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成,展锋芒
他们
迎朝阳,强识记
伴星辰,深思索
向上,向下
攀爬,延伸,沉淀
路虽漫漫
但他们一路高歌
本期国奖专访的三位主人公分别是
伍潇贝、唐佳雯、石博羽
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
探寻故事
领略风采
伍潇贝,2021级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2021-2022学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京师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2022-2023学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京师二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推免专业排名第一,综合排名第一。
2021-2022学年,主持调研《高中生在线自主学习能力特征研究》。
2022-2023学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社会-行为-认知-情感的在线协作角色互动分析与干预研究》;主持校级项目《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在线考试作弊行为分析与预警研究》获优秀结项。
2023-2024学年参与市级项目《数据驱动的中小学人机协同教学质量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参与市级项目《我国在线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研究成果以除导师外一作身份发表CSSCI期刊论文一篇,普通期刊论文一篇,会议论文两篇。
猿辅导AI课中心实习;铎语留青支教队、家乡一线教学实习;大学生教育国情调研活动;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校友访谈、学部教育数据库维护等。
曾担任行知学社课程部副部长、教育学部学生会新媒体中心成员。
Part.01
有关国奖
Q1:恭喜师姐获得国奖,请问师姐觉得在大四这个阶段获得国奖有着什么样的意义与影响?
在大四阶段获得国奖是对我大学前三年学习以及学生工作等各方面的综合认可,另一方面也将激励我继续在专业领域深入学习。
Q2:师姐认为在准备国家奖学金的过程中,哪些因素是关键所在?对于师弟师妹们,师姐能否提供一些宝贵的建议呢?
在国奖材料呈现上,一方面要全面展示本学年学习、科研、竞赛、社会实践等各方面的参与情况与收获;另一方面要突出亮点。我建议师弟师妹们提前梳理经历,方便组织展示内容,把国奖答辩当作一次向老师汇报一年学习的三分钟展示,可以加入自身感受,让内容更真实动人。关键因素就是要挖掘自己的闪光点,像我在学习和科研方面较为突出,学生工作相对薄弱,因此要发扬自己的优势,着重讲一下这部分。
Part.02
学习科研
Q1:师姐在本科阶段就在学术科研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且在学业上也名列前茅,请问师姐是如何平衡好学业和科研的?
本科科研主要有三类。一是本基,包括学工课题等自己申请的项目;二是课程,像专业课程中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统计、教育测量等都可进行初步研究探索;三是导师课题组。在课程学习方面,由于与学业紧密相连,上课要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时主动与任课老师沟通,因为大学老师不像高中老师会主动给予详细反馈,很多时候只有期末成绩等。若想优化项目式作业,就得主动联系老师寻求建议。科研需要可周期性推进计划,例如本基大概五月截止,一般三月左右就开始筹备小组、选题目等,之后一周一次或两次完善推进。导师课题则要多与导师沟通,遇到阅读文献等问题,导师能推荐核心期刊或专业经典书籍,这对新手进入科研领域很关键,但也要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Q2:对于本科阶段的科研,师姐有哪些体会与建议?
科研与专业学习不同,是向下深入挖掘的一个探索过程,会有发现新事物的欣喜,比如能发现前人未涉及的内容,发表论文对我们也是很大鼓励。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会遇到数据处理等难题带来的困扰。我的建议是科研要不急不躁,稳扎稳打,给予充足时间,也不要过于关注结果。比如做本基时,不要只想着能否申请到国家级课题,完成导师课题后能否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专注做好过程,结果自然会水到渠成。
Part.03
学生工作与社会实践
Q1师姐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和志愿服务,请问学生工作和志愿服务给师姐带来了哪些收获呢?在志愿服务中师姐有没有想跟大家分享的小故事?
从参与本身来讲,我学到了不少小技能和知识。比如在新媒体中心工作时学会了排版、写新闻稿等实用技能。另外,在学生工作和志愿服务中结识了更多小伙伴,拓展了社交圈。大学不像高中以班级为集体行动,这是很好的拓展人际关系的机会。我多次参与大学生教育国情调研活动。我们在自己家乡调研家长教育观点、亲子关系、学校双减政策实施和课程安排等情况,过程中我与组内同学加深了认识,也了解到家乡教育现状。我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本以为家乡信息技术教育仍很落后,调研时却发现现在初中生已学习C++编程,这让我很吃惊。但进一步询问后发现他们对代码意义理解不深,这反映出信息技术课虽有形式创新但存在课时少、老师教学效果待提升等问题。通过志愿服务,我多了一个与家乡学生和家长深入交流的机会,能从另一个视角看待家乡教育并希望助力其改进。
Part.04
展望未来
Q1:我们了解到师姐保研到了北京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请问师姐对未来的学习有什么目标规划吗?师姐对外校推免又有怎样的建议呢?
一是希望建立日常科研习惯,本科科研较碎片化,研究生想周期性参与。二是探索本科未做或做得少的事,如实习工作、参加社团活动丰富研究生生活、加入更多导师课题组,不同老师风格不同,能多体验。三是通过研究生学习探索未来职业规划安排,通过实习认识到要有热爱且有意义的工作,要考虑工作心态、身边伙伴等因素,想清楚未来工作类型与领域。
对于外校推免,首先要准备好材料,制定整体时间进度计划表并把控好。我在四月到五月整理本科阶段所有材料并分类扫描好证书,这对后续申请帮助很大,因为推免申请时间紧张,像申请清华大学夏令营通知在六月初,六月底截止,当时还面临大三期末考试。外校推免还要常去申请学校官网查看消息,也可在互联网平台查找相关信息,但要以官网为准。其次要找准自己定位,推免过程繁琐,先拿到本院系推免名额,申请外校时教育类专业会有跨专业同学竞争,要明确自身优势。比如我作为教育技术学本科出身对专业了解深入,且有实践科研经历,热爱该专业,这些特点要在申请中体现。最后是心态方面,不要过于紧张有压力,把夏令营和推免当作与外校师生交流展示机会,要有自己规划,不要因他人参加很多夏令营拿到很多offer而焦虑,要聚焦自己有机会且喜欢的学校和申请方向。
Q2:最后请问师姐有什么给师弟师妹的寄语呢?
希望师弟师妹们尽情享受大学生活,多尝试自己不敢参与或未接触过的事物,去体验未知。
唐佳雯,2023级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共青团员。曾获得一等奖励性助学金。2023-2024学年成绩排名位于教育学专业第一,平均学分绩92.47;综测排名位于教育学专业第二。
参与学工课题《教育见习与实习对教育学部本科生教师职业信念的影响与提升路径研究》,已成功结项;参与校级本基课题《基于I-E-O模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学习收获研究——以北师大为例》,已立项;获得202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
参与学部寒假返乡调研获评优秀奖;参与“教育强国 青年担当”教育公益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前往江西瑞金支教,支教队获评二等奖;进行医院导诊、图书馆书籍整理等志愿服务,大学期间累计服务时长120小时以上。
大一期间担任宿舍长、学部学生会学习部成员、教育学社成员、女子国旗护卫队队员,现在延续上述前两项工作的基础上担任教育学社宣传部副部长。参与学部“一二·九”合唱比赛等活动。
Part.01
关于国奖
Q1:恭喜师姐获得国奖,请问师姐认为获得此奖项对你的意义是什么呢?
特别幸运正好赶上国奖名额增加的政策调整,我觉得这是国家对优秀大学生的大力支持。对于我来说,国奖是对我过去一年付出的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我在未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期待,我将在这份荣誉的激励下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Q2:从准备答辩到评审环节,师姐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呢?
其实能入围国奖答辩是出乎我意料的,所以我在准备时主要是借助这个机会对自己过去一年各方面的情况进行梳理,总结收获也反思不足,并把答辩当成展示和学习的一次机会。在答辩当天我也感受到大家真的都十分优秀,尤其是师兄师姐们的经历非常丰富,让我看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整个过程中我也在叩问自己“我是谁”,希望不断和真实的自己对话,发掘自己的潜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至于评审结果就交由老师们决定。
Part.02
专业学习
Q1:师姐在专业课程中成绩优异,并且各科均衡发展,在学习方法上,想问问师姐有什么想和我们分享的吗?
我觉得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比如我比较习惯纸笔记录而很多同学喜欢电子笔记,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同时,不同科目的特点不同,适用的方法也有差别。在我看来相对通用的可能是绘制思维导图,这有助于建立知识间的联系,进行结构化记忆。另外,把功夫下在平时也是很重要的,及时复习所学、尽早制定期末复习计划并加以落实,能让知识的掌握更扎实。
Q2:在所学习的课程中,师姐对哪一门印象最深刻呢,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
不同课程各有特色,在已经学完的课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康永久老师的教育学原理。说实话在刚开始学的时候我是有点迷茫的,康老师讲得很哲学,受限于我浅薄的知识储备,听得有点云里雾里。但通过阅读《教育学原理五讲》和铿铿金声读书会公众号的文章,我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有了更深的体悟,也感受到了“热烈而动人的沉思”的魅力所在。这门课将我引入了教育学的大门,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和思考。
Part.03
科研竞赛
Q1: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师姐在科研方面也成果颇丰。您在科研过程中有没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和感受呢?
其实大二上才开始系统学习教育研究方法,我在科研方面也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比较难忘的是本基申请的过程:我们在三月份就开始组队讨论,经历了几次头脑风暴,在终于找到感兴趣的选题之后又险些因为主题与本基不适配推翻重来。但在和指导老师多次交流之后,我们合理分工,成功获得了校级立项。特别感谢师兄师姐的帮助和本基小分队的成员。
Part.04
学生工作与社会实践
Q1:我们了解到师姐在学生会学习部任职,请问师姐对于学习部各项活动的组织和参与有怎样的心得呢?
学习部是一个高效而有爱的部门,每次活动由部长团合理分工,部员们按意愿认领工作。师姐们会鼓励新部员尝试不同的工作,比如主持、文案、排版等等,我从中锻炼了多方面的技能。在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师姐们总是耐心解答,我们也会定期召开例会对共性问题进行总结。我真切地感受到再小的活动背后也有周密的策划和组织,离不开部门中每个人的付出。而我们办的活动能让大家喜欢、有收获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Q2:师姐的社会实践经历也同样丰富多彩,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到了120小时。我们都知道实践和学习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请问师姐是如何在这两方面取得平衡的呢?在志愿服务中师姐有没有想跟大家分享的小故事?
我是一个J人,会对自己的时间安排做整体规划,尽可能保证实践和学习互不“影响”。当然这二者本身不是对立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也是学习,比如进行上书排架的志愿服务客观上帮助了我根据索书号更快地找到相应图书,提高了效率。我会注重把实践中的所思所感迁移到学习生活中,也会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力争做到事半功倍。
今年国庆期间我有幸参与了天安门地区的志愿服务活动,为游客们答疑解惑。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两位不会说中文的外国朋友前来咨询如何前往故宫,我用英文为他们指明了方向。看着他们满意地离开,我小有成就感:虽然自己的口语水平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能够敢于开口并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让我很开心。
Part.05
展望未来
Q1:进入大二后,专业学习的强度和难度都会增加,请问师姐对下一学年及以后有怎样的规划和期待呢?
对下一学年的规划主要是继续按部就班地进行专业课学习,打牢专业基础,并在训练中提升科研能力;做好教育学社和学生会的工作,进一步锻炼自己的沟通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对未来,希望自己在实践中逐步确定发展方向,保持进取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无负大学时光。
Q2:感谢师姐的分享,也祝愿师姐未来更上一层楼,最后请问师姐有什么想对师弟师妹们说的吗?
大学相较于高中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希望师弟师妹们多多尝试,比如学有余力可以跨选或旁听其他院系的课程、参与各种感兴趣的活动等等,逐渐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同时上大学不只是为职业做预备,更重要的是收获一段成长的经历和体验。希望大家也提醒自己:不要以太功利的心态去做事,要相信“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并常怀感恩之心。最后祝大家都能度过充实而幸福的大学生活!
石博羽:博识织羽,逐梦而飞
2022级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荣获2024年国家奖学金、2022、2023年度唐仲英德育奖学金、京师一等奖学金(荣誉),获“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社会工作奖。专业成绩、综测成绩均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第一。
主持学工课题1项;参与“探索启航”大学生发展研究项目现已成功立项;参与“挑战杯”获市赛金奖;参与市级本基1项。
现任女子国旗护卫者协会会长;2024级教育3班班主任助理;连续两年担任班级团支部组织委员。
参与“教育强国,青年担当”教育公益行动,结项获二等奖;参与寒假返乡调研;参与多类志愿服务,包括线上授课、调研、座谈会、重大赛事志愿服务以及在党组织中的实践活动等,在“蓝信封邮筒”“笔墨守望”等项目中,累计书写15封信件,为山区孩子送去温暖与关爱。
Part.01
关于国奖
Q1:首先恭喜师姐得奖,师姐可以谈一下在准备国奖答辩时的心路历程吗?
筹备国奖答辩的过程,我心绪起伏。初闻入围,我满心喜悦与憧憬,为努力被认可而欣慰,更期待在评审前展现自己的成长。但随着准备深入,我感到了压力与挑战,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情绪曾陷低谷。通过与朋友交流,我调整心态,将压力转为动力,视此为自我展示与挑战的宝贵机会。
重拾信心后,我全身心投入准备,梳理研究成果,反思学术初衷,坚定了研究方向,收获颇丰。我深知,无论结果如何,这段经历都是宝贵财富,它教会了我如何高效地管理时间、如何深入地思考问题、如何清晰地表达观点。答辩时,面对评审期待的目光,我紧张而激动,但正因如此,我热情洋溢、全力以赴。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准备过程的重要性,它让我更加坚韧、全面,也让我明白了努力与坚持的真谛。
Q2:师姐可以谈一下你对国奖的认识和看法吗?
它不仅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与激励。国奖是对个人在学术、科研、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卓越表现的认可,它象征着对知识的渴求、对创新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的贡献。获得国奖,意味着被赋予了更高的期望,即在未来能够继续发扬学术精神,勇于探索未知,为解决实际问题贡献力量。同时,国奖也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一位获奖者的努力与汗水,同时也激励着更多青年学子追求卓越、勇于挑战。它告诉我们,成功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在各自的领域里绽放光彩。
同时,我将这份荣誉视为一个新的起点,继续秉持初心,不断学习新知,拓宽视野,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成为能够引领时代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
Part.02
学习科研
Q1:师姐的专业成绩名列前茅,请问师姐是否能向大家分享一些学习方法呢?师姐学习的动力从何而来呢?
在学习开始前,一定要确定目标。明确为什么学习以及学习的意义所在,带着目标去学习,我们能够更加专注和投入,从而实现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学习效率也会更高。同时,在学习结束后,我们需要反思和总结,问自己学到了什么,是否完成了既定的目标。这种自我反馈能够帮助我们不断调整和优化学习方法,实现持续进步。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遇到过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有时候很想把一件事做好,但因为担心做不好或者没有准备好,就一直往后拖,不敢开始。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一定要敢于尝试,敢于开始。我们都是从不会到会,从写得不好逐渐过渡到写得好的。在写得不好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种收获,因为我们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找到原因,并不断改进和提高。所以,不要害怕开始,不要害怕犯错,重要的是要勇于迈出第一步。
至于学习的动力,我分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阐述:
内因方面,主要是自我提升和成就感的追求。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和有价值。每当看到自己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我都会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也是我持续学习的动力源泉。
外因方面,则主要来自于周围人的影响和鼓励。比如,我的导师、同学及家人,他们在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予我支持和帮助,这让我更加坚定地继续前行。同时,看到身边的人都在不断进步和成长,我也会受到鼓舞更加努力地学习。
Q2:除了专业课的成绩名列前茅,师姐的学术科研的成就也非常优秀。请问师姐有没有想跟师弟师妹们分享的科研中的难忘的经历与感受呢?可以谈谈最有感触的一个科研项目吗?
在我所参与的科研项目中,我最有感触的是我自己主持的学工课题。这个项目不仅挑战了我的专业技能,还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科研的艰辛与乐趣。
我们的课题主要是采用混合式研究方法,基于开发人工智能介入的网络平台,来探究个性化学习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中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通过明确有效的提升路径,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
在开发智能平台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科研的不易。我们不仅要面对技术上的难题,还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平台的功能和性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每当看到平台逐渐成型并取得初步成果时,都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这些科研经历不仅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科研工作的决心,也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Part.03
学生工作及志愿服务
Q1:我们了解到师姐的不仅在学习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并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学生工作。请问师姐是如何平衡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呢?
关于如何平衡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我认为关键在于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并将它们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社会实践和学生工作可以缓解我的学习和科研压力,是放松的一种途径。这些活动不仅让我有机会走出课堂,接触社会,还能够让我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同时,通过帮助别人,我也能够感受到内心的满足和快乐,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精神支持。
当然,在参与社会实践和学生工作的同时,我也会合理安排时间,确保不会影响到学习和科研的进度。我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并严格执行,将学习和工作的时间进行合理分配,确保两者能够相互促进、互不干扰。
Q2:师姐热心公益,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请问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想跟大家分享的小故事?
有的,和一位特殊女孩有关。那是一个下午,我和其他几位志愿者一起来到了一所特殊儿童教育机构。我们的任务是陪伴这里的孩子们,给予他们关爱与陪伴,当天的具体活动安排是体育课,每位志愿者都负责陪伴一位孩子参与游戏。
因为我是第一次接触,我是很茫然的,不知道应该如何和他们交流互动,当我环顾四周时,一个小女孩的身影吸引了我的注意。她站在一旁,大大的眼睛里一直看着我,仿佛在等待着什么,我想难道是在等我吗?想让我陪吗?
我主动向她走去,试图与她建立联系。她看着我,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我很开心。然后我陪她一起玩游戏。
从中我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不仅仅是单向的付出,更是一场心灵的交流与成长。它让我们有机会走进他人的世界,理解他们的需求,用我们的行动为他们带去温暖和改变。这份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投身公益事业的决心,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共同为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Part.04
个人成长
Q1:成长收获:请问师姐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自己最大的成长和收获是什么?
我认为自己最大的成长和收获是学会了自律。
进入大学后,我发现学习和生活都需要自己进行规划和安排。没有了高中时老师严格的监督和家长的悉心照料,一切都变得需要自己去面对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自律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我学会了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其中我认为最有效的一点是会及时复习巩固,确保自己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除了学习,我也学会了合理安排自己的休闲时间,确保自己既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放松和娱乐,又不会耽误学习和工作。
自律让我更加独立和自主。我不再依赖他人的监督和指导,而是能够自己做出决策并承担相应的后果。这种成长不仅让我在大学期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丰富的经历,更让我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加自信和从容。
Q2: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哪位导师或同学对师姐帮助特别大?师姐可否分享一下?
当然有呀,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如今的我。
记得刚入学时,因为一切都是未知的,所以难免产生害怕和无所适从的感觉,这时,有很多耐心的师兄师姐们为我解答各种问题,带我熟悉校园,分享很多学习和生活的经验。这些帮助让我更快地适应了大学生活,也让我感受到来自学长学姐的关怀和温暖,来自北师大人的关爱。
在参与社团活动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不仅在活动中给予我支持和鼓励,还在我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成长,这些经历让我更加珍惜与他人的友谊和合作。
在学习上,我也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当我遇到难题时,老师会耐心地为我解答,同学也会积极与我讨论和交流。这些互动不仅让我学到更多的知识,也让我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团队的力量。
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也将时刻铭记这些帮助和支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传递正能量。
Part.05
展望未来
Q1:国奖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个新的开始,请问师姐接下来有什么新的计划和目标?
对于获得国奖,我深感荣幸,同时也深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接下来,我会将这份荣誉转化为动力,继续在专业知识、学术科研和社会实践方面努力。
具体来说,我原本期望这学期能够考过教师资格证,目前我已经成功通过了笔试,但由于这学期课业压力比较重,我决定将面试安排到下个学期进行。同时也会继续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期望下个学期能够从入党积极分子转为发展对象,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
Q2:最后想请问师姐对那些也想冲击国奖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例如在项目开展、学习平衡等方面。
在学习平衡方面,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虽然学习和科研很重要,但也要注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健康永远是第一位。可以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也可以通过和别人倾诉的途径去放松。同时,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要轻易放弃,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此外,我还想强调的是,冲击国奖并不是唯一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无论是否获得国奖,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继续努力学习和成长。相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和时间,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取得优异的成绩和成就。
逐梦行,绽芳华
他们
沐晨曦,启新程
浴晚霞,省吾身
向前,向后
飞跃,回溯,升华
途虽迢迢
但我们一路同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