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渴望结婚

文摘   2025-01-20 10:46   上海  

当年极寒的冬天,我偕师兄赴上海南汇县东海乡、书院乡从事田野作业,调查当地的“哭嫁歌”、“哭丧歌”。

“哭丧歌”很好理解,亲人驾鹤西去,遗属悲痛难禁,长歌当哭、一抒胸臆嘛。

“哭嫁歌”呢,据说是姑娘家出嫁前不忍离开父母,实属万般无奈,由此戚从中来,从而大放悲声。其曲甚长,其歌甚哀,泪眼婆娑(所谓“离娘泪”也)、泣下颇多,观者动心、听者动容。

(婚前,假惺惺的“大骂”周公;婚后,真心实意感谢周公)

然而,渐学渐广,发现远不是那么回事。

所谓不愿离开父母,女大当嫁都不是理由,也就是说,诸多理由都站不住脚。实际上,女子急于出嫁才是其真实的内心写照。谓予不信,试举几例说明。

大明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炽盛时代,即使在那样的朝代,女子之急于出嫁的心情——通过文人笔记的描述——亦跃然纸上,昭然若揭。

(没有轿子抬着,我自己步行去夫婿家)

也就是说,所谓藏起轿杠、大放悲声、挪不开脚步等等,都是借口,更准确地说,都是仪式,是“老猫睡锅盖,一代传一代”的习俗罢了。至于为何要那么做,恐怕当今的当事人已经知者寥寥了。

因此,可以说,从前的女子颇显“虚伪”,口是心非得厉害。哪像当今女子,不婚、不嫁,就是不婚、就是不嫁,没有理由,不需理由!不用看统计数据,单看满大街的剩女就窥豹一斑了。

(甭说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人,连仙女都思凡嫁人,让小姐姐介绍老公)

我一同事问我,如何应对亲友、同事、熟人不绝如缕的问婚、催婚,我告知曰:它若问你为何不相亲、不结婚,你就说脚后跟疼。若问你“脚后跟疼与结婚啥关系?”你就答“那我不相亲、不结婚与你啥关系?”噎死它得了。

同事听罢,忍俊不禁,继而哈哈大笑,赞曰:“好词好词,妙方妙方!”他日应对,屡试不爽。

(真不想出嫁,就把那轿杠当柴火烧了)

行笔至此,蓦然想到了南唐冯延巳的词【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了。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南唐中主李璟听了,打趣道:“‘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意思是,“‘风刚刚吹起来,就吹皱了满池塘的水面’关你啥事儿呢。”

(哭,不是真哭,装装样子滴)

这位因作词而升官的大臣很知趣,赶紧下台阶,回曰:“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意思是,“当然不如您老人家的词句‘小楼吹彻玉笙寒’了。”

是啊,我不相亲、不结婚“关你啥事儿呢”,狗逮耗子——多管闲事。

问题:为何先前女子渴望结婚而当今女子躲婚、拒婚?

我倒要看看有几个答得上来。


文史螺旋讲
介绍文史知识、鉴赏诗词曲赋、发掘文人轶事(作家、学者、体育爱好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