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答疑、问学,尊师的教诲汇成了滋养学子的涓涓细流;对话、反思、同游,年轻的声音也化作了老师源源动力。他们是师生,也是并肩而行的战友,在双向奔赴中彼此敞开,彼此启发,彼此成就,携手度过珍贵灿烂的学问时光。湖南大学融媒体中心、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联合推出“师道与问道”专栏,聚焦于湖南大学的优秀导师学生团队,通过师生之间多角度的访谈,讲述一个个生动的育人故事,教学相长,且思且行。
步入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的大楼,整洁明亮的大厅内偶见三三两两的学生结伴前行。楼外阳光下安然小憩的橘猫与楼内步履急促的研究人员形成了两幅截然不同的图景,生命的温暖与科研的严谨在此处交汇。这也构成了我们对樊令副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的第一印象:一群在科研道路上永不止步,与时间赛跑的探索者。
樊令作为能源储藏研究团队的核心引领者,协同鲁兵安教授共同带领着一支近40人的学生队伍。近年来,针对钾离子电池在国外实现部分商业化的情况,樊令团队的成员迎难而上,在正极材料和电解液配方等方向不断前进,致力于解决国内“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樊令与学生攻克难题。
樊令曾向学生们强调:“做实验时,效率是第一位的。我们正在跟全世界的人拼速度,这很残酷。如果效率低下,即便投入再多的时间和资源,也难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在他的影响下,提高效率几乎成为了团队成员的本能。
博士后傅虹玮曾无数次见证了樊令工作的高效认真:“樊老师通常在早上八点左右抵达办公室,晚上则会待到九点多或十点后才离开。在这期间他会迅速完成备课、整理最新文献等既定工作,其余的时间全部奉献给科研。”跟随樊令的脚步,以傅虹玮为代表的团队成员们紧盯世界前沿研究成果,每日埋头实验室。从清晨到深夜,无论何时都能看到他们自觉努力的身影。傅虹玮坦言:“从进入团队的第一刻起,我们就切实体会到时间的珍贵和科研任务的紧迫,学会了自己推着自己往前走。”他们互相监督,在实验中力求精准、快速。
博二在读的耿媛慧也深有感触:“樊老师极为重视信息的敏锐捕捉与快速响应,这是提升工作效率的不二法门。樊老师不仅会指导我正在做的工作,还会向我介绍最新的、与工作相关的文献。”面对同样一篇文献,樊令和其他同学总能给她提供不一样的思考角度,帮她捕捉到文章中与她工作内容相似的点。在这样的良性对话中,耿媛慧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正如她所说:“我的思维不断拓宽,洞察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这种高效的互动模式也蔓延到团队其他成员中,极大提升了团队的决策效率和应变能力,整个团队内部塑造了一种专注效率、追求卓越的工作氛围。
樊令与学生共学习。
“稳健前进、收放自如”是樊令团队矢志不渝的目标。科研是漫长且艰苦的旅程,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允许适当的休息调整。在樊令的带领下,成员们虽然注重效率,但从不盲目冲锋。在耿媛慧眼里,樊令一直是自己科研道路上的“定心丸”。不同于团队中其他有硕士经历的人,耿媛慧直言自己作为直博生的困境:“因为我没有硕士的经历,没有经过系统的科研培养,所以我在刚加入团队时压力非常大。”从最开始的实验设计阶段,到试验期间利用测试或计算对推测进行作证,几乎实验的每一个小环节都曾成为耿媛慧困惑的来源。但樊令却并没有催促她,而是告诉她可以慢慢来。“樊老师一直对我说:‘要提高科研能力,就一定不能好高骛远,而要打好基础,学会解决问题、细化问题,这个过程是急不来的。’”樊令的宽慰极大减轻了耿媛慧的心理负担,如今早已将实验流程烂熟于心的她评价道:“几乎是樊老师手把手地将我带入了科研大门。”对耿媛慧而言,樊令的指导不仅让她学会了从容面对压力,更教会了她在日后的科研生活中分清轻重缓急。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面对紧张快速的现代生活,耿媛慧靠着在团队中锻炼出来的坚定信念,不被洪流裹挟,不盲目前进,在一张一弛中把握脉动的节奏。研二的陈彦昌也主动谈起自己压力大到难以负荷的日子,“那段时间我手中的工作始终没有进展,压力无法排遣。樊老师十分敏锐地注意到我的反常。”得知他心结难解后,樊令强硬地要求陈彦昌必须将手中的工作放下,给自己放个假。直到现在,陈彦昌还能回忆起樊令的话:“你一定要给自己两个月的自由调整时间,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随时联系我。”如今,陈彦昌逐渐找回了内心的平静,但“樊老师的那番话依旧像一个暖炉”,源源不断地向他内心输送勇气,让他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都能做到适当放松、自我排解。作为团队的主心骨,樊令不仅是学生知识的导航者,更是团队节奏的调控者。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都像家人一样关注对方的状态。正如陈彦昌说的那样:“当发现其他同学压力较大时,我们都会主动关心,告诉他不用着急,可以慢慢来。”
樊令指导学生实验。
在学生们的心中,樊令是一位温和亲切的老师。尽管樊令需要兼顾基础教学与科研重任,但对于每一位学生的倾诉,他总是敞开怀抱。在樊令看来,一个团队要实现思维的广泛发散与持续进步,就不能让学生过度畏惧教师,而是要和他们“打成一片”,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脚踏实地做科研,温和宽容待学生”,博四的马雪梅这样形容樊令,她印象里的樊令从不轻易指责学生,当学生无法理解一个困难的知识点时,他也总会安慰学生道:“没有关系,我慢慢讲。”硕士起就加入樊令团队,如今继续在团队内深造的博士沈梦康同样感叹:“带着非常简单的问题去请教樊老师从来不是一件让人忐忑不安的事,就算我们犯了很多不该犯的错误,他也不会苛责我们,只会温柔地叮嘱”。作为队内的“大师姐”,马雪梅眼中的樊令更像是一位有耐心的师兄:“科研的压力很大,心情郁闷时我就会去找樊老师谈心,谈一次至少一个小时,但他从来没有拒绝过我。”樊令这种“不说教、重倾听”的习惯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团队里的学生勇于面对科研中的每一个难题。不再害怕提出问题,不再逃避深入思考,不再畏惧公开发表观点,也不再对未知领域感到恐慌。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实验室里生根发芽,一直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孕育出了一朵师生互动的花。在学生们眼中,“我们不仅是一个大团队,更是一个大家庭”。除了奔赴科研前线,他们结伴的身影也常出现在挥洒汗水的运动场和温馨友爱的饭桌旁。樊老师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好身体,我们才能继续科研。”说起运动,博一在读的丁超剑一改沉默,变得兴致勃勃:“大家各自的兴趣爱好都不一样,我们往往会‘兵分几队’。鲁老师和师兄师姐们一块打篮球,樊老师会陪我和几位同门一起去打羽毛球,其他喜欢游泳的同学也会结伴一起。”在汗水与欢笑的交织中,他们不仅收获了身心的愉悦,也为高强度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年新生入学时的聚会也是樊令团队的传统。此外,每逢重大节日,樊令还会组织团队成员们聚餐,帮助大家从繁重的科研压力下解放出来,在互相交流中不断增进彼此的感情。“科研是孤独的,但在老师和同门的陪伴下,科研又是充实欢乐的。”他们之间的关系超越了教与学的界限,形成了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感恩的深厚情谊。
据樊令回忆,团队里的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都走上了学术的道路,有的也如他当初一样,选择进入高校教学。但无论他们选择了怎样的未来,积极进取、永不止步依旧是他们的性格底色,这与他们在樊令团队中的耳濡目染不无关系。“至少要坚韧不拔。”樊令直言:“科研与生活一样,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我只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有勇气一直坚持,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攀登高峰。”樊令与团队学生研讨。
来源丨融媒体中心 研工部 研究生院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摄影丨蒋乾坤
编辑丨张馨元
阅读推荐
转载请注明来源:湖南大学(ID:HNU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