍山,绍兴年间录用为承直郎,后迁北京张家湾、山东曹州城内。
四世原之:易次子,宋理宗录贤臣后,以为籍田令,后归河南,生三子:沂、济、渐。
四世动之,晃之子,迁德安;
四世静之,晃之子,(迁英山);
四世坚之,晃之子,(迁曹州)
四世本之,晃之子,
四世灵享,晃之子,
四世五一,晃之子,(武穴志),生知颊
四世涣之,晟长子,子渥;
四世革之,晟次子,子渊;
四世损之,晟次子,子湘、溶;
四世观之,晟次子,诏补登仕郎,俾奉祭祀。子溁、余。
四世节之:南京明道书院建,当时以为程颢无传,建康留守马光祖奏请节之过继到程颢之孙昂之后,掌明道书院。节之——涛——偃孙。
四世来之,暹之子,生沛、澥。
四世谦之,旸之子,徽州直学,尝与朱子通书,生源、淮。
四世德:宗(旻宗)之子,生子和
四世于之:暐(曜)之子,桐庐令,生云雪、云雨,从池州迁徽州。
五世原甫:尧章之子,昂之孙。南宋孝宗在名贤之后或仕宦之裔中,为姑求配,原甫中选,诏为郡马。生思神、思妙、思显。
五世原政:建章之子,生六世思贤、思圣。思贤居大桐郑村,生子光裕——仁,光远——义、光祖——礼、智;
思圣居肇庆桂林塘,为肇庆程氏始祖,后人又迁高要、广宁、阳江、阳春、高州、云浮、广西、怀集等,嫡裔程友胜(1850——1908))由武功将军晋封建威将军,并由二品升从一品云南提督;至正二十七年程霓殿试金榜三甲139名赐同进士出身。生子七世理、珩。珩(即惠显)——八世七兄弟:奠山、奕山、定山、迪山、乐山、昆山、厚山。定山生黄冈、荻冈。九世黄冈:居肇庆五经里,其玄孙程文为明·成化进士;裔孙程一鹤为嘉庆岁贡、九世荻冈(居肇庆桂林塘),生元登、为善系阳江始祖:十世绍明在桂林塘生五子;永乐二年在云浮腰古镇水东村下户,为水东村始祖。生三子,帝用、朝用、国用。传承繁衍至清末,被称为岭南理学第一村,清末已传至岭南23世。在光绪二十年,南海西樵山民乐村程友琦为翰林院庶吉士,翌年钦点翰林院编修,官至监察御史,估计昂之后裔在广东超过五、六万之众。
五世涛:节之之子,生子偃孙——幼学(琳裔,子材之子)继之。
五世淑良:晔之孙,克绍长子,由荥泽迁洛,生子清——桧——瑛——德昭(迁湖北麻城孝感乡)——振祖——大可——宗理——万令(卒麻城,归葬河南大杨坟)——庭俊——俊贤——五常(字庆元,号善,袭博士,封昭信校尉)——作述(字景初,名暹,号雪窝,袭父长官,宣德四年,(1429)领旨赴黔治理播州(贵州),居于元林大白街,41岁卒于府署)——显之(名学,成化23年袭承父位)——颢19世钟灵(进士),伯符96世,新安52世,袭任江西吉安太和县令,后封柱国,生八子,皇帝命名为聪、明、智、慧、定、国、安、邦,钟灵次子明——传万都,万都于1582年从青菜沟迁茅台大头坝黄泥堡,葬于仁怀茅台镇桂花村白云山莲花台(1563——1648),万都生21世九大房——朝举、朝选、朝钦、朝晋、朝识、朝敬、朝用、朝龙、朝敏,——贵州桂花房,后世约10万余人分布于云、贵、川、黔。
五世沂:原之长子,知昆山县,居休宁。六世叔仍迁池州。
五世济:原之次子,四川岳、池二州教授;生子叔仪。
五世渐:原之次子,生子叔浩(迁孝感)
五世知颊:五一之子,生万二(进士)——五远——城光——循——心富——开昌(居延津)
五世渥:涣之之子,迁安徽太平县,生叔坚。
五世渊——革之之子。迁宁陵?休宁?生叔震
五世湘——革之之次子,生叔远(曹县)。
五世溶——损之之子,迁歙县——叔显
五世溁——观之(登仕郎)之子,生叔元、震之。 五世余——观之次子,居池州
五世沛,居焦作博爱、西金城,生公达——桥(松)——钢(纪)1336年迁安徽潜山程家井,程长庚是其后裔。——德成
五世澥,永嘉学正,定居温州鹿城区山福镇驿头驿阳村,其后裔程志平,1924年从法国去非洲 加蓬做生意,因误船班,滞留加蓬后,与酋长女结婚,生子让平,让平参政,做过外交部长,第59联合国大会任主席,非洲联盟主席,
五世源——谦之长子,《伊洛渊源录》P335云:“程源为程颐嫡孙,无聊殊甚,尝鬻米于临安新门之草桥,后有教之于干当路者,著为《道学正统图》,自考亭以下,则入当事姓名,遂特授初品,因除二令,又以轮对改合入官,迁寺监丞,是直以伊洛为市矣。”官将作监丞、迪功郎、朝奉郎;生子振孙、似孙。
五世淮:谦之次子——将仕郎,永兴县令、知永兴军,后人有迁睦州,生子叔尊,振子。
六世思神:原甫长子(迁新会名都)。
六世思妙:原甫次子,与思贤居大桐郑村。其次子七世瑜为宋宁宗嘉定年间翰林院编修。)
六世思显:原甫次子随其父原甫迁肇庆府高明。
六世叔仍:沂之子,池州休宁,生柄、相,迁亳州。
六世叔仪:济之子,莱阳天井山里口村。生柩、模、权。
六世叔浩:渐之子,迁孝感生梅。
六世叔逊:渐次子
六世万二:晃之曾孙,五一之子颊之子,进士。
六世叔坚:渥之子,叔坚生梓、杞。梓迁绍兴零县;杞——八世应发迁兰考土山村。
六世叔震:渊之子。迁休宁,(黄州知州)
六世叔远:湘之子,居曹县,生楷(饶州)——官宝(、仲德)迁河南唐县。
六世叔显: 溶之子,迁歙县。
六世叔元;溁之长子,生植(滑县)——官正迁山东菏泽马岭岗——九世耀——光明、光新、光辉;后人有迁南充午凤乡程家祠堂。
六世震之,溁之次子,震之——子舟——文辅——永安。
六世公达:沛之子,居焦作沁阳、博爱,生子桥——纲(迁潜山程家井)——德成,后裔程长庚。
六世振孙:源长子,(通判,宣州军事),生子志学、中学、正学。
六世似孙:源次子,迁陆县。生子孟学、孔学、敏学。
六世叔尊:淮长子,宣州军事,迁孝感、英山县。生子梧,枢。
六世振子:淮次子,宣教郎,后世居潜山程家井。
七世柄,叔仍之子,生庆元(迁西阳); 庆县(博爱金城毅
七世相:叔仍次子,(曹州),生莹——德本——超(广东进士)
七世柩,叔仪之子,某记1254年迁天井山,疑与枢同。
七世模:叔仪次子,生灿(迁巩县)——仲名(、九公)——恒
七世权:叔仪次子,迁六安,汝州鲁阳祖。
七世梅。叔浩之子,迁孝感。生兴(回池州)、谨
七世志学:振孙长子,生子崇秀、荣昌、荣秀、寿田。其中荣秀出继与休宁陪郭程圉(六三),圉是端彦曾与之通谱的池州统制程全的六世孙:(程全——先——永奇——瑜-——仔——伯祥——圉),而程全也是一个抗金的民族英雄,程氏南宗的后裔,先世为纂—珍——沄——南节—宣——承敬——宿——昭——全)。荣秀生文贵——社——吉辅——杜寿——展——信——敏政(明朝文学家、礼部右侍郎))、
七世正学:振孙次子,清阳县主簿——八世祉(琳裔出继,休宁尉)——季荧(荣秀次子出继)
七世孟学:似孙之子,生焕然(泗州盱眙。焕然——法则——福(滑县)——匡——友谅——贵、荣(池州盱眙);
七世孔学:似孙之子,生卓然——准则——禄(芦岗)——存敬——麟——宽
七世敏学:似孙之子,生(崇福)湜(浙江兰溪)——祯(迪功郎)——谭(评事);湜——文符——城(珍)——晔(元朝浙江司郎中)
七世梧:叔尊子,(迁孝感、英山)、生万二、万三——焘、然。万二洪武二年迁黄陂姚集镇;万三迁新洲。有记为万二居六安峄(嶂)山,万一迁孝感港边程;万四迁新洲。
七世枢:叔尊之子,(明永乐二年迁山西来西县)有人认为枢与柩可能是同一个人:
八世兴:梅之长子,回迁到池州,生德用、德林、德懋。
八世谨:梅之次子,(迁郓城)。生德建、德聪、德明
八世万二:梧之子,叔尊之孙,举进士,宣教郎。生熙——夔——世昭——居(1375年进士,吏部尚书)——禄(大理寺丞,迁英山,为英山始祖)——登隆——子华——寿卿
八世烩:枢之子,(里口村)生隋——高——志发——开元——珦(1400年迁鸦儿沟)——军强——奉旨——国兴——本岗——德敬——光玉——感双——(迁里口村始祖)
叙述到这里,二程后裔的南迁北归已经有个轮廓,已知的都有去处,未知的有待族人参考。现仅就河南这一支,是以二程故里为中心的程氏后裔。
九世德用——字怀庆,元进士,吏部尚书,元末弃官归明,带子孙隐居河南移居河南,为先祖守坟,同次孙恭下户洛阳北乡三十里右故村,再迁护驾庄,生子光祖、绍祖、敬祖。
十世光祖——德用长子,元朝泰定(1323——1327)进士,江西贵溪知县,至顺二年(1331)太康教谕,留居休宁,子孙有迁太康。生子明远、明义、振、乾(后人迁山东)、坤(景德镇下户)。
十世绍祖——德用次子,元进士,徽州知府,洪武二年(1369)迁山东单县程留村、兰考北程庄。生子琨——永清(进士,青州知府)、汶、会、谦、谏、敏(迁山东嘉祥县钟山乡程庄)、牌(迁山东巨野县薛扶集程庄)。
十世敬祖——德用三子,明进士,浙江按察司佥事,迁夏邑程大庄。生子良、恭、伦(后人迁陕西顺化县,子永彦;仲礼迁山东嘉祥县乐土村)。
十世福:源之孙孟学之后。据载,二程十世孙程福是朱元璋的部将,为千总之职,敕赐他到滑县选地养老,他没有选其平川,而是选到边缘的的原来黄河决口处(现属长垣县的张三寨镇官桥营村),因为这里是当年程颢领兵堵塞决口后,修了渡桥,群众感恩捐资修了程大夫子祠。陈再到曾进祠祭拜,以为是湖北孝感程氏,父程源瀛,他参军时把程写成了陈。他村叫麻城市乘马岗镇新村程家。
十一世良——明洪武初授浙江按察司签事。卒葬夏邑程大庄。生子仕洪、仕源、仕让、仕谦、仕谋。
十一世恭:元末明初,他随祖父德用居住护驾庄,德用1372年遇害后他迁巩县东南乡,是巩县始迁祖,属程寨或石臼泉支派,生子仕谏(兰考教谕),
十二世仕洪——生子子成,回池州,子孙有迁登封。
十二世仕源——夏邑程大庄。生子子中、子海(子孙迁偃师、洛宁、登州等处)、子俊(洪武初迁曹县野狼村、后居程河庄)
十二世仕让——长子子立居洛阳护驾庄,孙彦珠迁偃师;次子子海迁偃师黄家胡同,孙彦敬孟县教谕下户;次子子勉永宁教谕,下户大原大原村,孙周武迁陕州;次子子河山西泽州知州下户,后人有迁嵩县闫庄。葬伊川孝村白沙。
十二世仕谦——居、葬夏邑程大庄。生子子正(孙迁孟县、河内北乡)、子儒(后人迁沁阳)、子直——彦玉——思光(伊川白沙);子直——彦彬——思忠(山西教谕下户);子直——彦行(山西太平庄下户)。
十二世仕谋——长子子厚迁禹州,次子子江迁偃师北乡石家庄、次子子元之子彦骥兰州教谕,下户甘肃兰州、次子子明于正统八年进士,山西榆次知县下户。朝宾后人有迁大名府澶郡、开州、安徽新安、山东成武黎庙、。
十二世仕谏恭之子,兰考城内派或枣刺营,生子子良、子廉(兰、巩)。
十三世子良,进士,永宁县令,下户城东北25里郑家庄(程家庄),子以忠,孙思显,思显生温、良、恭、俭、让(无传)。程家庄以此分四门,其中二门良后在清初有总兵、骁骑将军程福亮,拔贡、大理寺郎中程湛,迪功郎程睿、淮安知府程懋、泉州同知、邵武知府程霖等。程家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程家大院(将军府)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中于1368年建的两程祠,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世子中——仕源长子,明宣德六年奉旨迁嵩县守祠下户,为两程故里程村始祖。生子彦彰、彦彬、彦文、彦质。
十六世克仁——彦彰孙,思聪子,明景泰六年(1431)诏伊川后始授翰林院五经博士,传继祖、世宥、心传祀二程,后以程颐22世孙接道、20世孙宗昌任翰林院五经博士,专祀程颢;翰林院五经博士宗孟及后裔依次选定博士专祀程颐。此制世袭至中华民国(翰林院五经博士改为奉祀官),故里程村今已传至38世。
余不赘述。总之两程后裔在海内外分布极广,甘肃、内蒙、宁夏、东北、河北、四川、云贵、两广、皖苏、浙赣、福建、两湖、晋陕鲁豫······都有二程的后裔居住,其中孝子贤孙、俊彦人才层出不穷。
024·12·5修改补充
因个人原因和参考资料有限,错录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方家和程氏宗亲指正和补充。
二程理学应找回
(一)
原认理学旧思维,细研方显新光辉。
大公无私治天下,限制皇权格君非。
君臣共治民主风,本固邦宁贵安民。
一阴一阳两分法。物极必返析乾坤。
(二)
孝弟尽分享人伦,处世仁义骨为魂。
爱人及物德存厚,诚信交往善为本。
己所不欲勿施人,歼灭嗜欲天理存。
掩卷抚今乱象生,理学精髓应找回。
读《二程集》
(一)
拜师求道入聖门,体贴天理至精微。
言必忠信尊礼义,独以赤诚格君非。
移风易俗教化先,简政细察恤下民。
春风和雨广传道,烈日秋霜颂师尊。
(二)
泛诸老释返六经,自家体贴天理通
天地阴阳皆有对,仁义诚敬为人恭。
视民如伤铸官魂,尚德谦和民为宗。
万物变化有规律,世序有常应尊崇。
(三)
历史自古皇权贵,二程研理新思维。
君臣共治限君权,不愧帝师格君非。
精神文明上层建,立国治政民为本。
事物伦理应有序,实现和谐新社会。
读《伊川文集》
视听言动礼为则,自比贤相献国策。
固邦强国民为本,君志求贤国运开。
以史为镜作帝师,格君之非塑表率。
赤心从教广化民,和谐社会心中来。
读《明道先生行状》
“视民如伤”出《左传》,程颢奉箴做小官。
爵禄可舍善国事,法禁不避谋民安。
公自生明廉生威,春风化雨千古传。
历址皆建明道祠,文脉盛传启后贤。
程朱理学啥内涵
天人合一观世基,成德、成圣修身果。
处世中、正、诚、敬、恕,治政公、德、仁、顺、和。
利不妨义天理在,无道人欲当泯灭
民为邦本甘棠颂,君臣共治兴大业。·
2013·6。29
读《二程理学思想新解》
拜读理学新语林,走近作者比宗亲。
旁征博引破万卷,传播理学建功勋。
两程故里源头水,浇灌华夏八百春。
孔子学院遍宇宙,新儒岂能默无闻?
读《河洛大儒——程颢程颐传》
赠作者吴建设
慈眉善目一凡人,读罢君书由衷佩。
理宗形象融高论,大师生活在凡尘。
深谙宋史自如用,胸怀万卷我自钦。
匡正时论功显道,继往开来著殊勋。
读《程颢程颐传》赠裴高才先生
(一)
时光隧道展眼前,缘读高才二程传。
瞬间我如宋时民,亲历先祖继圣贤。
民风吏治娓娓叙,理学堂奥层层宣
经济尚德行大道 传统广大开新篇。
二
深入浅出理为宗,言简意赅四卷通。(指《二程集》四卷)
万事顺意和为贵,仁义礼智寓于公。
利不妨义大原则,适可而止尚中庸。
摒除嗜欲理规范,共识尊德有准绳。
2014·11·8
灭嗜欲
欲利欲富人生需,人欲必须合义取。
损义趋利伤天道,嗜欲不灭公溃堤。
欲富欲利人心同,唯利是图小人行。
取之有道合义理,越过底线法不容。
理之义
正道大本在乎中,勿过勿欠讲中庸。
正志正气正举止,养正行和可至圣。
修身治事临人化,行孝尽忠在乎诚。
义立德存居处恭,执事敬业诸事成。
理之道
穷理辩证物有对,物极必反天理顺。
义礼智信诚敬存,己所不欲勿施人。
仁义亲孝尊贤能,处公行宽爱恕深。
明善立德克嗜欲,利不妨义天理存
2013·7·21
为政之道
(一)
为政之道志在前,明确责任力有源。
视民如伤作官箴,仁义诚敬教化先。
力役相恤治安好,平抑物价治涝旱。
利民之事有担当,全面规划自绰然。
2013·8·19
(二)
为政以德根基正,大公无私是纲领。
勤廉为则常修己,视民如伤固邦宁。
实事求是求大业,调查研究是途径。
群策群力善耕耘,造福一方万民颂。
2018·1·19
为学之道
(一)
成德成圣目的明,学原于思贵专精,
思如泉涌浚愈新,含英茹实贯一恒。
学贵自得敬业勤,教学相长新果丰。
不耻下问谦受益,锲而不舍乐其中。
2013·8·20
(二)
博览群书要点明,记辞化心涵养行。
格物致知敬直内,专心致志疑点明。
融会贯通思求睿,联系实际少而精。
温故时习日日新,循序渐进攀高峰。
2018·1·20
程颢为政
政在修己公勤廉,移风易俗教化先。
举措伍保社会和,为政以寛树典范。
断案如神善分析,不畏权贵谋民安。
政从民需有担当,永留棠荫在民间。
2018·3·13
为人之道
(一)
明尊伦理人之道,君仁臣敬家慈孝。
遵循物则得所安,悖逆常规要跌跤。
君子诚信有善行,为人不疑德为高。
治学不杂做事成,笃实信交合天道。
2013·8·21
(二)
大写人字性本善,学而知之增才干。
敬以直内诚心立,义以方外行为端。
闲邪存诚修身正,利不妨义理为天。
赤心坦荡信为贵,行事规矩合方圆。
2017·12·24
裴高才撰文赞扬
二程之母侯氏的家教
人生最贵是母恩,遥望天国旧影存。
肩宽能挑家务担,手大可推子女飞。
社会角色千百种,伟大仅属众母亲。
家祭重在真心感,写好人字传家魂。
2017·4·3
看黄陂电视台专访
双凤亭前话二程,文脉千年相传颂。
人才济济留史册,尊师重教才圆梦。
2017·7·
读裴高才《双凤亭前话二程》
双凤投怀侯氏梦,明道诞生明道年。
望鲁苦读圣贤书,创立洛学新儒典。
清远双凤古亭在,黄陂文脉千古传。
倡导读书为明道,成德成圣世风变。
2017·9·28
闻裴高才作客《名家论坛》
开讲《理学双凤——程颢、程颐》
双凤投怀诞二程,黄陂前川多遗踪。
鲁台望道萌理念,源头沃土文脉生。
博览群书觅精华,大师指点升巨龙。
读书贵在有诸己,成德成圣学之功。
217·11·24
赠洛阳理学研究会会长张恒都
张君有幸生伊滨,代有哲人贤风熏。
格物致知人生基,修齐治平治国本。
君志在先责任重,民为邦本作官箴。
研理大旗君高擎,洛学争鸣放光辉。
2013·6·4
昌谷驿站 昌谷听涛 波涛帆影
抖音号 都市头条号 昌谷小店
百家号 今日头条号 快手号
©原创作品 作者授权发布
除注明外 图片均来自网络
若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