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游客逛太昊陵古庙会,这么说……

文化   2025-02-04 16:32   河南  

乙巳蛇年正月初六,

淮阳文旅 



说起“庙会”,那就离不开它的主体“庙”。庙是中国独有的,并且其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当时庙是用来祭祀祖先的,并且庙的规模和等级根据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庙的最初功能是用来供奉祖宗神位的场所,后来逐渐扩展到供奉神灵及历史知名人物的地方。


从淮阳太昊伏羲陵文化旅游区午朝门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昊陵庙”的碑刻即明白这座庙的规格相当高。资料上显示:该庙在当地被称为“人祖庙。据传,庙后的太昊伏羲陵始建于春秋,汉代曾在陵前建祠;后逐渐扩建,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雄伟,令世人叹绝。



  
由于太昊伏羲氏为中华人文始祖,更增加了华夏儿女对该庙的敬仰与敬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持续不断地开展,使该庙会日趋完善和繁荣。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以“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约82.5万)的庙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它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跨时最长、人流最多的民间庙会。


笔者虽是邻省的外地人,却也以此为荣,曾慕名来过庙会几次,感受身临其境那种人间烟火的氛围,感受那种民众对圣人的虔诚之心,似乎让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礼和洗涤。


乙巳蛇年的正月初六,笔者再次来到太昊伏羲陵,虽然仅时隔两年,景区已今非昔比,由于已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里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均让游客感到舒适和舒服。


祭拜的人流虽还是那么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却显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景区标准柔和的播音不时提示游客游览时应注意的事项,两旁的值勤人员耐心细致地指导着游客的行进路线,每个环节都显得温馨而温暖。


气势宏伟的统天殿前及其左右的钟楼、鼓楼排起了长队,人们好奇地享受着撞钟击鼓的乐趣,而到统天殿祭拜伏羲的主流则更显得香客盈门。


供奉女娲的显仁殿游客亦是人头攒动。

殿前的古老柏树上(形状如女性生殖器)的树疤,竟也成为人们祈福求子的圣物;而殿后久负盛名的“子孙窑”,更是男女老少争相触摸的焦点……这些诞生在“创世女神”、“大地之母”女娲殿前和殿后的奇异景象,在笔者看来,既是种偶然,亦是种天意。



穿过如隧道般门洞的太始门,来到八卦坛,伏羲陵虽近在眼前却已被人流围的水泄不通,想要到人祖爷近前敬三炷香,也并非易事,所以,此时应顺势 而为,环绕着陵墓来次诚心诚意的谒陵,也是不错的选择。


从显仁殿的东门走出,道路顿时被眼前的红色照亮,整条路悬挂着人们祈福的丝带,或给亲朋的,或给情人的,或给自己的……笔者也希望大家在这块圣灵之地心愿达成,梦想成真!



岳飞观前的秦桧等奸臣的跪像已成为该景区的热门打卡地,等着拍打的队伍延伸至三才门,长达百余米。事实证明:百姓对忠奸的理解,心中自有定论!


独秀园内虽然各种花卉还未开放,但那奇异的松柏造型还是让外地游客感到惊奇和惊喜。在笔者看来,如若中轴线上的诸多古建是供人们参观祭拜之地,那么,这片幽静的园林即是供人们游览之后短暂的休憩之所。这种“忙里偷闲”的搭配,足可称为神来之笔。


从独秀园再转回中轴线,发现两位小朋友正合抱一棵巨大的鸟柏拍照,不由记录下来这美妙的场景。据资料说,太昊陵古侧柏群已被评定为“全国最美古树群”,其中平均400年树龄的竟多达130余棵,确实值得骄傲。


此时太昊陵前的伏羲文化广场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各种小吃令人馋涎欲滴,而这只不过是这场大戏的前奏和序曲。


真正的太昊陵古庙会虽说是从每年的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但每年的春节过后,朝拜的人流即络绎不绝,从未中断。该庙会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它不仅寄托了劳动人民祈求五谷丰登、祈愿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更是一个集民俗、文化、商业于一体的盛大节日。


游客可以在庙会上品尝各种美食,购买传统手工艺品,观看本地传统巫舞担经挑表演,体验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昊陵古庙会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许多商家在庙会期间通过销售特色商品和美食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乙巳蛇年太昊陵古庙会即将拉开大幕,希望大家来这里感受传统的民间文化,定会让你不虚此行。

图文/安徽·乙丁

视频/编辑/玄子


大豫坊
个人文学作品、摄影作品。时政类文史类文化类作品选载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