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艰不拆

文摘   2025-01-14 10:46   上海  

题目本拟用“栽花与栽刺”的,奈何敌不过“人艰不拆”更能体现本文之意,遂用后者。

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有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譬如慈禧老太太的谥号是“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篇幅长达23个字,“好”词都给她用尽了,就像所有珍珠玛瑙钻石……都用在了一根项链上,可谓极尽奢侈华丽。

康熙皇帝的谥号是“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篇幅长达25字,真是登峰造极。

苏轼谥号“文忠”,范仲淹谥号“文正”,辛弃疾谥号“忠敏”,王安石谥号“文”……

上海徐家汇由明代大咖徐光启得名,徐先生子子先,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农学家、科学家,谥号“文定”,故彼处有“文定路”。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此路名出处,因为不知道徐光启谥号“文定”故也。

大人物有谥号是很正常的,有些无名小卒,名不见经传的,也学大人物,步人后尘,生前要有个字,死后要弄个谥号什么的。

譬如下面这名东施效颦的婆婆。

篇幅不长,翻译如下——

有个姓王的婆婆,家境富裕,喜欢听好话。晚年准备了寿材,想请道士在棺材上题些好听的词,以便给左邻右舍街坊亲友增光。道士想了半天,王婆婆无可称道,只得提笔写道:

翰林院侍讲大学士国子监祭酒隔壁王婆婆的棺材

地方志肯定写不进,家谱恐怕也没资格收入,怎么办呢?只好写在棺材上吧,这一唯一可以自主的地方了。

盖棺定论嘛,对吧。

家乡有句谚语,叫作“牛学马拉屎,屁股撅不起”,讽刺诸如王婆婆这种跟风学样之人。我倒是不怎么赞成这样讥讽人家,这事不伤风败俗,更不侵犯他人权益,何妨?也就是说,生活中,尽量“多栽花,少栽刺”,人艰不拆,就不要戳穿了,与人为善,就像给王婆婆拟谥号的道士,对吧?

但道士太刻板、太吝啬了,换作我,就给她题上: 上下属宰  相提拔知府嘉奖县令赞许秀才隔壁善良老实忠厚助人的王婆婆

既不纳税,又不交费,还不费什么气力,何乐而不为呢?拿去,不谢!


文史螺旋讲
介绍文史知识、鉴赏诗词曲赋、发掘文人轶事(作家、学者、体育爱好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