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湖大奔赴‘中国速度’!”

教育   2024-11-04 16:32   湖南  


『与湖大共成长』系列聚焦近年来加入湖大的学者,他们跨越山海,相聚麓山。在这里,他们教书育人、探索真理、传承文化......与湖大共成长。


今天,融媒体中心邀请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王田天,讲述他来到湖大的故事,以及在麓山下的精彩生活和成长经历。



01


乘着一趟高铁

   我从北航来到湖大

我是王田天,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的一名教授。


我从小在长沙长大。犹记年少时,我需换乘三趟公交、历经一两个小时,方能抵达岳麓山脚这座“千年学府”,路程的奔波让我十分珍惜每一次与湖大邂逅的机会。在我稚嫩的眼光里,校园里的学子灿若朝阳,让我看见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未来的希望。


高考后,我背起行囊,开始了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十年求学之路。2019年,学成归来,我踏上从北京开往长沙的高铁,归属这座熟悉的“星城”,加入了一直向往着的湖大大家庭。


当年少回响化作今日奔赴,我与湖大的故事有了续笔。在与湖大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深深地感受到,师生们团结一致、一同奋进的和谐氛围,这种欣欣向荣的气象也激励着我与湖大共成长。



    02


展示列车模型

我在湖大搭建“虚实结合”课堂

刚毕业时,站在讲台上的我略显呆板,但在严谨的考核流程以及前辈的耐心指引下,我逐渐掌握了教学要领。


新进教师上课,需提前申请新课试讲。在演练的过程,学院里经验丰富的前辈们一步步引导着我,他们特地前来旁听我的课堂,并在课后与我进行深入探讨。如何与学生沟通、怎样展示教学重点、怎样带领学生进入课堂状态……这些讨论的话题涵盖了一堂课程的方方面面,让我从生硬地念PPT的“机器”成长为灵活地进行知识输出的合格教师。



我清楚地记得,在某次我教授的《机械原理A》课堂结束后,督导员李孟仁书记与我畅谈了差不多两小时。从课程的规划到授课时的注意事项,从现存的缺点到改进的方法,事无巨细,悉究本末。我佩服他在教学上的深刻见解,更深感他对后辈的扶持、对教育传承的这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在教学上愈渐成熟,并摸索出了一套“虚实交互”的教学模式。


我从事的研究领域是轨道车辆空气动力学,也始终坚持用科研反哺教学。我教授的两门本科核心课程《机械原理A》及《计算流体力学》,都是偏重理论知识,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常常在课堂上将列车模型等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让听起来“虚”的理论知识化成“实”的视觉呈现,也让艰涩难懂的原理、算法可观可感。



    03


深耕铁路研究
   我在湖大奔赴“中国速度”

求学期间,我乘坐高铁往返长沙与北京,发现高铁通过隧道时产生的交变压力传入车身会带来不适,这让我对极端环境下高速列车乘员舒适性和气动特性产生兴趣。


入职以来,学院大力支持新进教师瞄准国家需求开展独立科研。在这一科研理念的引领下,我始终坚持需求牵引、问题导向做科研,在享受开拓的乐趣中逐步优化设计方案,攻克技术难点。


在学校及学院良好的科研土壤培育下,我继续深耕轨道车辆空气动力学,提出了列车过隧道瞬变压力调控技术,构建了考虑冲击载荷与编组形式的列车气动减阻方法,保障了复杂线路和运行环境下的行车安全性,成功应用于“和谐号”、“复兴号”等高速列车,助力绘就中国高铁“国家名片”。


王田天在郑州车辆段做CR450列车实车实验。


我国的铁路发展从筚路蓝缕到领跑全球,一路走来历经磨难,期间经历了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才达到今天的世界领先水平。我常常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铁路发展纪录片,将思政教育纳入日常课程教学,引导他们立大志、担大任。


湖大千年的积淀,不仅仅是文脉的延续,更是求学报国、挺膺担当的责任接力。在湖大,我深感学校对青年教师的重视与期望,我将稳稳地接过接力棒,继续奋斗在科研和教学一线。我也期望,我能有一份热、发一份光,鼓舞着更多湖大青年投身到国家铁路的建设和研究当中,一同奔赴“中国速度”!


来源 | 融媒体中心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学生记者丨易文珍
图片丨马睿 受访者供图

责编丨余楚倩

阅读推荐

转载请注明来源:湖南大学(ID:HNU1926)

湖南大学
实事求是,敢为人先。这里是湖南大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