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冰雪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牢记嘱托,气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挖气候资源潜力,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应需而动 点燃冰雪经济引擎
冰雪旅游已成为冬季旅游和冰雪经济的核心引擎——2022年、2023年我国连续两个冰雪季旅游人次超过3亿。
这背后,有气象之力。
11月1日,我国“最北滑雪场”漠河北极滑雪场开启新冰雪季首滑,拉开黑龙江冰雪旅游大幕。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也将在12月中旬开园,再迎四方游客。“今年,我们将深化与冰雪大世界的合作,除‘亚冬会’期间常规的冰雪气象预报服务外,还将提供保障景区建设和运营的智慧气象服务。”哈尔滨市气象服务中心主任韩基良说。
实际上,黑龙江气象部门主动融入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已有些年头。例如,其制作发布“哈亚雪”冬季旅游气象服务专报等气象产品,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等提供从采冰期、建设期、营业期到闭园期的全流程专项气象服务。冰雪大世界运营管理部部长张显丰介绍,在今年春节天气回暖时,气象部门提供了精准的预报,帮助冰雪大世界及时闭园,确保游客安全。
作为中国四大气象奇观之一的吉林雾凇,需要在一定风向、气温、气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为此,吉林省吉林市气象局建成全省首个对外开放雾凇实验室,在开展雾凇生成规律试验科学研究的同时,还探索研发精细化预报产品,为游客提供可靠的吉林雾凇观赏体验服务。
3月4日,吉林首个雾凇实验室对外开放,在这里,游客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到雾凇美景。摄影:刘凯健
地处北纬42°的冰雪黄金纬度带、长白山西北麓的白山市抚松县拥有高品质的冰雪资源,也成功吸引了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滑雪场在此选址。为做好冰雪旅游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县气象局在重点区域增设多要素自动气象站,提供中长期预报预服务,并为滑雪场提供造雪时间和规模等建议。2023年至2024年雪季,抚松县接待游客12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达8.5亿元。
万达滑雪场负责人王山表示:“我们期待与气象部门共同探索更多服务于滑雪运动的新模式,携手推动抚松滑雪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吉林气象部门围绕本省“冰雪”“避暑”双轮驱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依托地方“清爽吉林”避暑休闲和“温暖相约”冰雪旅游双品牌和长白山、查干湖、北大壶等标志性景区,持续开展气候预测和气象服务,为冰雪旅游发展注入新动能。
为满足冰雪经济产业发展对气象服务逐渐旺盛的需求,各级气象部门不断提升基础观测预报技术水平、强化冰雪旅游气象服务能力——
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形成智能网格降水相态3小时客观预报、6小时累计雨雪客观预报、24小时累计雨雪客观预报产品,新增积雪客观预报产品;构建无缝隙专项保障预报产品体系,共计17类42种;产品最小时间分辨率为10分钟,最长时效达15天。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研发滑雪气象适宜度评价和预报模型,设定了雪期计算方法,通过对积雪深度、前期各地累计降雪量、初雪日期等评估分析以及滑雪气象适宜度等级预报,发布节假日期间冰雪旅游服务建议。
河北通过冬奥会气象站迁建,实现崇礼全部雪场气象监测全覆盖,及时获取雪场实况数据,并用于改进推广“百米级分钟级”预报模式、开展冰雪气象服务。
辽宁建立了1961年至2022年东北冬季降雪新数据集,揭示东北冬季降雪变化特征,构建东北冬季降雪量预测机理模型,建立东北冬季降雪预测方法及预测业务系统。
……
全国气象部门铆足干劲,携手地方党政文旅等相关部门和企业,紧密协作配合,推进“冰天雪地”转换为“金山银山”。
气象赋能 擦亮“金字招牌”
日前,中国气象局批复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开展保障服务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推动《新疆阿勒泰地区保障服务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方案》实施。
根据方案,阿勒泰地区气象部门将围绕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通过试点建设,提高阿勒泰地区冰雪经济关键区复杂下垫面多维度监测能力,提升冰雪灾害短中期预报预警和靶向发布业务技术水平,强化递进式、场景式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有序推动冰雪科研攻关团队、精细化气象服务团队等建设,提升冰雪经济气象保障服务质效。
阿勒泰地处世界滑雪黄金纬度,冰雪文化深厚、资源丰富,有“中国雪都”之称,每年滑雪季都有持五湖四海口音的滑雪爱好者汇聚在这里,享受冰雪乐趣。
2019至2020年,阿勒泰地区承办全国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活动新疆特色会场启动仪式。图为2020年1月16日的阿勒泰市将军山滑雪场 供图:阿勒泰地区气象局
新疆气象部门组建了遥感技术应用团队和大数据应用服务团队,针对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业务中的难点、堵点等问题进行科研攻关;根据地区特色,研发冬季冰雪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如《滑雪气象指数服务专报》,为滑雪爱好者提供精准的滑雪时段天气预报和滑雪气象指数,助力阿勒泰冰雪旅游业发展。
新疆吉克普林冰雪旅游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嘉瑞表示:“‘中国雪都’品牌让新疆优质的冰雪资源和气候条件为广大国人所知晓,更多人来到新疆,推动了冰雪产业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全年有近200天的冰雪期,当地的幻日、雾凇、云海等丰富气象景观,赋予这座城市发展冰雪特色旅游的良好禀赋。自2018年以来,呼伦贝尔气象部门先后助力根河市获得“中国冷极”国家气候标志、牙克石市获得“中国冰雪之都”国家气候标志,帮助扎兰屯等地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并联合文旅部门开展气象景观预报科研攻关。
有了优质气候品牌的加持,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去牙克石体验“泼水成冰”,在根河与“冬日精灵”驯鹿亲密接触。2023年,牙克石接待游客72.77万人次,根河接待游客101万人次。
在吉林,气象部门开展冰雪旅游气候资源评价,研发了具有区域性特征的气候旅游资源评价指标,制定《冰雪旅游气候资源评价规范》地方标准并发布实施;在辽宁,气象部门开展冰雪资源气候特征及评估关键技术研究,构建辽宁省冰雪气候资源评价指标,完成东北地区冰雪运动、冰雪娱乐、冰雪观光三类冰雪旅游资源区划。
松花江畔,水雾蒸腾,雾凇美景伴着朝阳,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摄影:候月菊
谈及如何推进区域冰雪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负责人张清湖希望气象部门能够完善行业标准,如制定粉雪和野雪标准等。辽宁省气候中心专家侯依玲则提出加强场景式气象服务和气候生态资源评价、建立人工增雪示范基地等建议。
面对冰天雪地所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未来,气象部门将依托自身优势进一步挖潜气候资源禀赋,以气象科技赋能、精细服务融入,助力推动冰天雪地成为更多人“桌上的相框”“心目中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