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亲王胤祥,生前谨慎忠诚,实心任事,勤奋奉职。雍正帝继位后,加封胤祥为总理事务大臣,后晋封为怡亲王,先后总理户部三库,总理户部等重任。雍正三年,他曾总理京畿水利,对于防治防治河患、开辟营田,成绩颇多,而屡受恩赏。雍正八年,皇帝又来亲书"忠敬诚直,勤慎谦明"匾额予以褒奖,当年又加封为首任军机大臣,深受雍正的依赖和器重。
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怡亲王胤祥和总督高其倬奉命为雍正皇帝选陵。选中易州境内泰宁山(后改为永宁山)的太平峪,(即现在易县清西陵泰陵陵址)。奏称:"相度得易州境内泰宁山太平峪,为'万年吉地',实乾坤聚秀之区,阴阳会合之所,龙穴砂石,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阅后大悦:"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遂决定将陵寝建造于此。遂降旨对怡亲王胤祥嘉奖,赐其距雍正泰陵东北面六十华里处一块"平善之地为墓地",即现在的涞水县东营房村云溪水峪——怡贤亲王园寝。
涞水怡贤亲王墓在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胤祥是雍正在位前后最忠实、最得力的助手,被雍正封为怡亲王,领户部,曾疏浚京畿河渠,开拓荒地数千里,因治理京畿有功,赐御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榜,雍正八年(1730年)病逝,谥为贤,雍正为之辍朝三日,命享祀太庙,遂建陵寝。陵寝在雍正八年(1730年)建成后,为守此陵,清政府在此设水东营驻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二员,并设园寝护卫军,东西两个营房。东营房驻马步军兵,西营房驻护陵旗族员。清盛时期,园寝范围皆为禁地,护卫森严,权重势大。
怡贤亲王墓整体布局自东向西依次为:三华里神道,沿神道依次为神道碑亭、火焰牌楼、五孔石拱桥、四柱三门石牌坊、平桥、华表、元宝山、偻佝桥、三孔桥、神道碑亭、神厨库、井亭、值班房、月台、宰牲亭、朝房、宫门、南北焚帛炉、隆恩殿、宝顶等。神道两侧松柏参天,园寝四周环以绿瓦红墙。可惜在1934-1936年间,整个园寝被当地军阀和地方官吏所破坏,目前仅存神道碑、火焰牌坊、五孔桥、石牌坊和华表。
涞水怡贤亲王墓神道长达3华里左右,神道最前方是神道碑,龙首龟趺,该碑高5米,宽1.4米。碑身阳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怡贤亲王神道碑"17个大字,一边是汉字,一边是满文。
神道碑以西为火焰牌坊,三门四柱,全为石制,高10米,长25米,每门的上额枋上正中有一个火焰宝珠,气势壮丽。
火焰牌坊西面是一座五孔拱桥,五孔桥长38米,宽7米。
五孔桥西面是石牌坊,三门四柱七楼,高10米,长25米,柱础和坊梁有雕刻图案,石牌坊建造得极其精美,可以与清东陵、清西陵二陵的石牌坊相比,在清代王爷坟中有两座牌坊的也为数不多。
石牌坊再往西有擎天柱一对,分列两旁。
擎天柱就是华表,高13米,柱础和柱体均呈八棱形,上面刻有腾龙,极为罕见。这两个擎天柱与皇帝陵的大碑楼的擎天柱有所区别。皇帝陵的华表,柱身上盘绕着一条云龙,须弥座环以石栏杆。而怡亲王园寝的擎天柱,柱身虽然也是八棱的,却是每面各雕二条龙,上面的龙头朝上,下面的龙尾朝上,龙头又抬起。柱身上有8个侧面,共雕龙16条。石座周围也无石栏杆围绕。原来华表后还有神道碑亭一座,上刻雍正御制碑文,在清代王爷坟中一个王爷有两座驮龙碑仅此一处。
以下照片是一个华表。
值得注意的事,怡贤王陵华表上的一对望天吼曾被盗,后被追回,那一对望天吼还一直未安装,所以现在看起来秃秃的。失窃的"朝天猴"实为"汉白玉圆雕瑞兽",重约两吨,被当地村民习惯的称为"朝天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