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村公司+乡村工匠!汕尾探索农房风貌提升最优解

民生   2024-11-22 20:00   广东  


初冬明媚的阳光洒落在汕尾乡村,一栋栋经过粉刷穿上“新衣”的农房,一面面精美的墙绘,一个个绿意盎然的美丽庭院,都显得格外干净美丽,令走进村里的游人目不暇接。

初冬的艳阳里,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田墘街道南联村景色美不胜收。

今年以来,汕尾立足“做强西承东联桥头堡,全力打造东海岸重要支点”新发展定位,探索镇属企业(强村公司)承包、“乡村建筑工匠”实施的建设模式,打造农房风貌提升“汕尾样板”,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家乡建设,激活乡村“美丽经济”,持续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8000名工匠扮靓家乡,探索风貌提升最优解


工作地点就在家门口,工友很多都是“家己人”!来自汕尾市海丰县梅陇镇联兴村谢厝乡的谢叔在村里做了2个多月泥水工,他和本地的“乡村工匠”一起建设家乡,粉刷农房,修补村道,改造公园,看着家乡风貌越来越漂亮,他感到无比自豪。


海丰县梅陇镇联兴村谢厝乡的墙绘十分精美,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统一。

为破解风貌改造提升难题,今年7月,汕尾市聚焦打造“全域镇村典型示范”,探索以“最低成本”呈现“最好效果”的农房风貌提升最优解,选取了海丰县陶河镇陶塘社区和联兴村谢厝乡作为试点,实施“强村公司+乡村工匠”模式——镇街将符合条件的农房风貌提升项目交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强村公司承接,由乡村工匠施工队具体负责施工建设。

通过前期开展的农房外立面改造提升底数摸排分类工作,汕尾将全域农房划分成三类圈层,重点提升打造“四线”沿线及周边视野范围内的第一圈层和人口较为密集、人流量较大的第二圈层。这些区域内的乡村民居既有“下山虎”“四点金”、五行山墙等海陆丰传统民居,也有融合港澳风、南洋式的骑楼,还有现代风格的别墅。因此在实施农房风貌提升过程中,汕尾提出坚持“岭南风格”、滨海特色的风貌规划,同时在立面色彩上,注重现状条件、当地文化及乡村风貌整体设计的搭配融合。

要实现对传统民居特色的保护和发扬,数量众多、经验丰富的乡村工匠给了汕尾十分的底气。据了解,汕尾全市有“乡村建设工匠”8000余人,包括一批技艺高超的捷胜泥塑、碣石木雕等非遗技艺传承人,陆河县更是中国建筑装饰之乡,建筑从业人员较多。这些有家乡情怀、长期扎根农村、熟悉农村环境、掌握乡土建材和整饰工艺的工匠参与乡村风貌提升,既能激发建设家乡的积极性,推动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还能降低工程用工成本。

熟悉石雕、木雕、嵌瓷、灰塑及门神彩绘、描金漆画等乡土建材和整饰工艺的工匠投身家乡建设,实现对海陆丰民居建筑特色的保护和发扬。汪旭莹 摄
熟悉石雕、木雕、嵌瓷、灰塑及门神彩绘、描金漆画等乡土建材和整饰工艺的工匠投身家乡建设,实现对海陆丰民居建筑特色的保护和发扬。汪旭莹 摄

据汕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一举措实现了成本控制,有力破解风貌提升成本较高、建设资金来源单一、“政府在干、群众在看”等建设难题,初步走出了一条建设效果好、可操作性强、施工成本低、可复制推广的农房风貌提升的汕尾路径。

唤醒美丽资源,激发美丽经济

尽管已经是初冬,但汕尾各村依旧绿意盎然,不少农户门前庭院摆满了精致的盆栽花木,融入新打造的乡村风貌画卷里,增添了更多的诗意。走进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田墘街道南联村,美丽乡村景点依旧人气旺盛,穿上新衣的农房之间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咖啡屋等店铺,美丽资源逐渐激活了“美丽经济”。


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充分利用“美丽资源”激活“美丽经济”,吸引一批青年人才返乡创业,持续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据了解,在中铁(广投)公司等央企助力下,汕尾打造了遮浪海滨街、城区蚝彩路、联安圩镇风貌提升等一批精品项目,新增大湖滨海生态旅游区、新山红色旅游区等多个景区和网红打卡点。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充分利用“美丽资源”,创新推出“浮日扬帆”计划,打造遮浪“咖啡一条街”,带火“美丽经济”,半岛自然风光和美丽的乡村风貌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人气越来越旺的家乡也吸引了一批青年人才返乡创业,接力打造新的商业景观和文化,拉动农文旅经济增长。

据报道,今年以来,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接待过夜游客超160万人次,同比增长86%。“咖啡一条街”营业额达到11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00多个,吸引人口回流3000多人,带动附近村集体收入增长30%。

如今,汕尾以别致的风光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驻足流连。汕尾正在总结提炼试点经验,以点带面推广应用“强村公司+乡村工匠”的创新模式,着力打造镇村现代化建设的汕尾样板,为全省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提供“汕尾经验”。

来源:南方+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美丽红海湾
广东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政务信息权威发布,便民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